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公司心得体会三篇群众路线新党章安全学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97138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公司心得体会三篇群众路线新党章安全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煤矿公司心得体会三篇群众路线新党章安全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煤矿公司心得体会三篇群众路线新党章安全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煤矿公司心得体会三篇群众路线新党章安全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煤矿公司心得体会三篇群众路线新党章安全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公司心得体会三篇群众路线新党章安全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公司心得体会三篇群众路线新党章安全学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公司心得体会三篇 群众路线 新党章 安全学习煤矿公司总经理2014党的群众路线心得1 把职工当亲人,才能产生“家庭”的凝聚力。那些汗珠子摔八瓣、煤里“刨食”,不畏脏、险、苦、累,用无声的脊梁支撑起千米深井的职工,就是我们的亲人。把职工当亲人,就应怀着敬畏生命的强烈意识,千方百计地维护他们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要按照保护矿工七条规定把“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实现矿井本质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通过持续深化管理信息化、系统自动化、岗位无人化建设,实现以技换人、以机带人,提高劳动效率,彻底消灭加班延点,把矿工兄弟从非生产性体力消耗中解放出来;要进一步推动由“要安全”向“要健康”转变,做到职业健康保

2、障投入最大化、作业环境危害最小化,让职工在快乐工作的同时有充足的时间、健康的体魄享受生活。竭尽全力地为他们做好后勤保障,保护好职工劳动积极性,让职工鼓起钱袋子。帮助他们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搭建学习平台、竞技舞台,让职工在干事创业的平台中和学练提争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最终通过职务、职称、学历、技能“四个晋升”渠道实现人生价值。向职工要能量,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企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问计于职工这个“传家宝”,我们要拜职工为师,下基层、到一线,把班子成员联系点变成与职工面对面的办公点,把教育实践活动专项座谈会和公司每季一次的员工座谈会开成富有民主风气的“谈心会”,把开门化办公、走

3、动式管理固化为机制、转化为作风,从中汲取企业发展必需的养分。必须完善渠道,确保信息畅通。与区队长、班组长、党员、职工代表的联系书,矿长、书记、安监处长、纪委书记的信箱,实行问题处理流程化,做到件件有公示有落实有回音有考核。视岗位为担当,才能激发自身的责任感。对于企业,发展是检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指标。新巨龙公司作为集团公司倾全局之力建设的特大型矿井,承载着集团公司和20万职工家属的期望,现在正是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积极出力、反哺老区的时候。要当好“千亿新矿、亿吨集团”整体发展的生力军、排头兵,服从服务于大局,按照“抓安全、增产量、降成本、促和谐、尽责任”的工作思路,确保完成全年各项

4、目标任务。 煤矿企业学习党章的心得体会在*年的党*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十八大再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议题,列入了重要议题中,并写入党章。可见党中央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忧虑与重视。通过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我认为当前国有企业的走向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国家不可能为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企业“补血救命”。在我党倡导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作为煤矿企业,特别是南方的中小型煤矿企业,一定要倒逼转型升级,作为每一名共产党员,就必须学党章、守纪律、做表率。那我们企业应该怎么做呢?一、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基础,消灭

5、安全事故。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对于煤层赋存条件较差的南方煤矿,无异于雪上加霜。如果出现安全事故,就可能会消灭这个煤矿企业。吉林八宝煤矿瓦斯事故让这个矿井面临关闭,企业职工背井离乡出外谋生。人的生命都不能保证,何谈生态文明。煤矿企业要做到生态文明,首先要强化安全生产,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就是工作的抓手。1、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煤矿安全是煤矿企业各个生产环节,各个职能部门全部工作的综合反映。企业中任何一个生产环节,任何一个岗位,任何一个人的轻安全行为,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安全生产。这就必须要求上自矿长、下至工人,人人关心安全生产,做好本职安全工作,实现自主保安。通过企业

6、内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既有明确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又能协调、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齐心协力做好安全工作,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2、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要落实到全过程。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应贯穿于矿井的基建、投产后的每一项工程。如一个双突矿井,在基建或延伸过程中,按照低瓦斯矿井去设计施工;一个多雨的南方煤矿按照北方煤矿的蓝图去设计等,将为今后的生产设置较多的不安全因素或不必要的困绕。矿井投产后,从首采面的拉开到采面的收尾,以至于各采区的分布,都是井井有条的。但当一个溜煤系统施工由于设计或施工指导过程中的失误,巷道穿插到煤层伪顶中;如果一条机巷施工由于

7、分析不到煤层层位,巷道东折西绕,造成运输设备安装台件增多时;当一条巷道开门以至施工后就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新开巷道返棚修理时。林林总总,充分说明,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不是喊在嘴里的,是做出来的,是全过程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根据管理工作“木桶效应”,安全问题往往是从最短的一块木块中被攻破的,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是安全工作的残酷法则。它告诉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要下工夫狠抓薄弱环节,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3、安全质量标准化应成为企业职工的一种习惯,从上班开进班会到井下生产,都是按制度、按标准进行,甚至下班回家都显示煤矿工人所特有的严谨的安全习惯。当前,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管理人员千

