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95895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对于造就新世纪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每个教育者、家长、社会共同的心愿。但从目前一些农村小学来分析,有部分学生存在心里不健康的问题。如:胆小怕事,孤僻消极,顽固任性,过于依赖,嫉妒心强,善于说谎,或唯我独尊等。对于这种情况,我曾仔细分析及调查,归根结底是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人才,假若让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投身社会,一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内心承受不了诸多压力,往往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给家庭

2、、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由此证实,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一些农村学校更是刻不容缓的事。我们要知道,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导致部分学生存在心理素质不健康的原因有三大点。一、 家庭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上各种因素都通过家庭影响着学生,不同的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中,通过衣、食、住、行和父母及成人的言传身教,逐渐形成不同的态度、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更大。我调查我班42位同学42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及态度,其中属于健康家庭的有31个。这类家庭对孩子都

3、很关心,疼爱,但又对孩子严格要求,绝不纵容。家长处事不武断,对人不偏爱,形成一种民主作风。这些孩子在这类家庭熏陶下,自尊心得到尊重,做事信心强,能勇于克服困难,生活能独立,性格直爽,有团结协作精神,对人亲切,为人机灵大胆,有毅力和创造精神。存在问题的家庭有11个,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过分溺爱型由于计划生育的原因,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如珠如宝,过分溺爱,在物质上,金钱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的话就是命令,家长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正是这种溺爱,至使这类孩子养成了任性、骄傲、缺乏独立性,存在依赖和胆怯的性格。(二)过分严厉型 由于孩子少,父母生活不稳定,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出人头地,

4、改变生活状况。正是这种因素,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强烈,因而对孩子的要求非常高,孩子稍有不慎,便厉言嫉色,甚至打骂。这种教育方式及态度严重束缚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孩子对父母形成一种敬而远之的心理,促使孩子在家一个样,在外又一个样。这类家庭的孩子大多生性顽固,冷酷残忍,不诚实,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三)漠不关心型这类家庭的父母大多工作忙,为生活忙忙碌碌,有时有一点不顺心就怨声四起,甚至拿孩子出气。对孩子的生活情况及学习情况漠不关心,置之不理。孩子有问题也不敢反映家长听,独自承受,长期如此,抑郁不振,致使嫉妒心强,情绪不安,创造力差,甚至有厌世或轻生的念头。(四)意见分歧性

5、这类家庭由于父母长期闹矛盾,不和或离异。父母有时为了一些事就大嘈大闹,甚至打架。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甚至打骂孩子,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孩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家庭,缺乏关心和爱抚,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自卑,易怒,不合群的性格。上述是我根据班中42个家庭调查和结合儿童心理学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但也有片面性存在。二、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学校是仅次于家庭对学生性格形成影响的社会组织。小学生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学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在学校生活期间是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以教师和集体的影响最为重要。我根据在几间学校任教期间,接触许多教师和学生,通过研究和分析,在学校

6、影响学生性格有两大因素。(一) 教师因素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教学期间每天都要面对学生。教师自身的品德和言行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年纪小,模仿性强,什么都以老师为准则,听老师的话更胜于父母,因此,老师做什么,说什么都觉得是对的。教师的言行就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年纪越小受到的影响就越大。有一点要证明的,在小学阶段里,不同性格的老师,所教的学生的性格都趋向老师。例如:我在某一学校任教,其中有一位老师心眼小,好争胜,在平时工作中往往为一点利益而和同事争执。而他所教的班级学生在他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都小心眼,有时为了班集体利益明知不对却和其他班的学生争执,造成极大的影响。“有怎样的老师就

7、教出怎样的学生”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个例子可以反映出一个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举止端庄,文明有礼,公平待人,团结协助,遵纪守法,作风正派,以身作则。否则影响学生性格的发展,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二) 集体因素 优秀班集体的良好风气是一种强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它为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在各种集体活动中,学生学会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以克服各种困难,锻炼和发展了他们的性格。反之,不良的班集体对学生性格的影响就产生不良的效果。“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许多学校都设立“文明班”这一奖励,甚至不惜重奖,其目的就是鼓励教师想方设法抓好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对心理不

8、健康的学生起到教育和鞭策的作用。如:在去年,我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及语文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期初,我就制订本学年度的教育教学目标:争取本年度被评为“文明班”,学科成绩进入镇前五名。当我在班会课上宣布的时候,同学们哗然了。有的说能,有的说不可能,有的不哼声,我就对同学们说:“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难,只要我们有信心,学习上多用一点时间,工作上多出一份力,不做违规的事,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就能达到目标的。”同学们听了我的话,个个磨刀霍霍,大有破釜沉舟的决心。起初几个星期同学们都认真学习,遵纪守法,后来有部分同学就耐不住了,有的学习提不起劲,劳动不积极,其他活动不参加,甚至出现无故缺课,打架

9、。面对这种现象,我当时细心地去分析,查究事情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找个别同学谈心,了解个别同学家庭,召开班会等等。对这些同学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兄弟姐妹般的友爱关系,终于解决了班中存在的情况。“春风春雨泽心田”,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达到了目标。语文科还取得了镇毕业检测试第一名,而那部分“特殊”生大多成为学习尖子,好学生,已经融入了班集体去。可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三、 社会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 社会对学生性格影响主要是社会风气,也就是社会上普遍流行的爱好、风气和习惯。这种风气能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学生的爱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

10、成。现今最具影响力的是电影、电视和各种读物。良好的社会风气及正规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当然不大。但现在是科技信息的社会,是经济发展的社会,许多不良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如:追星族,游戏机室,酒吧等。许多学生受到这些影响,变化非常大。有的模仿明星那样留长头发,穿奇装异服;有的沉浸在电子游戏室中;有的打麻将,打扑克赌钱;有的甚至跟一些社会不良分子逛酒吧,吸烟,喝酒,更甚的是尝试毒品。这些不良现象严重腐蚀了学生心灵,所造成的影响之大,曾令多少家长痛心疾首或无可奈何。我调查了我班42位同学,喜欢明星的有8位,他们对明星的衣着、爱好、生辰、星座如数家珍,而问及一些文学知识或一些自然知识

11、却哑口无言。曾参与打麻将,打扑克赌钱的就有5位,从5角到10元不等。家中拥有游戏机的有34位,大多在放学后或晚上打1至3小时。曾跟社会青年逛酒吧,吸烟的有5位。从这些数字说明,社会的不良现象对小学生或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许多报纸、杂志刊登了青少年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对每一所学校来说所占的比例较大,单从我校一千多位学生中就有152位同学有心里不健康的表现。如何解决这部分学生存在的种种问题呢?又如何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呢?这不单是教育部门和教育者的问题,而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学作者姓名:朱让武单 位:增城市朱村街中心小学单位地址:增城市朱村街学 历:大专职 称:语文小学高级教师联系电话:1372418737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