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法原理复习重点答案完全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971928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法原理复习重点答案完全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法原理复习重点答案完全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法原理复习重点答案完全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法原理复习重点答案完全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法原理复习重点答案完全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法原理复习重点答案完全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法原理复习重点答案完全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011年电(磁)法原理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i视电阻率:在地下岩石电性分布不均匀(同时赋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导电性不 同的岩石或矿石)或地表起伏不平的情况下,若仍按测定均匀水平大地电阻率的 方法计算的结果称之为视电阻率,以符号 P S表示代/Umn2各向异性系数:沿层理方向的电阻率p t,垂直于层理方向的电阻率p n3偶极剖面的正交特性:对板状体情况而言,电阻率不同和产状呈正交,而异常形态、特点和分布规律 相同的现象被称为偶极剖面法异常的“正交特性”4. 电阻率的饱和效应:在良导体卩20和咼阻卩体极化体上PV0;而在某个中等大小的相对电阻率值,PV最强,此即等效电阻率的饱和效

2、应。5.S等值性:很薄的低阻层p 2内(卩3?1,u 2=h2/h1?1)的电流视为平行层面流动,若保持流经第二层内的总电流强度不变:2,即h2与p 2按同比例增减,则第一、三层的电流分布也不变,JMN不变则p s不变。此即A、H型曲线 的S等值性。6. T等值性:很薄的高阻层p 2内(卩3?1,u 2=h2/h1?1)的电流视为垂直层面流过,若保持垂直流经第二层的总电流强度不变 t2 = h2八2,即h2与p 2按反比 例增减,则第一、三层的电流分也不变,JMN不变,则p s不变。此即K、Q型曲线的T等值性。7. 波阻抗:波阻抗是介质对电磁波传播的一种物理特性,据此特性有可能确定介质的电阻率

3、和磁导率。8. 平面电磁波:简单说,就是电场E和磁场H在波的传播中位于同-个平面上, 并且E和H都与传播方向相垂直。9. 穿透深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介质中场的高频部分衰减(热损耗),而低频部分 的作用相对明显起来2 210. 波数:k =;:;i:- -称为波数(或传播系数),在导电介质中忽略位移电流时 k 2二i J -11. 远区-近区:p= |klr| ,为 p1 丫私:为“近|彳”:十 p1 ,琢 为“远区”。即近区指的是收一发距很小或频 率 很低(或波长很长)的范围;而 远区指的是收一发距很大或频率很高(或波长很短)旳范国:12. 同线装置:电磁偶极剖面法中,发、收线框在同一条测线上

4、者称为同线装置13. 旁线装置:发、收线框分别在两条测线同号点上者称为旁线装置14. 互换原理:收发线圈互换位置,相对状态不变,观测的异常数值相同 二、简述、绘图题和计算题1、 到目前为止,电法勘查利用了岩、矿石的哪些电学性质?其表征参数是 什么?简要分析影响这些参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电学性质: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介电性、导磁性。表征参数:表征某种物质导电性的参数是电阻率 p主要因素:岩、矿石的电阻率必然和它的组成矿物及所含水的导电性、含量、结构、构造及其相互作用等有关。2、简述影响岩矿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及岩矿石电阻值变化的一般规律答:主要因素:组成矿物及所含水的导电性、含量、结构、构造

5、及其相互作用等冇关一般规律:岩、矿石中某种组成部分对整体岩、 矿石电阻率影响的大小, 决定于其连通情况。连通者起的作用大,孤立者起的作用小。电子导电矿物 或矿石的电阻率随温度增高而上升; 离子导电岩石的电阻率随温度增高而降 低。岩石所含水分的多少和孔隙水电阻率的高、低乃是决定含水岩石电阻 率的两个基本因素。3、何谓电阻率和视电阻率?试说明它们的异同点。答:电阻率:表征某种物质导电性的参数是电阻率p,视电阻率:在地下岩石电性分布不均匀或地表起伏不平的情况下, 若仍按测定均匀水平大地电阻率的 方法计算的结果称之为视电阻率。相同点:具有相同的量纲,不同点:视电阻率 值与地下不同导电性岩石(或矿体)的

