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7能源的充分利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966434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7能源的充分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上-7能源的充分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上-7能源的充分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上-7能源的充分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上-7能源的充分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上-7能源的充分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7能源的充分利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7能源的充分利用1、你所了解的传统能源有哪些? 新能源又有哪些?能源 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热力、电力等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 2、能源又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得到的能源。根据这种分类法,我们可以将上面提到的能源重新分类。 能源 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 二次能源:氢能、天然气水合物 、热力、电力一、标准燃烧热1、标准燃烧热:在101kPa时,

2、l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的反应热 热值:在101kPa时,l 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2、燃烧热的理解: 燃烧的条件是在101kPa; 可燃物以1mol作为标准,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 物质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所以表达物质燃烧时的H均为负值;燃烧要完全,如H2S的标准燃烧热是指生成SO2,而不是生成S的不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C的标准燃烧热是指生成CO2,而不是CO;H2的标准燃烧热是指生成H2O(l),而不是H2O(g)。 如:H2(g)+ 1/2 O2(g) = H2O(l); H =285.8 kJ/mol【思考】燃烧放出的热

3、量与标准燃烧热有什么不同?答: 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多少有关,燃烧的物质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而标准燃烧热规定是1 mol的可燃物; 研究燃烧放出的热量并未限定燃烧产物的形态,而研究标准燃烧热必须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以,不同量的同一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能不同,但标准燃烧热是一定的。概念辨析: 1.下列各组物质的标准燃烧热相等的是:( )A.碳和一氧化碳 B.1mol碳和2mol碳C.1mol乙炔和2mol碳 D.淀粉和纤维素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 = -241.8 kJ/mol H2(g)+1/2O2(g)=H2O(l); = -285

4、.8 kJ/mol2H2(g)+O2(g)=2H2O(l); = -571.6 kJ/mol则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285.8 kJ/mol、有关标准燃烧热的计算例:10g硫磺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O2,放出的热量能使500gH2O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标准燃烧热为 ,热化学方程式H0;单位:kJ/mol (已知每克水温度每升高1 所需热量为4.18J)(297kJmol-1;,S (s)O2(g)SO2 (g) ;H4、研究物质标准燃烧热的意义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5、小结:标准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区别与了解标准燃烧热中和热相同点能

5、量变化放热反应HH0;单位:kJ/mol不同点标准1mol可燃物生成1mol水含义1mol反应物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同反应物,标准燃烧热不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都约为57.3kJ/mol 。 思考:在许多场合将煤块直接燃烧,这种燃烧方式存在什么缺陷? 采用这种方式燃烧煤,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不够,内部煤的燃烧效率偏低,浪费了能源。另外,直接燃烧煤会使其中的硫转化为二氧化硫,引起大气的污染。有哪些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的方法吗?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将煤制成蜂窝状,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如甲醇)(3)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煤

6、转化为气体燃料(如煤气)虽然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与直接燃烧煤所获得的能量是一样的,而且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会增加消耗。但将煤转化为水煤气至少有两个优点:一是将固体煤转化为气体,极大地提高了燃烧效率;二是通过转化除去了硫,避免了SO2气体的产生。除了将煤制成蜂窝状外,日常生活中还常采用如下措施节能:(1)在农村燃烧秸秆时,常使用鼓风机(或 风箱),通过鼓入足量的空气,使秸秆充分燃烧 (2)在使用煤气或天然气作燃料时,常通过调节煤气的进风口,通入足量的空气保证气体的充分燃烧 思考:如果在燃料燃烧时通入过量的空气,对充分利用能源有没有影响?通入过量的空气,会导致空气带走过多的热量,使燃料的利用效率下降

7、。 在生产和生活中,还需要充分利用燃料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例如:火力发电厂会产生大量的余热,电厂的附近常建有一些其他工厂(如水泥厂)用电厂的余热进行生产。由于传统能源逐渐枯竭,因此,开发新能源显得十分重要。氢能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请讨论下列问题:1、根据第9页表13计算H2、CH4及C2H2的热值2、讨论H2作为能源有何优点,目前在利用氢能方面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1、H2、CH4及C2H2的热值分别为142.9kJg-1、 55.6kJg-1、50kJg-1。 说明H2作为能源具有热值高的特点。另外,用H2作为能源还具有无污染的特点。2、目前在应用氢能方面最重要的问题是H2的制取、贮存、运输。1

8、、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C5的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4+ 2O2 点燃 CO2+ 2H2O, C3H8+ 5O2 点燃 CO2+4H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用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 A.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B.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油气进入量C.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D.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油气进入量 2、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A、C2H2(g)2.5O2(g)2CO2(g)H2O(l); H2bkJ/molB、C

9、2H2(g)5/2O2(g)2CO2(g)H2O(l); H+2bkJ/molC、2C2H2(g)5O2(g)4CO2(g)2H2O(g); H4bkJ/molD、2C2H2(g)5O2(g)4CO2(g)2H2O(l); H+bkJ/mol3、含NaOH 40克的稀溶液与足量稀H2SO4反应放出57.3kJ热量,则下列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B)A、NaOH(aq)1/2 H2SO4(aq)1/2Na2SO4 (aq)H2O(l);H57.3kJ/molB、NaOH(aq) 1/2H2SO4(aq)1/2Na2SO4 (aq)H2O(l);H57.3kJ/molC、2Na

10、OH(aq) H2SO4(aq)Na2SO4(aq) 2H2O(l);H114.6kJ/molD、2NaOH(aq) H2SO4(aq)Na2SO4(aq) 2H2O(l);H114.6kJ/mol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 能源的充分利用一、选择题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 )A提高燃烧的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C 避免铅污染大气 D铅资源短缺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能是二级能源B水力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D焦炉气是一级能源3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煤气4我国燃煤锅炉采用沸腾炉(注:通过空气流吹沸使煤粉在炉膛内呈“沸腾

11、状”燃烧)的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是 ( )A增大煤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B减少煤中杂质气体(如SO2)的形成C提高煤炭的热效率,并减少CO的排放D使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12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 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 196.64kJ B 196.64kJmol C 196.64kJ D 196.64kJ6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B设

12、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7 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 890.3 kJ/mol、2 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 O2(g)=CO(g);H=-393.5 kJ/molB2H2(g)+O2(g)=2H2O(g);H=+571.6 kJ/mol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D C6H12O6(s)+3O2(g)=3CO2(g)+3H2O(l);H=-1 400 kJ/mol8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g) + 1/2O2(g) = H2O(l);H= 285.8 kJ/molCO(g) + 1/2O2(g) = CO2(g);H= 283.0 kJ/molC8H18(l) + 25/2O2(g) = 8CO2(g) + 9 H2O(l);H= 5518 kJ/molCH4(g) + 2 O2(g) = CO2(g) + 2 H2O(l);H= 890.3 kJ/mol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