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预案内容》doc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962276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预案内容》doc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综合预案内容》doc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综合预案内容》doc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综合预案内容》doc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综合预案内容》doc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预案内容》doc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预案内容》doc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则一、编制目的为防止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认真做好重、特大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工作,做到应急行动协调一致,维护社会稳定,保证遇险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特制定江西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冲煤矿(以下简称黄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06)规定要求,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生产法实施条例、

2、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及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结合本矿实际制定本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应于黄冲煤矿内部发生事故的应急工作。范围包括本煤矿所涉及到的范围,适合于顶板、水、火、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以及等级非人身事故。四、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大部分。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五、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黄冲煤矿在

3、上级安全生产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分管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事故单位行政领导负责制,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由矿长统一领导,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区队及班组充分发挥自救作用。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

4、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煤矿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和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队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一、矿井概况黄冲煤矿创建于1898年,属于中型矿山。是一个已开采112年的老矿,主管部门为江西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萍乡分公司,位于萍乡市,属安源区安源镇管辖。企业在职职工4410人,矿井位于江西省的西部,萍乡市南东120方位,直距6km,有公路、铁路与萍乡相连,其中公路安源大道又与319国道相通,专用铁路支线又与浙赣线相连,交通十分便

5、捷。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78万吨。矿区位于高安煤田的西半部。矿区东西长约5.8km,南北宽约3.2km,面积12.82km2。目前矿井开采深度为-300水平。矿井沿煤层走向,分东、西两翼开采,共布置了五个生产盘区,其中东翼布置了三个采区,西翼布置两个采区。安源煤系成煤时期为三迭纪,安源煤田有8层可采煤层,煤种为1/3焦煤。目前主要开采大槽煤层,大槽煤层平均厚度5米,倾角在15-30,为自燃发火煤层。矿井的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工作面,风镐落煤,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的支护为单体液压支柱金属绞接梁。支护形式煤巷全部使用金属支架及顶、梁配套三排榴树跟齐头,岩巷使用全封闭锚网梯喷,破碎岩层加锚索联合

6、支护及砌碹支护等方式。矿井为低瓦斯矿井,通风方式为混合式。企业建有专职的救护队和职工医院。黄冲煤矿救护中队创建于1961年9月,现救护队在册人数18人,中队长1人,助理工程师1人,队员16人,分2个小队,每个小队9名指战员。邻近生产矿井及井田内废弃老窑及采空区的情况说明矿井东邻高坑煤矿,西邻五陂煤矿,高、安二井间留有20米的井田隔水煤柱,由于历史原因,两井在浅部早已采通,但对我矿现开采活动没有大的影响;西南上部五陂煤矿经实测已到我矿井边界附近,存在上下压差关系,对我矿西翼开采活动有一定影响。东南邻升华煤矿,该矿复采老萍矿及我矿采空区煤层,主要威胁我矿紫家冲风井安全运行。井田内跃进、新峰煤矿分位

7、东、西两翼上部,存在上下压差关系,对我矿开采活动无影响;矿井西部边界有红旗煤矿,位矿井边界浅部,对我矿以后向西开拓存在一定影响。目前浅部还有跃进、新峰、升华煤矿,在老萍矿及采空区复采。跃进、新峰、红旗三个煤矿为水平划界,跃进、新峰、红旗三个煤矿在我矿许可证范围内,升华煤矿在证外。矿井地质矿井主要地层由老至新分布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三叠系下统下冶组、三叠系上统安源组紫家冲段,三家冲段、三丘田段。安源井田被贯穿整个井田的RF2断层将切割成南、北两翼,基本为一较开阔的不对称的向斜构造。矿井大中型构造有走向逆断层F0、F1、F2、F3、高安逆断层将煤田重叠成叠瓦状构造,斜交正断层安

8、1-安8将煤层切割成台阶状,随着矿井向深部构造更为复杂,矿井属中等构造煤层较稳定类型。井田内没有岩浆岩。水文地质1.区内的地表水系:矿区内无重大地表水体系,唯一的双风河水位标高低于周围地表,双风河位于矿井西南边界外,对我矿无影响。区内地表无河流,仅有锡坑、紫家冲、斑鸡冲、院冲、黄坑、三家冲、双凤村等冲沟构成矿区水系。其中锡坑、紫家冲、三家冲冲沟与井田关系最大,为煤系地层破碎带渗透补给区域。山间冲沟平时无水,只有汛期将北部山区的降水汇入小溪河,冲沟排泄顺利,无积水状况,对矿区无威胁。但锡坑冲沟溪水通过内过废弃老窑巷道流入我矿,增加了矿井排水量。另外区内仅有小型水塘,对矿区不构成威胁。2.井田内的

9、主要含水层:第四系冲积层(Q4)厚0-20米,属孔隙潜水对矿井无影响。三丘田上亚段底砾岩含水层(T3a32)厚5-50米,属孔隙裂隙承压水类型,因下伏地层为下亚段爱坡里(T3a31)三家冲泥岩,老虎冲粉砂岩等隔水层,因此,对矿井影响较小。天子山砂岩含水层(T3a21):厚23-70米,灰白色中厚层状中一粗粒石英砂岩,硅质胶结,属微水层。局部裂隙发育,有熔蚀现象、含水,且是良好的导水通道,水源补给充足,以顶板来水或老塘来水的形式,主要影响和威胁北翼煤层的开采和开发。底部砾岩含水量水层(T3a11):厚0-110米,灰绿色砾岩,局部夹粉砂岩,分选性差,呈次棱角状,属孔隙承压水类型。茅口灰岩含水层(

