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文献综述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969881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子政务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电子政务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文献综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献综述电子政务的发展研究综述摘要:“电子政务”的直接含义就是一国的各级政府机关或有关机构以电子化的手段处理各 类政府事务。电子政务的目标是为政府向社会提供服务过程中的“手段”上的保障,即电子 政务是一种“以电子为手段、以服务为核心”的活动。关键词:电子政务;发展;信息技术引言电子政务是20世纪末为迎接网络时代政府行政职能的现代化、民主化、公开化和高效率 的挑战而提出的,是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电子政务在经过几个阶 段的发展之后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 的17号文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将电子

2、 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从此,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高速发 展的新阶段。本文通过对电子政务发展背景、现状和价值的分析,总结出在高速发展阶段电 子政务将体现出的特性。2.1电子政务发展的背景【1】电子政务的产生发展有两个重要的背景。第一、信息技术发展引起政府管理的改革。信息技术的发展从1950-1980的主机时代到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从 1950-1970的数据管理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知识管理。应用主体上,从1950-1990间只在政府机构内部应用(G to G)。上世纪90年代以 后它的主体由G to G,发展到G to B,G to C。信息技术从上世

3、纪50年代开始引入到政府管理中来,直至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在互 联网上构建门户网站,构建电子网络政府,这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政府管理的变革。第二、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浪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子政务发展。上世纪70年代末,以英美国两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发动了一场政府改革运动。这 些改革内容涉及非常广泛,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大刀阔斧的改革政府机构,裁减行政人员,削减财政开支。(二)将大量政府的服务型的职能转移给第三部门。(三)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四)将企业管理的方法理念引入到政府治理中来。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西方国家的政府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通过推动信息 化,这种改革的成果用电

4、子网络政府的形式相对固化下来了。2.2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2】上个世纪80年代电子政务起步发展至今,与互联网Web1.0、Web2.0技术发展相 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信息发布、单向服务、双向互动、全方位网上事务处理等发展阶 段,电子政务在推进政务公开、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分析当前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形势,有利于指导和推进本部门电子政务的纵深 发展。一、世界电子政务发展总体情况和特点1. 与各国信息产业发展匹配,电子政务发展呈现明显区域差异性。2. 电子政务成为助推信息产业国家战略实施重要载体。3. 重视顶层设计,规划先行是电子政务发展领先国家的共识。4. 服务为中心,重

5、视政府流程重构和应用整合。5. 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关键保障。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状况介绍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基础和发展现状王长胜在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中总结了发达国家电子政务推行的动向和根本 目的,总结了我国电子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4】。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与行政法律建设”课题组从多侧面地分析了电子政务发展 与当前行政法律之冲突,提出了完善行政法律体系,促进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建议【5】。张锐昕指出“结合各国电子政务立法的情况,一般而言,电子政务的立法工作至少 应涉及以下内容【6】:电子政务的定义、目的、意义、标准化以及政府机关与公务员的职 责。为实现电子政务应进行的工作及电子政务的

6、运营原则。行政事务及其管理的电子化。 政府服务的电子化。政务文书业务的缩减。电子信息事业的推进。对发展电子政务 过程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等。”此外,在公务员电子政 务培训教程一书中,他分析了我国当前电子政务立法特点和现状,并对相关现存法律作了 简介,预言了电子政务立法的研究方向。李霖、郭仁忠、桂胜等总结出国内电子政务的四个发展阶段为【7】:办公自动化阶 段、专业领域信息化阶段、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和全面建设和理性发展电子政务阶段。发展战 略包括战略目标设计和执行计划制定。刘晓然在我国电子政务立法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归纳出我国电子政务立法应建设 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计算机法

7、、互联网法、信息法、政务公开法【8】。2.3电子政务发展的价值总的来说电子政务的价值有五点。【3】(一)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和应用者,电子政务也就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 息化的中心环节,发展电子政务可有力地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二)传统的政府政令传递速度慢,现实情况和问题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馈回 来,应变能力较差。而电子政务可通过网络传递,提高政府回应性。(三)电子政务可对行使权利的过程进行监督,提高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防止以 权谋私,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四)电子政务可使政府及时地了解到社情民意集中群众智慧,促进决策的民主和科 学化,同时也有利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

8、群众的联系。(五)传统的政府管理,耗费大量的行政经费,而电子政务可通过虚拟办公、电子邮 件交换和远程连线视频会议等方式,节约人力、物力、财力。3总结综上所述,现代社会是以知识生产为基础的信息型社会,在各国的综合竞争中信息的战 略地位变得日益显著,其中电子政务的本质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和创新。由于国外的电子商务较为成熟,我国的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研究还是 实践都有很长的一段落要走。我们应当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有益经验,尽快完 善我国的电子政务体系,为信息化的实现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龙文权;湖南省中共常德市委党校;消费导刊,2009年24期【2】周玉建;张京 科学技术部信息中心;信息化建设;2011年08期【3】赵曼曼;科学技术部信息中心;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3期【4】王长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5】“电子政务与行政法律建设”课题组.电子政务与行政法律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1【6】张锐昕.公务员电子政务考试辅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7】李霖,郭仁忠,桂胜.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及案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8】刘晓然.电子政务立法问题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