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储备库管理制度标准化手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959879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化气储备库管理制度标准化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液化气储备库管理制度标准化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液化气储备库管理制度标准化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液化气储备库管理制度标准化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液化气储备库管理制度标准化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化气储备库管理制度标准化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化气储备库管理制度标准化手册(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液化气储备库管理制度标准化手册前 言 为落实“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规范液化气储配库安全管理体系,创建安全、和谐的企业安全文化,使员工操作规范、动作标准,行为安全,使气库管理科学、规范,形成人人遵守规范、执行规范,消除安全隐患的良好习惯。为此,液化气销售中心积极开展标准化库站创建工作,将安全管理标准、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措施等汇编成液化气储配库标准化管理手册,作为标准化库站建设的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全体员工严格执行,努力实现库站标准化建设工作。 目 录一、气库简介1二、组织结构图 2三、气库安全标准3四、安全管理制度31、门卫管理制度32、安全生产制度43、设备维护保养

2、制度54、压力容器及管道安全管理制度55、变配电室操作管理制度66、质量责任制度87、交接班制度88、巡回检查制度99、岗位练兵制度 1010、文明生产制度1111、装卸车安全作业制度111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21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314、事故上报制度1415、事故隐患整改制度1516、安全检查制度1517、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1618、经营销售制度17五、工艺操作说明20六、设备安全操作规程321、ZW-2.5/10-16压缩机操作规程332、HGB型滑片泵操作规程 333、XBC10/50型固定式柴油机消防泵操作规程354、公路槽车装卸操作规程 375、铁路卸车操作规程 406、液化

3、石油气储罐操作规程 427、倒罐排残操作规程 438、电子汽车衡操作规程 439、中控室操作规程 4510、带压堵漏抢险操作规程4611、消防系统操作规程48七、风险危害及影响识别管理50八、违章表现形式53九、事故抢险、控制措施54十、气库储运工艺设备运行参数规定60十一、附件611、工艺流程图622、库区平面图633、危险区域划分图644、巡回检查路线图655、消防器材布局图666、紧急疏散逃生路线图67 一、气库简介气库隶属于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气库位于市东龙泉驿区境内的危险化学品专营区,与青白江区、金堂县连界,距市三环路20公里,成渝高速公路10公里,成洛路2公里,占地96亩。该工程

4、于2006年9月开工,2007年12月完工投运。该工程由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设计,辽阳石油化纤有限公司承建,青岛华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一期工程建有2000M3球形储罐3座,100M3残液罐1座,总库容6100 M3;8鹤位公路槽车装车场1座,12鹤位铁路槽车卸车栈桥1座,2000M3消防水池2具及其它配套系统。本库主要用于民用和工业用液化石油气(LPG)的接卸、储存和灌装,年设计周转量10万吨。液化气销售中心作为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单位,全面负责气库管理工作,中心定员38人。其中经理1人,经营副经理1人,生产副经理1人,营销岗位2人,财务核算岗位2人,设备安全岗位1人,生产运行

5、岗位1人,计量统计岗位1人,综合业务岗位1人,后勤管理岗位1人,中控调度岗位4人,卸车岗位4人,装车岗位4人,门卫岗位2人,维修岗位3人,司磅收银岗位2人,销售业务岗位2人,后勤服务岗位3人,补勤2人。二、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三、气库安全标准1、安全方针:以人为本,防范隐患,杜绝事故,安全生产。2、安全目标:实现“四零一降”,即零泄漏,零违章,零伤害,零事故,降能耗。3、安全理念: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4、安全责任:对充装安全负责,对产品质量负责,对岗位荣誉负责。5、安全任务: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改善不安全环境。四、安全管理制度(一)门卫管理制度1、外来人员、车辆进入

6、气库之前,应向门卫人员出示证件、说明入库事由,并经接待部门同意,门卫人员检查登记后方可入库。2、任何入库人员都不准将火种带入库内,火柴、打火机、手机等交门卫登记暂存,出站时取回。3、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办公区办理业务时,严禁进入油气作业区;确需进入油气作业区人员必须穿防静电服,并由工作人员陪同方可进入,进入后不得操作和使用库内任何生产设施。4、外来车辆需进入油气区,司乘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车况完好无故障,必须带防火罩,并办理相关手续,验明、置押相关证件方可进入。5、进入气库油气区的车辆须按指定路线行车,车速不得超过5Km/h,不得猛轰油门,严禁在装卸区检修车辆。6、进入气库进行装卸作业的汽车槽车

