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生涯教育推助学生成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96749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生涯教育推助学生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开展生涯教育推助学生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开展生涯教育推助学生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开展生涯教育推助学生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开展生涯教育推助学生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展生涯教育推助学生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生涯教育推助学生成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展生涯教育,推助学生成长摘要:小学是个体生涯发展的启蒙阶段,生涯教育的目的在于发挥指导作用 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生涯意识,从而推助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开展生涯教育符 合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其次,开展生涯教育 需符合以个性化经验为基础、以共情式学习为途径和以反思性研究为突破的三项 基本原则;最后,开展生涯教育的形式多样,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语文学科以及 家校结合的方式加以实践和探索。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不断地反思和探究,以此 深化生涯教育的理论研究。关键词:生涯教育;现实需求;基本原则;实践探析一、开展生涯教育的现实需求小学阶段的生涯教育侧重于生涯启蒙,根据舒伯生涯发展

2、理论,小学是学生 发现自我与发展自我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体生涯发展的初始环节。为此,开展小 学生涯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正如北京市樱花实验 学校的田校长所说“:小学生涯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社会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将自己的理想、憧憬与学校的学习相结 合,使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有效。”1而国务院所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 实施方案中也提到:“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 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学职业启蒙教育 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的新任务,可见,国家开始从政策层面重视职 业生涯发展

3、初级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2在生涯教育的视角下,生涯历程是一种动态概念,即从幼儿到成年实施相应 的教育举措,以培养学生生涯规划的能力与目标,其涵盖的使命和责任,有利于 实现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双向追求,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互利共赢。在关于全 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所说:“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 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 国战略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 才。”生涯教育将自我价值融入社会发展的需求中,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确保生涯教育在小学阶段地有效展开,是实现育 人本质

4、的现实化需求。二、开展生涯教育的基本原则生涯教育的实践需要贴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将实施的方针和策略融入学校的 特色化教育中,充分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实施成果。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 论中,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孩子,需要借助实物形象进行逻辑推算,在感官体验 中构建具象思维。同理,柯林比尔德的体验式学习理论也提到,学生只有以过 去的经验为基础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即是说学生只有在情境实践中才能 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为此,实施生涯教育应当遵循以下三项原则。首先,要以个性化经验为基础。学校所开展的生涯教育并非固化共性思维, 需营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以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正 如上海

5、静安区一师附小开发与实施拓展型课程“ HPISA ”课程,要求学生在感知 体验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专题学习,学生可以体验6-12 门不同的课程,从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3其次,要以共情式学习为途径。生涯教育是有计划地培养个体生涯认知与技 能的综合性活动,在教育过程中促使学生进行社会化的体验,接受社会公认的价 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从而适应并参与社会生活。为此,生涯教育需要开展相关的 学习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有效的生涯探索,同时建立个体的生活形 态。比如,美国的小学就会开展“职业日(career day)活动,邀请社会上各 行各业的工作人士进入校园为孩子们介绍自己的职业生

6、活和生涯故事,以及开展“带孩子上班日(Take Our Daugh ters and Sons to Work Day)活动,让家 长将自己的孩子带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让孩子接触并了解自己的工作。4最后,以反思性研究为突破。生涯教育的实施有助于落实学生的生涯目标, 提高自我效能感,形成职业价值观,但其二者并非通过理论学习的方式来获得, 而是依托实践性的经验来反思生涯教育的研究成果。正如上海静安区保德路小学 在生涯教育理念下再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践探索中,依托相关理论与 实践,以更开放的心态挖掘生涯内容,为学生点亮生命前行的明灯。5三、开展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索小学阶段的生涯教育需要引导学生设

7、立生涯动机,而实施生涯教育的方式并 不唯一,可以结合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来促成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的感知和认识 教师可通过主题班会、语文学科以及家校结合的方式来开展生涯教育。(一)开设生涯教育主题班会班主任是实施生涯教育的关键主体,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和需求开展特色化的 活动,通过相关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生涯辅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规划 生涯未来,推助学生成长。目前而言,我国的小学生涯教育模式主要从“自我察 觉、职业察觉和生涯规划”三方面展开。以韶关市 L 小学为例,依据学生的年龄 层段和心理特点,举行以“我的职业理想”为主题的班会课程。教育模式班会课环节自我察觉1.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学生的

