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温馨提示: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6852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温馨提示:手足口病预防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儿园温馨提示:手足口病预防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温馨提示: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温馨提示:手足口病预防知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幺力儿园温馨提示: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下面 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温馨提示: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欢迎阅读,仅 供参考,。幼儿园温馨提示:手足口病预防知识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该病 的潜伏期为2-7天,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主要症状是 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 膜炎等并发症。二、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獐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 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2、患

2、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 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三、哪些人容易患这种疾病?该病常发生于学龄前日儿童。尤其是4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 感染。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易发病。大部分病倒病 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及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 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人群对肠道病毒EV71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 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形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 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对抗体,因此,肠道病毒 EV71感染疾病的口才主要为学龄前獐,尤以4岁

3、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 高。四、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该病潜伏期为2-7天,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 一般为38C左右,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发皮疹,或出现口腔 粘膜疱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 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出现在臀部。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 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喉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 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五、家庭如何预防这种病?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 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日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哺乳的母

4、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喝 奶前要清洗奶头。发现孩子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尽快带到正规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 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 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患儿的家庭应使用肥皂、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 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 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六、我们的预防措施(一)每天我们老师会做好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会 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提醒患儿应在家中休息,不宜于继续上 学。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后,老师会要立即对玩具、被褥、桌椅等进 行消毒;同时做好走廊、卫生间、教室等消毒工作。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 动场所通风换气。(二)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活动预防手足口,对孩子进行教育的 同时还通过班级QQ群、家园联系栏对家长进行相应的宣传,提高家长的 健康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