6、分布状况有关,还与所采用的装置类型、装 置大小、装置相对于电性不均匀体的位置以及地形有关。 是在电场作用的范围内, 地下电性不均匀体的综合反映。4、写出常用的视电阻率的测试公式及其微分形式,说明式中各参数的含答:测试公式:?SJmnJ0MN微分形式:MN Emn dxIML, jM?MNdXK I参数含意:j MN和p MN分别表示M处的电流密度和电阻率,j 0为地 表水平、地下为半无限均匀岩石条件下的电流密度。I为供电电流强度,K装 置系数。5、掌握典型地电断面上中梯、联剖装置上 ps和ns异常特点。答:516何谓电测深曲线?掌握二、三层及多层断面电测深曲线类型及其性质。答:电测深曲线:每个

7、测点 的电测深观测结果,绘制成一条视电阻率p s随 极距AB/2 变乂旳七测洙曲线常将匕测课曲线絵在収对致朋标纸二H狀 坐标表示供电槪趾 AB/2 ,纵电标表相应的袒也耳Z值,:二层断面类型:如图所示AB_1fil图61-40二层水平地层的电测探阿曲线(a)D型iSHi型(阿为有限值)二杲电测深曲线的性质:A、首支B中段C尾支二反电测深曲线的类型三层水平地电断面,依照相邻地层电阻率的相对关系,划分为如下四种类型:H A Q K图右爲三层水平地层的电测楝曲线山讯型 (bU型乂(JK型,型 ? /二杲电测深曲线的性质 三层曲线的前支以p S= p 1的水平直线为渐近线。 中段 扉支通常统称三层以上

8、的水平地层断面为 n 呉断血-7、简述电测深曲线的等值性?答:二戻电测深曲线儿冇等值性。根据电场分布的唯一性定理层参数确 定的地电断面和电测深曲线之间应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即一组层参数对应唯一 的一条电测深曲线,层参数不同的地电断面对应不同的电测深曲线 。8根据电流密度在地下的分布规律, 用视电阻率微分表达式,画图并定性分析直立低阻体的联合剖面法-S和?B曲线的变化规律。答:M_nJmn賣 KMN jMN : MNdxI图a U24对直立良导薄脉上的联合剖面法a曲线的分新1-jE交点F2-良辱薄昧 13A 电极的电流线(示童图)首先分析P s A 曲线: 当也极 AMN在支导狀/川与Z相趾较远

9、旧,口卡导脉对乜渝的時 变作用较小,因jAMN =jA0 , p s A=p 1 (见曲线上的1号点): 当 AMN沿测线向女导膝核近时,良导脉吸)七流使电渝线倔向 MN側,造成 MN 处旳也逬悄!:;.乩匕 即jAMN jAO,故ps A p1 , p s曲线上升(见曲线上的2号点):1 随右 AMN淋续同卜移动,及导脉村乜浦.的吸片忙用逐渐聃强致使p s A曲线那续I但 MN卜口!文克近昧页时,山良爭祁卜吸厂1 流,使jAMN相对减小,p s A曲线亦开始下降,因而在3号点形成了一个 极大值,在 MN扌妥近瞅回题过融项这个范围内.良导脉对讥淀的吸Y作门員 强烈,jAMN急剧减小,因而p s

10、 A曲线也随之迅速下降。为 A和MN各处在良导脉 的一侧,由于良导脉的屏蔽作用使 p s A曲线出 现一段比较宽的低值段(见4号点)。当 AMN附处斯顶斤隨肴十妳触胡右移动及导脉吸小七流的作 月逐渐减弱! jAMN逐渐增大,从而使p s Ap 1 (见曲线上的5和 6号点)U同理,可以分析p sE曲线。p s A和p sE两条曲线相交,交点位于 直立良导脉顶上方;且在交点左侧p s A p s R,交点右俺p s A V p sBo9、简述充电法的原理、应用条件、应用范围和观测方式。答:原理:当导电球体的规模不大或埋藏较深时,可用“简单加倍”的方法 近似考虑地表一空气分界面 对水平地表电场的影

