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螳螂捕蝉反思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967201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螳螂捕蝉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螳螂捕蝉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螳螂捕蝉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螳螂捕蝉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螳螂捕蝉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一册第23课螳螂捕蝉 【现象白描】教学第一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这一小节,看看从这段话中你能读懂哪些内容?(学生边读边想,还不时地与边上的同学小声讨论,并在不堪设想等必要的地方做上记号。) 生:我读懂了这小节是写了事情的起因,吴王要攻打楚国,大臣们极力劝阻,但吴王坚持不听。生:我从不堪设想这个词语中读懂了大臣们都很忠心,都能为吴国的利益考虑。 生:我还读懂了吴王很固执。他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师:吴国和楚国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这时的吴国准备出兵攻打楚国,说明了什么?大家想一想,再讨论讨论。 生:说明吴王很有野心,想欺负比本国小的国家。 师:和这位同学

2、想法一样的请举手。(有七、八位同学举起了手) 生:我认为不是这样,正说明当时吴国的实力比较强。生:我也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说法,我认为吴国攻打楚国说明吴王治国有方,使本诸侯国内部国泰民安。 生:对!我也认为这正是从侧面来说明吴王的水平高,治理一个小小的吴国绰绰有余,同时又是一个非常注重自己功绩的国王,因为他如果攻打下了楚国,他就是吴国的大功臣,百姓心目中的好皇帝。 师:叫起这七八位认为吴王有野心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听了他们的发言后的想法。生:我觉得应该把刚才我说的吴王很有野心改成吴王很有抱负。(老师和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师:下面我再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小节,看看吴王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谁敢来劝阻我,

3、我就处死他!这句话的?大臣们的话中之意又是什么? 生:如果我是吴王,在此时此刻也会说出这种话的,因为我是一国之君,我已决定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在出兵前最大忌别人说出对出兵不利的话。 生:我认为吴王发那么大的脾气,不正说明了他的善良吗?不正说明了爱兵如子,想在出兵前图个吉利吗? 师:你们的讨论,让老师听懂了吴王的确是一个仁君,并不是一个暴君!如果是暴君的话,他可以立即处死那些大逆不道的大臣;你们的讨论,更让老师欣慰地看到了大家的聪明。同学们,你们读懂的这些与一个和你们一样聪明的人想的一样?不信,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学生认真读下面的故事,真正体会到这位少年的妙计源于吴王对大臣们一贯的仁慈。源

4、于吴王对他手下的哪怕是侍奉他仆人的一贯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教师的话】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重视人文性,忽视工具性;偏于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苗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上教学片断的设计,紧紧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不堪设想,充分利用教材中和与教材相关的课外知识,让学生把握文中人物的个性,人物的品质,以及个性与品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营造一种宽松的能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表达的氛围,在品读、讨论、体会中,让吴王这个有个性、有思想、有情感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可以说这是真正的语文课,它体现的是人文思想与语文训练的和谐统一。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