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参考高考一模成绩自我定位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7095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正确参考高考一模成绩自我定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正确参考高考一模成绩自我定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正确参考高考一模成绩自我定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正确参考高考一模成绩自我定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正确参考高考一模成绩自我定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正确参考高考一模成绩自我定位作为考生第一次模拟高考的实战演习 ,一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考生如何根据一模的成绩定位自己?一模后 ,该如何让自己的复习更有效率?记者采访了局部专家 ,为考生备考支招。两类考生家长最担忧一模作为高考前最重要的一次综合练习 ,一模是对高中阶段知识积累和运用的一次检验。通过这次考试 ,高三生能看到自己在本区考生中的成绩排名情况。这次考试的成绩也将作为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重要参考依据。记者调查发现 ,成绩中等偏下或者忽高忽低不太稳定的考生家长 ,更多地担忧孩子的一模。有的家长希望通过一模测试检测到孩子的薄弱环节 ,在冲刺阶段有针对性地弥补;有的家长害怕孩子一模发挥不好 ,

2、影响后面的备考状态;而有些家长直接就做好了准备 ,打算为孩子冲刺“加码 ,不惜重金为孩子请家教补课 ,报考各类辅导班。学生案例李琛是大山子中学高三艺术类学生 ,文化课成绩一直较差。年初进行完专业课考试之后 ,成绩还没出来 ,李琛就不得不开始了文化课的补习。对于即将到来的一模 ,李琛面露难色 ,“我不知道我能考成什么样。如果考砸了 ,我妈非得疯了不行!原来 ,李琛从辅导以来 ,就已经将近花了2万元。李琛妈妈坦言 ,以前自己对孩子的功课没太上心 ,到了最后关头 ,才有些慌了。“花钱我也认了 ,希望他一模能考得好 ,他自己也有信心了 ,之后的高考也能有底气 ,我也能松一口气。李琛妈妈讲。专家支招龙文

3、学校总裁 韩超薄弱科目并非补习重点一模之前 ,学校以系统教学为主 ,已经进行了一到两轮的系统复习。而一模之后 ,教学的重点那么发生了转移 ,需要对重要知识点尤其是必考点进行重点复习 ,躲避一些难点和陷阱。龙文学校总裁韩超建议 ,一模之后 ,考生会对自己的成绩有全面的认识 ,这一阶段考生应针对自己最有提分潜力的科目进行复习。韩超称 ,有的学生有偏科现象 ,但一模之后 ,不应该再把薄弱科目作为补习的重点 ,而是应该从总分提高的角度布局备考。考生的薄弱环节有可能就是其弱项 ,即便投入大量精力补习 ,获得总分提升也很有难度。比方英语 ,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大幅提升几乎不可能;而数学、物理等涉及方法、思维和

4、技巧的科目 ,通过补习那么有可能获得质的飞跃。并且 ,一模之后的复习 ,需要更加侧重考试的方向。要对?考试说明?中的考试方向进行研读和分析 ,专攻重点题和必考考点。韩超称 ,龙文提出的备考方案就是让他们的学生对于必考知识点做到又快又准。此外 ,韩超还强调 ,一模之后要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 ,进行心态调整。“目前中学的大班教学存在一定局限性 ,更多倾向于照顾大局部学生 ,这就会导致局部学生带着很大的期望去上课 ,但是想听的内容老师没讲到。我建议 ,这些在学校存在吃不饱吃不好情况的孩子 ,可以选择到龙文学校进行全托一对一的学习。这种全日制的教学模式主要针对那些成绩在中等偏下的学生。一模之后 ,距离高

5、考只有两个月 ,我们的课堂会更加倾向于应试 ,让这些知识点缺失较多的孩子放弃一些他特别难以理解的东西 ,在短时间内实现总分提高。韩超介绍称。建议做难题能提高思维能力对于成绩处于中等偏下的考生 ,韩超称 ,不应当完全放弃难题 ,而应当接触难题感受难题以提高思维能力。 “这个道理很简单 ,感受难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如果孩子一直接触的是较低层次的题目 ,他的思维就是受限的 ,会遇到瓶颈。对于难题 ,这类学生不一定搞得明白做得对 ,但是必须要接触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这是我18年教书的体会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成绩 ,还是要提高他的思维能力。韩超解释道。一般说来 ,“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

6、史。杨士勋唐初学者 ,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 ,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 ,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 ,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 ,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而对于那些高分考生 ,韩超那么建议要精细化、全面化复习。韩超称 ,考生达不到极致的状态 ,就说明还有一些小的疏漏 ,这些疏漏经常就是埋下失败的伏笔。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