11、响,理想导电球体的充电电场 实际上与位于球心的点电源场没有区别。应用条件:1被研究的对象(充电体)至少已有一处被揭露或出露,以便设置 充电点;23 充电体规模越大,埋藏越浅,应用充电法的效果越理想。 应用范围:充电法可以用来解决以下几方面的地质问题1确定已揭露(或出露)矿体隐伏部分的形状、产状、规模、平面分布位置 及诜度;2345观察方式:充电法中主要有电位法、电位梯度法和直接追索等位线法三种观 测方式。10、何谓自然电场?与充电法比较自然电场法有何特点。答:自然电场:在一定的地质一地球物理条件下,地中存在的天然稳定电流特点:自然电场法的观测方式和充电法的观测方式相似,最常用的是电 位观测法;

12、当工作地区游散电流干扰严重时,可采用电位梯度观测法,与电 阻率法和充电法不同,自然电场法不能用极化补偿器来消除极差的影响,因 此,测量电 极需采用“不极化电极”。11、对比面极化和体极化总场的边界条件 ?举例说明用等效电阻率法计算 n S的过程。答:面极化边界条件:界面电位不连续电流连续性体极化边界条件:体极化条件下,微小的极化单元呈体分布于极化体内, 故在极化体与围岩的界面上没有电位跃变,即极化总场电位是连续的。举例:利用等效电阻率法很容易由无激电效应的一次场的已知解计算体 极化电场。下面举例加以说例1例2体极化球体电场的计算12、何谓纵向中梯和横向中梯?根据高阻和低阻脉状极化体上的横向中梯

13、及纵向中梯的ns异常特征,分别绘出在高阻和低阻脉状体上作环形测量的ns极形图,并与ps极形图对比。ns、ps极形图的作用是什么?答:纵向中梯装置-其供电电极(A、B)和测量电极(M、N)的布极方向皆垂直于极化 体的走向;横向中梯装置-电极AB与MF平行于极化体走向布极, 其测线仍垂直于极化体走向,但M极与N极分别在两条测线的对应点上。13, 在电阻率为100Q.m的均匀介质中传播100Hz的平面电磁波,试计算电 磁系数m及趋肤深度5 o 1r答:距离5 = 1韦称为50磁波的趋肤深度。而b称为电磁波的衰减系数。 趋肤深度为:*Im.m = tgRe仃为电磁系数14、什么是电磁感应法?它利用的物

14、性的主要参数是什么?答:定义:电磁感应法是以岩(矿)石的导电性、导磁性和介电性的差异为物质基础,应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或天然源形成的电磁场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或频率)的变化规律,从而寻找良导矿床或解决有关的各类地质问题的一组电法勘查的重要分支方 法。 物质基:导电性、导磁性、介电性15、 简述正方形不接地回线中心剖面上的一次磁场H1的分布特征答:向铺设于地面的矩形回线中供入交变或脉冲电流I 1,地面观测点 P处的磁场Hi相当于四段导线中电流于 P点产生的磁场矢量和,其方向垂直于地面。Hi4 :地面各点的磁场方向均垂直于地面,回线中部磁场分布较均匀。对边长为a的正方形回B81SI来拱

15、埠问堆的一虚堵I “ E牝5!司Ai)亦矗旧出-我市心点磁场大小40%为准,则在0.6a 及上下内可近似看成场。在该磁场生水平方向的线,如以与中 相差不超过 回线中部0.18a的范围垂直的均匀磁 作用下地中产 涡旋电场。16、什么是二次场的频率特性?什么是二次磁场的时间特性?答:二次磁场的频率特性。将H2作简单变换可得:2HMl G( ot 亠 a、“ tLH2八祐,低频段:H2= -iMI1 3 /R,呈体内分布,ReH2与3 2、L成正比。随着频率的增加,互感作用增强,出现趋肤效应,虚分量减小至零,实分量增止饱和,即:Rel2 = -MI1/L ,虚分量存在最佳工 作频率:3 =R/L。二次磁场的时间特性。假定发射线圈中有电流强度为I0(t)的方波电流输入,根据电磁感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