8、方百计,制定制度和规程,但隐患和事故总是防不胜防,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有时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发展。为什么隐患和事故时有发生呢?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大家没有真正形成安全第一的理念,使大部分人员在面临效益与安全时非常纠结,使安全生产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如掘一架棚子,职工关注的是挡头进尺问题,但架棚质量、支护材料、文明生产等问题就被忽视。如何让安全质量标准化成为一种习惯呢?一是制度规范;二是跟班干部现场盯防;三是制度执行到位。同时企业各单位部门认真总结安全管理中的良好经验、反面典型、事故案例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一种高度自觉,一种潜意识行为。安全文化,说到底就是把安

9、全的外在要求,变为员工的内在需求;把安全的硬性规定,变为员工的内在自觉。当安全管理形成了文化,安全的理念就在员工的头脑中扎根,就能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安全积极性和主动性,遇到有关安全问题时,就能产生“条件反射”,自动想到违章后果,自觉遵守劳动纪律,自觉维护规章制度,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形成一种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工作氛围。二、认真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认真开展双增双节活动,节约资源,培训良好的员工素质。新年伊始,“舌尖上的浪费”6个字成为家喻户晓的词语,这是全党认真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的产物。当然也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一种愿望,在十八大精神感召下突然迸发出来的结果。当前,

10、国际、国内经济下行,而且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好转。但我国上下的吃喝风,浪费之大,让人叹为观止。据有关资料显示,以前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人们在报怨“地沟油”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想到自己在餐馆里的浪费为生产“地沟油”者创造了便利。国人不仅在本国是这样,在国外也是一样,给所在国创造了外汇的同时,还被外国人唾骂,中国人浪费了世界的资源,他们说,金钱是你的,但资源是世界的。就象鲁迅的文章所说的一样,看到了自己的“小”。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就是要治理这些“小

11、”。并不是因为当前国际、国内经济下行不得已而为之,而是提高国人素质的需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外国人的一句话说得对,金钱是你的,但资源是世界的。任何人都不能浪费资源,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双增双节不是短期行为,也不仅仅是应对经济下行市场环境的一项策略,而是企业员工必须长期遵守的职业习惯,应作为一种企业文化长期保存。市场不相信眼泪,眼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个企业在任何时期都必须双增双节。依靠我们的科学管理、依靠我们的先进技术、依靠全体员工的努力实现双增目标。做到双节就必须提高企业员工的内在素质,是练内功。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严格执行企业的规章制

12、度,总结各自岗位的工作经验,认真做到精益求精。对一些工作流于形式,不作为,总犯“毛病”的人员要清理出工作岗位。工作就必须做到“认真”二字,企业管理就必须有制可依、有制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一个长流水、长明灯现象可以放过,那样就放纵了岗位职工的思想和行为。思想和行为的放松,就会造成员工在其他方面“铸成大错”。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只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积细流而汇成大海,堵小洞而筑成铜墙,企业才能在逆境中经得起风浪,在顺境中展翅飞翔。三、适应市场的需要、创造良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为了适应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折,原有的国有企

13、业向公司制企业转化,这就是企业转型升级。目前,国有企业发展中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部分企业还出现生产经营困难,这些都是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我们要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微观发展形成的“倒逼”机制,在调整中提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企业转型升级主要指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的转变,经济发展由过去主要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调整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由过去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为以内需为主,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由过去传统的、以资源消耗、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转化提升为资源节约型、能源低碳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经济、集约经济、循环

14、经济、绿色经济。在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面对当前煤炭市场,煤矿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1、煤矿企业要舍得放弃,如果我们把优劣的矿井都捆在一条战船上,再大的船都会沉下去。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角度来说,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多开采一点煤炭资源就等于超前用了子孙后代的能源;多开采一点煤炭资源就等于多制造一点环境污染;多开采一点煤炭资源就等于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作为高危行业,不能回避安全事故,我们只能扼制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不能确保消灭安全事故。神华集团在煤矿的劳动组织上,奉行“无人则安,人少则安”的理念。神华集团通过提升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大幅度减少井下高危险岗位的用人,客观上降低了

15、事故发生的概率。神华集团以这一理念重新审视煤矿的建设和发展,大力应用先进技术与装备,优化矿井劳动组织管理。主力矿井采用了一个综采队每班7人的采煤劳动组织方式,井下通风、变电所、排水等固定场所更是实现了自动控制和无人值守,井下用工大幅度减少。但中国有几个神华,中国的南方煤矿没有一个神华,较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知识文化欠缺型、职工素质低下型。南方煤矿在北煤南运、外煤进口的情况下,一些安全达不到要求、管理能力落后、生产水平低下,长期整改达不到要求的煤矿就必须关闭。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管理不善的矿井就会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在恶劣环境中挺立起来,从而更加完善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2、做

16、强主业,发展第三产业,逐步退出煤炭产业。煤矿是资源型企业,不象服务型企业一样,可以长期无限发展,她有一个兴衰的过程。如果在成长期没有考虑到今后资源枯竭后怎么办,如果在市场环境恶劣时没有把劳动密集型人员进行分流出去,势必造成今后企业关闭时一个重大的稳定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当前环境下,南方煤矿企业只有做强主业,稳定绝大部分职工队伍,发展第三产业,分流部分职工。最终退出煤炭产业时,非煤职工已经达到了80%,甚至更多,我们的企业管理人员才能说为我们的职工负了责、办了事,才能说我们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当前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决定三年内减员一万人,这不是空穴来风,不仅是宣传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要做的事情。减员一万人,不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任,而是让他们及早走向离开煤炭行业的道路。可能他们在煤炭企业无所作为、可能他们更适应其他行业,这样可以提供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