双减下的挣扎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75404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下的挣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双减下的挣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双减下的挣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减下的挣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下的挣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减下的挣扎“双减”这个词,在上个月刚刚入选了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简单来说就是指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管网络上电视上广播里如何说法,关于政策执行至今的各种优势,各种好评,各种调查满意度多么的高,可作为家长,作为一个三线城市的家长,周围却真的很难听到满意声,只有充斥着大量的吐槽。一、双减下挣扎的课外辅导政策一下,课外班开始各种调整。或取缔,或减课,或改时间,或改方式。一时间,原本已经顺畅上课的家长和孩子们,乱做一团。不过没有家长敢放手,大家还都在想尽各种方式,保证孩子的学习状态,毕竟乐于躺平的人还是少数。被取缔的,只能重新寻找培训班,课程衔接不上,还不适合新老

2、师;减课的,学习时间则被拉长了很多,原来可能一周两节课,现在一周一节,甚至更长;改时间的,打乱了原有的学习和生活规律,从周末调整到了周一到周五,每天放了学再去补课,睡觉的时间都不够了;改方式的最有意思了,有打游击战偷偷摸摸的,有从线下改到线上的,有偷偷攒班的,有偷请私教的,也有培训班打着托管名义继续上课的。总而言之,一切光明正大,都变成了蝇营狗苟。当然有人说了,不补课不就完了吗,响应国家政策嘛,让教育回归学校,本来就不应该补课的,双减就是为了给孩子们减负的,你不出去补课,就在学校内把学业完成,以上问题就不存在了。那么好,我们来看看学校的双减如何落实的呢?二、双减下挣扎的校内情况按照我们这个三线

3、城市当前的状况来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们,每天的学习生活包含三个部分:正常上课时间、校内延时服务时间、回家写作业时间。这其中,校内延时服务时间应该生活可选项。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呢?比如初中,举例说明:上课时间:早6:30到校早读,7:00上课,上午五节课,12:15午休,下午13:00午间听音小考,13:30上课,16:05下课,约9.5小时。延时服务时间:16:05-18:00,虽说是所谓自愿,不过没有不参加的,约2小时。放学:18:10-18:20左右岀学校大门。回家,吃饭,基本上到19:00,约1小时。写作业:19:00开始,至最晚凌晨一点,少则3小时,多数时间为5-6小时。如果你想很从

4、容的起床洗漱吃饭,算上堵车时间,晚一点5:30也要起床了,再提前到校,老师训导再放学,每天在校时间12小时,作业时间5小时,每天孩子睡觉的时间,不超过5小时,算你动作快写作业快,也根本达不到8小时。以上种种,还没算补课班哦。这时候有人说了,延时服务不写作业嘛?拜托,如果延时服务真的让写作业,那真是少烦恼。可事实是,延时服务在讲课,讲新课,讲卷子。如此一来,家长们不敢不上,讲新课呀,你不上你就听不到课,讲课讲卷子,就没有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所有作业,回家写!又人有说了,那是你家孩子写作业慢。当然,会有这样的因素。但咱们这里要说一个普遍情况,那就是作业多,真多呀。比如初中,初一7门课,语数外加四小科

5、。就算语数外一门留一张卷子,一张卷子写一小时,这就3个小时没了,还不说有时候各科加一起留个6、7张卷子的时候,还有字帖呢,还有练习册呢,还有改错,背古诗,背单词,背课文,背N多东西。其实想象都很美,真的坐旁边,看着孩子不停的写,你就知道真的不是孩子磨蹭,是真多呀,对了,还没说周末,真的不想说,周末,更多。好的,双减了,我们不补课了,素质教育要不要加?艺术要不要学?上面说了,周末,作业更多!三、双减下挣扎的心态双减到底减什么?难不成,是负负得正,双减二加?听了太多家长们的吐槽,家长和孩子,都在双减中挣扎。就算课外的都减掉,课内却在不停的增加,孩子没有了休息的时间,保证不了睡眠,没有体育锻炼和艺术人文的培养,学业内甚至都没有复盘和喘息的时间,一学期下来,孩子普遍的情况就是,疲倦、视力下降,身高不长,情绪低落;家长的普遍情况就是,心态焦虑,身心俱疲。我们相信,双减的初衷是好的,国家的政策是对的。不过落地执行怎么就这么难?这其中究竟岀现了什么差错?双减,对于校外培训的执行是非常有效率的;可对于校内,真的是无人问津啊。当然,政策执行需要时间,也需要不断调整,我们也真心期待孩子们减负,家长们也减负。我们挣扎着,也满怀期待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