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采油技术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971733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采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微生物采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微生物采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微生物采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微生物采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采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采油技术(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采油技术 一概述稠油微生物多轮次吞吐技术主要是针对目前稠油高轮次吞吐后期、特别是不适宜蒸汽驱的区块和油井以及高轮次吞吐、注汽效果差、高含水、低产能的油井,研究利用微生物采油技术,为稠油开采寻找一种降低开采成本、提高油井产量、提高生产率的采油工艺方法。二原理微生物采油是通过引入或刺激在油藏中能够存活的微生物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它是依赖包括微生物生长、运移、新陈代谢等复杂过程在内的一个生物学和物理化学的综合作用,是靠多种的机理将原油采出的,因此它具有一个多重的作用效果,其采油原理已经在采油过程中得到证实。但同时,它又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针对性,要解决不同区块原油的开采问题,就要针对不同的区

2、块的地质特性、油品特性,有针对性地选择菌种,并进行包括菌种的油藏生态特性在内的生物学评价。该工艺以其费用低、工序简单、操作方便而成为一种新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通过菌种的筛选,筛选出了三株菌种。在此基础上对此进行反反复复的驯化、富集、复壮,使其达到生长、代谢稳定、活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菌种不稳定的弱点,在稠油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并非常适合在所选油藏条件下生存。同时,通过室内对菌种特性的研究,得出所选菌种的生长规律,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现场吞吐工艺参数。从2005年9月开始,该技术辽河油田锦45、千12两个区块上选定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井,即:(1)高含水,(2)低产能,(3)注

3、汽周期短、效果差或无效,(4)注汽末期的井,共进行了13口井、19个井次的微生物多轮次吞吐试验。截止到2006年2月,共注入菌液60吨。有效井12口,有效率92.3%,有效井表现为成本降低,部分井表现为产量增加,目前累产油2511.3吨,创经济效益246万元。三实用条件:粘度:40000温度:5%四实例千12-75-453:该井1996年12月投产,到2005年9月已注汽14轮,累计注入蒸汽38344m3,累计产水27317.9 m3,累计产油12786.4吨,油汽比为0.3。平均蒸汽吞吐一轮的生产时间是7.6个月,平均月产量为119.5吨。目前,该井为高轮次吞吐、高含水且处于注汽生产末期的井

4、,在注入微生物之前平均液量为10.8 m3,日产油1.2吨,含水89.5%。2005年9月6日进行微生物采油施工。共注入微生物制剂7.8吨,关井7天,开井后产量很快上升,产液量最高达到20 m3以上,平均为15.2m3;日产油最高为7吨以上,平均为3.6吨。截止到2005年12月9日,已增产液1159.9 m3,增产油248吨,有效期为78天,投入产出比为1:3.03。从该井目前的生产状态来看,属于高轮次蒸汽吞吐井。注汽开采成本已达到384.6元/吨。微生物吞吐的成本是280.72元/吨。微生物多轮次吞吐在该井初步见到了效果,从生产曲线可以看出,整个趋势与所监测到的细菌生长曲线的趋势一致,目前

5、该井的地下菌浓已降到105cell/ml,而产量也已降到初期水平,对此,2005年12月10日,我们对该井进行第二次补注,进行第二轮次吞吐试验,验证微生物多轮次吞吐的可行性。12月21日开井,日产液平均为12m3;日产油平均为2.1吨,已正常生产49天,累计产液588 m3,累产油101.1吨。锦45-031-253:1998年2月投产,到2005年10月已注汽13轮,累计注入蒸汽31832m3,累计产水15552 m3,累计产油13265吨,油汽比为0.42。平均蒸汽吞吐一轮的生产时间是7.2个月,平均月产量为142吨。目前,该井为高含水、低产能、且处于注汽生产末期的井,地层能量低、供液能力

6、差。在注入微生物之前平均液量为6m3,日产油1.7吨,含水70%以上。2005年11月11日进行微生物采油施工。共注入微生物制剂2.4吨,关井7天,产液量最高达到10 m3,平均为9.2 m3;日产油最高为7.8吨,平均为4.4吨。截止到2005年12月9日,已累产液782.9m3,累产油372.5吨,有效期为85天,投入产出比为1:9.3。该井从目前的生产状态来看,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 ,同时也说明微生物采油技术对于高含水油井有效率高。五前景通过现场试验,证明微生物采油技术对所选类型的稠油井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非常适合于蒸汽吞吐后期注汽效果差、无效井、高含水、采油成本高的油井后续开采。同时

7、,从多轮次吞吐井的效果可以看出,多轮次吞吐井可以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形成的生物场充分发挥微生物的效用。为发挥微生物吞吐采油技术在稠油开采上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该项工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随着普通稠油区块大多数已经进入到了蒸汽吞吐后期,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成功应用其意义在于能够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而且成本低,作为蒸汽吞吐后期的接替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前景。并且,为稠油的三次开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LS系列生物环保酶是我公司技术人员结合油田开发实际,为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合开发研制的一种高效、环保型液体生物酶,可生物降解,能迅速剥离固体表面的碳氢化合物