7、,必须持有危险化学品运输人员、车辆的相关证件,接受对证件和槽车本体、安全附件的安全检查,仅限司机和押运员入库。 7、施工车辆进入气库,须接受检查,拉运的设备、材料、物资等必须出具储库负责人签发的出门证,经查验、清点、登记,物、证相符后方可出站。(二)安全生产制度1、认真学习和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指示和各项安全规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有权制止、监督和拒绝违章操作指令。每位员工都要对气库安全生产负责。2、必须按规定正确配戴劳保护具上岗,并维护好本岗位区域内的安全防护装置和消防设施。3、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故障排除方法,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若发生事故要及时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8、并保护现场,认真记录事故情况,及时上报,不得隐瞒。4、新来人员未经专业技术和安全技术培训、学习考核不合格,不准独立顶岗操作;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乱动本岗位的设备仪器。5、积极参加安全活动,交流安全生产经验,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有关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6、外来参观、学习或其它人员未经有关部门或库领导批准同意,不准随便进入生产区。(三)设备维护保养制度1、岗位人员须对本岗设备要做到四懂: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2、对备用、停用设备要定期检查、维护保养。3、要严格执行“十字”作业法维护保养设备,即: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设备润滑做到定

9、时、定点、定人、定量、定机,油壶、油箱、加油器三过滤。4、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定时按规定路线进行检查,发现并及时排除故障,并做好记录,保证零部件及工具完整无缺。5、认真填写设备运行、检修、缺陷、维护保养记录,做好设备资料的积累工作。6、经常保持环境及设备清洁,努力做到三见:见底、见光、见设备本色。(四)压力容器及管道安全管理制度1、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做到专机专用,单人操作的一班制特种设备,要实现专人专机制,两班制以上或多人操作的特种设备建立岗位长负责制。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操作指令,不得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做好启动前、运行中、停车后的反复检查工作及巡回检查,发现异

10、常及时处理。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达到“四懂三会”的要求,即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4、新设备投产前必须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弄清设备的性能,使用和维护方法,制定出试运行方案和安全措施,方能投产运行。5、新投运的压力容器三年内应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每年进行一次外部检验,以后每六年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每十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验。6、压力容器及管道检修检验前,必须进行放空、隔断、置换工作,必须制订详细的检修方案方可进行检修检验工作。7、压力容器及管道操作应做到“先开后关”,管线不得有充满液体的封闭盲端,严禁超温、超压、超液位运行。(五)变配电室操作管理制度

11、1、严格遵守电业操作规程,持证上岗,熟知变配电系统和装置情况。2、停、送电必须接公司通知及库领导的通知方可执行,并做好记录。3、电气人员在变配电室工作必须有两人在场进行操作,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4、变配电室工作必须严格使用合格的绝缘用电设施,劳保护具上岗。5、电气工作人员检修配电线路时,悬挂“线路检修 严禁合闸” 提示有人工作的警示牌。 6、进入变配电室必须做到,看到、闻到、听到、走到、摸到。一切正常方可离去。7、配电室内低压柜必须完好,停合闸指示正确,红绿灯正常,机械指示正确。8、配电室配备设施必须齐全完好,要经常保持变配电室卫生,做到清洁干净整洁。9、配电室应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机等消防器

12、材,做到有备无患严格遵守电业操作规程,持证上岗,熟知变配电系统和装置情况。10、停、送电必须接公司通知及库领导的通知方可执行,并做好记录。11、电气人员在变配电室工作必须有两人在场进行操作,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12、变配电室工作必须严格使用合格的绝缘用电设施,劳保护具上岗。13、电气工作人员检修配电线路时,悬挂“线路检修 严禁合闸” 提示有人工作的警示牌。 14、配电室内低压柜必须完好,停合闸指示正确,红绿灯正常,机械指示正确。15、配电室配备设施必须齐全完好,要经常保持变配电室卫生,做到清洁干净整洁。16、配电室应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机等消防器材,做到有备无患。(六)质量责任制度1、严格执行液化气接卸、储存、灌装制度,把好出入口质量关。2、严把液化气入库质量检查关,要求液化气供应单位提供液化气质量检验报告,入库时进行抽样检验,确认气质合格方能入库,否则拒绝入库。3、对不同品质的液化气要定期、分批进行质量检测分析,确保质量合格。4、对液化气储罐和汽车槽车要定期检查,在灌瓶和装车作业中,不得混装不同品质的液化气。5、对不符合充装要求的气瓶和槽车严禁充装。6、发生质量事故必须立即汇报,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及时处理并制订防范措施。(七)交接班制度1、接班人员应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