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5863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浅谈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浅谈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浅谈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浅谈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内容简介: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就业指导 问题 时策分析论文摘要: 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当前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诸如程序机械、内容和方法单 一、过程缺乏全员性和全程性、队伍建设滞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关键词: 高职学生 就业指导 问题 时策分析论文摘要: 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当前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诸如程序机械、内容和方法单 一、过程缺乏全员性和全程性、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高职院校应该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发展观,丰富充实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和方

2、法,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为每位学生能顺利就业提供服务。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院校的职责。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管理学生工作方面积累的一些经验,就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分析谈谈自己的微薄之见。一、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为了保障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国家和地方政府从政策上对就业工作进行了宏观指导,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很“年轻”,依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1就业指导工作程序机械化有的学校在安排就业工作时,未能从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个认识角度来把握,而仅仅把就

3、业指导工作当成当年毕业生的就业常规指导来开展,工作时间基本上局限于学生临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这种脱离市场办学、人为割裂就业指导工作同教育教学诸环节的密切联系、忽视就业指导工作对教学的能动作用,致使了高职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2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单一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对学生开展就业形势的介绍、就业政策及规定的宣传、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教育的引导上,而对学生开展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择业观教育等方面则着力较少、重视不够。3就业指导工作方法单一大多数高职院校把就业指导视为高职毕业生谋取职业的指导,在指导方法上偏重于个

4、别咨询和团体咨询,忽视运用职业测试工具对毕业生个性心理与职业适应性进行科学的测定。4就业指导过程缺乏全员性、全程性就业指导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也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某些高校没有设专门的学生就业指导机构,甚至把学生就业工作外包给一些中介机构;另一方面,就业指导工作是个全程性工程,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把就业指导简单等同于毕业生工作,集中在毕业离校那几个月,而就业跟踪不到位也是当前存在于高职教育中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5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滞后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集心理指导、信息采集、政策运用、技巧传授和组织协调于一体且开拓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一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

5、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长期缺乏系统的、必要的业务培训,忙碌或习惯于一般的事务性工作,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在规律研究探索得不多。 6 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大部分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要求过高,从而严重地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也正是这种心态在无形中造成毕业生大量闲置的局面。因此,教育学生科学而理性地把握自己的择业航标,更是高职就业指导教育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二、加强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分析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映出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一是要使学生

6、确立“眼睛向下、心态向上”的择业观念。树立毕业生“劳动就是就业”的理念;二是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大力宣传优秀高职毕业生艰苦奋斗、自主创业、扎根基层的成功之路和经验,激发广大高职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热情。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制定对策加以解决。1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发展观“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墩育管理部门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根据经济发展需求设定高职教育规模;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和对地方社会经济走向的分析,不断加大高职的专业改造力度,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则应关注社会需求,加快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各级组织和全体教职员工要深刻认识到

7、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要把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高度上来,加强组织、加强领导和加强服务。加大实训课程比例,重点突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坚决实施高职学生“双证书”培养、培训制度,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保证。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高等职业院校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建立一支热爱学生、素质高、相对稳定的就业指导队伍。首先,就业指导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把

8、是否有利于学生就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耐心、热情、周到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其次,要提高政策水平和思想工作能力。在就业指导中,教育者不仅要熟知和领会当前就业政策,更要结合实际,生动地向学生宣讲,针对学生的疑惑给予耐心的解答和疏导;再次,要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科研水平。就业指导机构的人员不仅仅是政策的宣传者和信息的发布者,更应成为研究者,以研究来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和提高自身素质。3优化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落实学生顶岗实习。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动手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对他们来说更具有就业竞争力。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使学生身处职业工作的真实场景,为学生提供“真刀

9、真枪”的锻炼机会,使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的需求和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促进其不断反思,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获得适应环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全面发展综合职业能力;尽快实现从“学生”到“企业人”“社会人”的转变,从而缩短其就业适应期,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建立信息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联系,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及时、准确的需求信息。同时,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

10、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体系,发挥校园网就业信息平台的作用,设立就业信息服务专区,开展就业信息网络服务,在网上发布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开毕业生需求信息、传递毕业生生源数据、提供就业指导的相关服务特别是个别化服务等。充分利用网络、电话等手段加强就业跟踪服务,建立校友网,通过往届就业学生反馈信息,及时了解社会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扩充了就业指导工的社会资源库。4辛富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在高职学生中,加强就业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生产一线和艰苦行业去”的就业新观念。因此,在就业指导教育中,我们更应该教育学生在择业中应当首要考虑社会需要,树立服务社会的职业意识,端正就业态度,为社会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导学生改变“终生制”就业思维,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意识。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和 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重要特征,大学生应当把先就业作为提高专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开始,而不是就业的终止,在实践中选择和调整自己的最佳工作岗位。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时应改变“一次定终身”的传统就业观念和思维方式,不要幻想和要求第一次择业的岗位十全十美;要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