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农业局农业执法工作总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62257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农业局农业执法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年农业局农业执法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年农业局农业执法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年农业局农业执法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年农业局农业执法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农业局农业执法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农业局农业执法工作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农业局农业执法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成效在县委县府、上级业务部门和局党组的指导下,执法大队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维护稳定的有关部署和04年中央1号文件、自治区、x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和属地管理”原则,通过强化对农资经营主体的法制和业务知识培训,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种子(种苗)、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坑农害农行为;进一步完善农资投诉举报制度,拓宽案件发现渠道,加大农资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开展农资产品标签信息查询、农资产品质量抽查,加大对重点农资产品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督抽查,提高农资质量预警能力;支持和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名优农资

2、企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组织等直接到乡村设立经营网点,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压缩假劣农资市场空间。全县农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农资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区域性、集中性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对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业务培训和管理。结合“六五”普法工作,及时普及宣传有关农业法律法规,增强农资生产经营者的法律和诚信意识,今年xx县农业局月2日和6月19日,分别组织召开全县农资生产经营者业务培训会,参加培训人数440多人。主要学习培训种子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农药基础知识、农药经营管理规定、农药经营基本技能、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农药经典案例等,强调农资经营主体在农资

3、经营活动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增强他们的法律和诚信意识,从而自觉守法经营。同时,要求农资经营者严格按照农药资产品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实行农资产品分类经营,严防禁用限用农资产品在蔬菜、水果等作物上使用;强调建立农资产品购销台账,推行可追溯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会上要求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向社会公开承诺,不参与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 (二)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促进农资打假和扶优相结合。根据xx区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农业局于04年月底在全县统一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在活动周期间,该局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更新墙报内容

4、、张贴宣传标语等媒体进行宣传,并组织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和美国杜邦公司、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瑞士先正达公司、市芭田复合肥业有限公司等产品质量好、信誉度高的企业代表,利用农村集贸市场圩日等有利时机和场所,分别在田州、坡洪、那满等乡村设点进行宣传和咨询,重点就农民最关心的如何识别真假农资、消费者在购买农资时应注意得事项以及购买假劣农资后怎么办等方面得问题,耐心细致地为农民进行解答。整个活动周共张贴标语0张,发放宣传资料000多份,接待群众咨询00多人次,向广大农民群众展卖放心农资1500公斤。 (三)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开展农资联合打假整治工作。今年3月份组织工商、质检等部

5、门联合开展春季农资打假整治活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该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农民和农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二是以查处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和标签标识不合格的农药、化肥和种子为重点产品,分别于2、3月份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整治; 、4月份开展肥料专项整治; 5、月份开展“两迁”害虫、芒果用药及膨大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专项整治;78月开展晚稻、秋冬蔬菜用种专项整治;9-1月开展秋冬蔬菜生产用肥用药专项整治。一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586人次,检查经营门店6个次,立案查处农资违法案件3起,挽回经济损失70多万元。在检查当中没有发现哪一个农资门店经营有甲胺磷等五种高毒高残留农药、毒鼠

6、强以及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农资产品。三是开展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我局以蔬菜、水果常用杀虫剂和5种高毒农药的替代产品以及群众反映较多、问题突出、有不良记录和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产品为重点,抽农资样品11个,主要检测农资产品有效成份是否达标或是否添加有甲胺磷等禁用农药成份,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农资一律从快从严从重处罚,从而显现“处罚一起,教育一片”的效果。四是严格按照农药产品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推行农药产品分类经营,严防禁用限用农药使用在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作物上。五是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强化农资产品的经营台帐,记录农资产品的来源、去向、使用范围等信息,推

7、行农资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四)建立健全农资监管长效机制一是针对农资违法违规行为转入地下活动的特点,主要通过开通农资质量投诉举报电话(6321421,3223168)、举报奖励、聘请农资质量监督员等形式,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举报制售假劣农资行为,形x县、乡、村、屯投诉举报网络,做到“闻报必动,有诉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有效的遏制农业违法案件的发生。接到投诉后都能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前往实地调查处理。半年来,该局共接到群众投诉农资田间纠纷事件15起。这些纠纷事件都是因品种(非主要农作物)的适应性性问题或不按农药使用规定使用农药造成。我局主要通过田间现场调查、询问当事人了解情况、查阅经营档案等办

8、法,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组织双方当事人就过错责任进行划分,为这些纠纷提供了协调解决的有效平台,共解决15件。二是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主要以农业科技市场为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引导鼓励有实力,产品质量好,信誉度高的名优农资企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组织在农资使用量大的乡镇村屯设立农资连锁配送经营点,充分发挥配送、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品牌效益,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流入市场,让农民买到放心农资商品。农资经营企业通过定期开展送科技下乡、实用技术培训、印发技术简报、开通农技咨询热线等多种方式为农民生产活动提供技术、政策和信息服务,把农资连锁销售网点建成不仅是

9、优质农资的销售点,更是各类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农民信息的传播点。三是根据该县农业生产实际需要,通过农资产品标签信息查询、农资产品质量抽查等方式,加大对重点农资产品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督抽查,重点监测群众反映较多、问题突出的区域、市场和企业,对不同农资品种实行产品质量定期定点监测和跟踪监督,准确把握当地农资质量状况,提高农资质量预警能力。同时,依法及时公布市场监督抽查和例行监测结果,引导农民正确选购和放心消费。 (五)廉洁行政,文明执法。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为了激活内部管理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按照农业综合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制定印制了农业行政执法听证

10、程序、农业行政执法事务公示制度、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农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赔偿办法、农业行政执法回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此外,平时开展岗位考核、年度考核和行风评议等,保证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廉洁执法,公正执法。从而规范和约束农业行政执法行为,杜绝了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滥用职权等不良的行为,实现农业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农资经营主体和农资产品市场准入条件不明确,导致该县农资经营摊点多,规模小,农资市场难免存在无序竞争、不良竞争; (二)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行为转入地下,农民科技意识不足,加上广大农民群众普遍都有贪图方便、便宜的心理,经常和一些游商游贩购买农资产品

11、,所有这些都给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提供生存的空间,也给该县的农资打假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导致因使用农资产品的田间纠纷时有发生,而且这些田间纠纷绝大多数都是因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的适应性问题或不按规定使用农药造成。而现有农业法律法规对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的推广经营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由于法律法规的缺陷,导致一些农户种植的番茄等非主要农作物种子出现田间纠纷后,执法监管部门要为农户追回损失赔偿款无法可依; (三)农业投入品违法添加高毒高残留农药仍时有存在,而且非常隐蔽,难以发现,给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带来很大的难度; (四)该县农业组织化生产程度低,农户乱用滥用氧化乐果、呋喃丹、甲拌磷、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12、农资产品时有存在,给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五)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有待加强和提高。 四、下一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工作,组织工商、质监等部门联合开展农资打行动,震慑不法分子的嚣张气氛; (二)进一步加大农资产品质量的抽查力度,依法及时公布市场监督抽查结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行为; (三)把好农资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加快完善农资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 (四)继续加大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法制意识。特别要组织好本县农资经营主体的法律法规培训,促使他们自觉守法经营; (五)继续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内容总结(1)X年农业局农业执法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成效在县委县府、上级业务部门和局党组的指导下,执法大队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维护稳定的有关部署和20年中央号文件、自治区、x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和属地管理”原则,通过强化对农资经营主体的法制和业务知识培训,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2)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对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业务培训和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