8、兴趣和需求,做好职业 启家教育。职业察觉2通过游戏环节“职业猜猜乐”,出示职业类型图,普及基 本职业常识。3结合生涯教育的相关知识,列举名人的创业故事,说明职 业发展的三要素,即“知识、才干和能力”缺一不可,要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做好准备。生涯规划4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兴趣一理想一职业”的思维导图,以 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和探究,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未来三年 的职业规划。5.学生选出班级的“职业理想家”,教师进行课堂总结 展望未来,规划梦想。此次的主题班会,在形式上,符合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要求,能够引导学生 正确地认发现自我和评价自我,激发个人的内在潜能;在内容上,使学生了解职 业岗位的类型和要

9、求,明确生涯规划的目标,提升学生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 力,并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二)语文学科渗透生涯教育生涯教育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有其实施 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说明:其一是语文教学涵盖了生涯教育的课程内容。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利用语言文字理解 文本知识,还要将教学内容延展到实际生活中去,帮助学生促成对生活的理解与 定义,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设立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 构也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要义。在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与文本间的 深度对话,以个人的心理图式去解构文本的含义,有

10、助于升华文本的育人价值, 这也涵盖了生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 穷人,介绍了渔民工作的艰辛和苦难,同时也体现了劳动人民崇高善良的品 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培养学生勤劳务实、勇毅前行的劳动价值观其二是语文教学承载着生涯教育的价值诉求。生涯教育的本质,即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潮在教育上的体现,在关注个性潜 能的基础上,规划学生的生涯发展路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文本情感 趋向来引导学生进行价值思辨,促使学生深化文本解读,以落实语文要素的发展。 语文教学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涯教育契机,教师通过对课堂的把控,向学生传达主 流的价值诉求与审美取向,这也与生涯教育

11、的基本理念相融合。例如:三年级下 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劝告教师需要模拟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在面对他 人的不良言行之时,使用恰当的语气进行劝告,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的方式使他 人接受错误,从而提高学生交际沟通的能力,也为日后的生涯实践做好准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度地挖掘和分析,结合学 生的认知发展要求,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三)家校结合共促生涯教育生涯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伴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 善与发展,也逐步确立了生涯教育的实施途径,即通过家校共育的形式来推动学 生的成长。教师要与家长保持长期而有效地沟通,指引家长了解生涯教育的理念 与内容,尊重学生

12、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联动家庭科学地实施生涯教育,以构 建教育网络形成家校合力。首先,教师应举办家长课堂,动员家长积极参与。 教师可提前召开家长会议 组织家委成员联络各方资源,确保家长课堂的顺利进行,同时设计授课的环节与 框架,即“介绍职业教授技能实地体验”,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能够加 深学生对职业角色的认识与了解,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与素质。 例如 L 小学所开设的系列家长课堂“摄影师眼中的时节”、“城市环卫工的 价值”、“主持人的一天”等等,均符合生涯教育的课程要求,课堂生动有趣, 学生积极参与。再者,教师需活化前置经验,激励孩子互动反馈。在教师联动家长参与生涯 教育后,应及时将

13、活动经验进行规整,不仅要对活动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还 应激励孩子成为生涯经验的主体建构者,形成双向互动的教学机制。例如L小学 的学生将家长课堂中所获的职业经验带入岗位实践中,有班级“摄影达人”,也 有校级“值日生”,更有成为红领巾广播站的“小记者”,协助教师采访特色人 物,讲述校史事迹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也体现了家 校协同育人的态势,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四、结束语实施小学生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 师要回到教育原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生涯教育理念,提升学生 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生涯教育的价值内涵。参考文献:1 田光华小学生涯教育实践研究一一以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为例J.江 苏教育,2018,(1):39-44.2 杨翠竹,路海萍.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2):88-943 杨红梅.加强区域顶层设计,助推学校生涯教育上海市静安区小学生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教学,2020,(2):90-934 黄舒婷,杨燕燕.基础教育阶段生涯教育一体化实施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20,(12):29-345 李竣.生涯教育理念下再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践探索J.现代 教学,2020,(2):97-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