10、P1m1),灰白色厚层状或巨厚层灰岩,厚度0-200米,岩溶裂隙发育,为矿井深部东边开采最大水患。3.井下涌水的主要来源:通过对矿井的观测,大气降水、地表水通过近地表风化裂隙、老窿及小井废巷渗入矿坑,为矿坑充水的主要来源,井下涌水与大气降水有明显的水力联系,井下涌水量随着地表降水量的增减而增减。煤系地层本身所含砂岩、砾岩承压裂隙水是矿坑水的补给来源之一,底部灰岩水的影响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将成为矿坑水的主要来源,本矿水文地质条件为底板进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 4.地表水与井下水的水力联系:地表和井下的水力联系明显,煤系地层大部分出露地表,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加上地面小井开采破坏,形成地表水往

11、下渗透的良好通道,增加了渗入量,地表水排泄冲沟阻塞,致使矿井充水条件充足,渗透周期下煤组为7天,上煤组为1天,主要对下煤组三水平3206、3214采区构成威胁。通过水文地质观测,2010年矿井正常涌水量898.8m3/h。矿井最大涌水是在每年第二、三季度,最小涌水量在每年的第一、四季度,最大涌水量为1114.8m3/h,最小涌水量为666m3/h,吨煤正常涌水量10.5m3。根据黄冲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并且经集团公司赣萍煤字2010154号文审批我矿为中等水文地质类型矿井。煤层及煤质矿井可采煤层有八层:南翼:大槽、硬子槽、砚子槽、四煤、北翼:四页槽、一号大槽、二号大槽、列皮槽煤层,现在主要开

12、采大槽。现主采的大槽煤层为全区可采的厚煤层,结构复杂,煤层稳定程度为较稳定煤层。煤质除四煤层为高灰煤外其余为中灰分、特低-低硫分、中高挥发分、中高热值1/3焦煤。主要工业用途:炼焦用煤和化工用煤,中煤可作电煤或其它动力用煤,细碴用于烧制砖瓦等。煤层开采技术条件(1)主采大槽煤层顶底板情况:伪顶:粉砂岩夹炭页岩直接顶:黑色致密状页岩,含植物叶部化石老顶:中厚层状砂岩伪底:黑色粉砂岩直接底:灰色细砂岩,富含植物根部化石老底:灰色砂岩(2)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及地温瓦斯: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2010年矿井瓦斯鉴定结果为:绝对甲烷涌出量为5.6m3/min,相对甲烷涌出量为3.6m3/t;相对二氧化

13、碳涌出量为4.8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7.47m3/ min。煤尘爆炸性:矿井开采的所有煤层都具有爆炸性,火焰长度50-520mm,岩粉量65-75%,其爆炸指数砚子槽37%,硬子槽33%,大槽34%,矿井属于煤尘强爆炸性矿井。煤层自燃倾向 矿井开采的砚、硬、大槽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发火期为36个月,上煤组、北翼煤层参照大槽煤层发火期期为46月,矿井属自然发火矿井。地温:根据高坑煤矿深部补勘资料,煤系地层地温正常,平均井温梯度1.19/百米1.71/百米,小于3/百米。四水平井下作业地点温度24-26。不存在热害因素。地压:矿井无冲击地压现象。(3)环境地质地震 据萍乡地震历史记载,

14、萍乡市历史上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据中国动峰值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萍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峰反应特征周期小于0.35s,区域稳定性较好。地质环境现状崩塌与滑坡:本区属低山丘陵地形,坡度中等,一般30度左右,地势高差中等,植被发育,岩石裸露少,无危岩、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煤层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矿井现在三、四水平开采,与地面高差在450米以上,对地面影响微小,沉降不明显。矿山开采对环境的污染: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矸石集中堆放于矿井北部,目前矸石山总占地面积20.5万m2,下部四周有固定防护挡矸墙,上部及两侧修筑排水沟。矿坑酸性水处理后排放,流入小溪,对周

15、边环境和水质造成轻度污染。放射性元素:据勘查阶段采样分析,含煤岩系中所有煤层及其顶底板,放射性元素铀含量很低,未发现异常区。综上所述,矿区内无危岩、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南北煤层露头附近以往老窑开采力度较大,除部分地段发现地面开裂、塌陷外,大部分煤层采空区沉降不明显。堆放的煤矸多栽种了松木,并长有杂草,矿坑排水由于煤层含硫较低,对环境影响不大,地表、地下水水质仍较好。因此,环境地质类型属于中等。二、危险源及风险分析危险源识别与检测1主要危险源矿井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的种类主要有水、火、瓦斯、煤尘爆炸、冒顶、提升运输、中毒窒息、机械伤人等其它因素。2存在形式及场所 序号 号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存在场所主要表现形式1水各采掘工作面、各种巷道及采空区、各水平中央集中排水系统及二级排水系统、地质钻孔工作面突水、底灰水突水、未封孔钻孔导水、排水系统出现故障等2火工作面采空区、变电硐室、主提升皮带炸药库房等主要生产场所、矸石山碴场。煤层自燃发火、电器失火、地面生产生活设备、矸石山碴堆自燃。3爆炸采空区、采掘面、盲巷、主要运输大巷、回风巷、炸药库、炸药使用、运输,压力容器。瓦斯煤尘爆炸、爆破器材管理使用不当发生的爆炸、压力容器引发的爆炸等。4提升运输大倾角皮带、立井、700米人车、主要运输巷、主井、采掘工作面的各提升小绞车处。立井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