8、(原油)。主要用于油、水井解堵,区块驱油,提高采收率及固体表面碳氢化合物(原油)的污染。具有经济、高效、环保的特点。一、 LS系列生物环保酶的特点LS系列生物环保酶具有释放所有固体表面原油污染的能力,在处理固体表面原油的污染时,只需把LS系列生物环保酶加入到含有原油污染的固体污染物中,经过混合后,LS系列生物环保酶就可以将固体表面的原油直接剥离下来,原油漂浮在LS系列生物环保酶的上方,固体物质挣脱油的束缚沉淀到底部。LS系列生物环保酶只溶于水不溶于油;对人体及环境均无害,可生物降解,在作业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不产生二次污染,属于环保产品;PH值为7,呈中性,有时呈微酸性,不会产生着火或爆

9、炸,安全可靠;适用于油水井解堵、区块驱油、疏通油层通道、油罐和滤罐清洗等油田生产作业,应用广泛。二、 LS系列生物环保酶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成分 酶、稳定剂、水 外观 半透明浓缩液体 PH值 7 沸点 100 密度 1g/cm3 水溶解度 完全溶解 配伍禁异性 无 反应性 正常情况下稳定 有害聚合反应 无 三、 LS系列生物环保酶驱油、解堵原理LS系列生物环保酶具有非常高的释放固体表面原油的能力,这是由LS系列生物环保酶自身剥离原油的生物性质所决定的。LS系列生物环保酶分子是两极性分子,当其遇到油-固体混合物时,其亲油性首先发挥作用,使其分子附着在油的表面,然后将油从固体表面剥落下来;接着LS系列

10、生物环保酶附着在固体表面,使其它油分子不能再附着这部分固体。由于LS系列生物环保酶只溶于水不溶于油,进入水中的酶分子,将继续上述过程。用于解堵、驱油时,LS系列生物环保酶注入地层后,可以将近井地带结晶、堆积在岩石颗粒上的蜡及沥青质剥落下来,使岩石润湿性由油湿转变为水湿,降低原油在地层空隙中的流动阻力,使原油从岩石颗粒表面释放,从微孔隙中析出,达到注水井解堵增注或油井解堵增产的目的。由于LS系列生物环保酶具有溶于水不溶于油的特性,进入水中的酶分子,可以被水运送到砂岩地层周围更远的地带,并打开新的流通通道,在砂岩地层中产生新的出油通道,达到驱油、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四、 LS系列生物环保酶的应用范围

11、1区块驱油提高采收率2用于单井解堵LS系列生物环保酶技术白皮书 北京中油恒泰伟业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中关村软件园3号楼B-1309 联系人:孙泽建电话:网址:目 录一:LS系列生物环保酶新产品证书二:LS系列生物环保酶产品标准登记手册三:LS系列生物环保酶企业标准四:LS系列生物环保酶驱油剂评价实验报告五:LS系列生物环保酶检验报告六:LS系列生物环保酶试验报告(一)LS系列生物环保酶试验报告(二)七:LS系列生物环保酶简介与应用Q/BHT0112004前 言LS系列生物环保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将原油、蜡质、胶质和沥青质从岩石上剥落下来,改变岩石的润湿性,提高原油的流动性。适用于

12、油田区块驱油、油水井解堵、滤罐清洗等油田生产,提高油田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该产品于2003年8月开始,先后在大庆油田、华北油田、胜利油田等进行了试验,取得了增加原油产量、降低含水率、提高采收率的良好效果。该产品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该产品尚无上级标准,为确保产品质量,指导企业的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提出单位:北京中油恒泰伟业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中油恒泰伟业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Q/BHT0112004前 言LS系列生物环保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将原油、蜡质、胶质和沥青质从岩石上

13、剥落下来,改变岩石的润湿性,提高原油的流动性。适用于油田区块驱油、油水井解堵、滤罐清洗等油田生产,提高油田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该产品于2003年8月开始,先后在大庆油田、华北油田、胜利油田等进行了试验,取得了增加原油产量、降低含水率、提高采收率的良好效果。该产品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该产品尚无上级标准,为确保产品质量,指导企业的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提出单位:北京中油恒泰伟业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中油恒泰伟业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Q/BHT0112004北京中油恒泰伟业石油勘探开

14、发技术有限公司LS系列生物环保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LS系列生物环保酶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产品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LS系列生物环保酶制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472-84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GB2828 逐批检查连续抽样程序及抽样表3 技术要求 LS系列生物环保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表1 LS系列生物环保酶技术指标项目技术指标外观半透明浓缩液体密度(20),g/cm31.00.05PH值沸点, 100水溶解性与水任一比例互溶配伍性良好4 实验方法 4.1 外观检验 在非直射自然光线下用肉眼观察。4.2 密度测定 按GB4472-84规定进行。4.3 PH值测定 使用精密PH试纸进行测定。取PH试纸一条浸入欲测量的溶液中,半秒钟后取出并立即与标准色板比较,即得PH值。4.4 水溶解性测定在100ml试管中加入20ml样品,再加入蒸镏水20ml,上下摇动10次,静止后观察,呈均相溶液为溶于水,若分层则为不溶于水。4.5 配伍性测定Q/BHT0112004LS系列生物环保酶与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