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_高校教师测评管理系统了解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956832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_高校教师测评管理系统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案例_高校教师测评管理系统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案例_高校教师测评管理系统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案例_高校教师测评管理系统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案例_高校教师测评管理系统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案例_高校教师测评管理系统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_高校教师测评管理系统了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高校教师测评管理系统一、可行性研究1项目背景近年来教学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人数有较大增长,为实现教学质量的量化考核,每学 期未都要收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数据,以往主要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人工进 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费时费力且耗费大量纸张,统计出的数据准确程度低。在东港学院 校园网建成的情况下,利用校园网及计算中心微机实验室通过软件系统进行测评数据的采 集成为可能,教务处因此提出进行教师测评网络系统软件系统的的开发。本软件系统可利用现有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学生、教师、课程任课教师等数 据,所以教务处需要提供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查询接口。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1要求【列出并说明建

2、议开发软件的基本要求,如功能; 性能; 输出; 输入; 基本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安全与保密要求; 与软件相关的其他系统; 完成期限。】测评系统应能采集学生对一个学期中所学课程的各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师德等方面给予的百分制评价分值 (评分标准由教务处制定, 要求学生在给教师评分时尽量遵守该标 准,以保测评结果准确性)。测评系统应能根据教务处规定的计算方法统计出各位教师在 一个学期中教学水平、师德的百分制最终测评得分。测评系统应在三十秒内采集到一个网络终端提交的一次测评数据(即一位学生对其本学期所学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的测评数据)。测评系统应在三十秒内统计出100名任课教师的单项测评结果。测评系

3、统应按照指定的格式显示及打印各项测评数据的统计结果,包括教学水平测评结果报告师德测评结果报告,所有报告中教师以所在系部为单位列出, 且同一系部 中的教师以得分降序排列。测评系统中的基础数据从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读取,学生测评数据在终端上通过IE浏览器提交表单到服务器端获取。数据及处理流程:服务器端学生客户机端管理客户机端任课教师、课程信息 测评分值 统计测评结果测评结果 测评系统中管理界面只能由授权用户访问(通过用户帐号及口令验证进行授权) 。 学生测评数据采集应保证每位学生一个学期只能参加一次测评。与本系统相关的其他系统有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 测评系统应在 200 年 月底完成。2.2 目标【

4、可包括: 人力与设备费用的节省; 处理速度的提高; 控制精度或生产能力的提高; 管理信息服务的改进; 决策系统的改进; 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等等。 】采用本系统后,东港学院五个系部可节约 10名教辅人员及 20名学生总计 10 个工作日, 增加微机实验室 2 名工作人员总计 1 个工作日。以 2000 名参加测评的学生计算,节约纸张 240 元。以 200 台微机 3 个小时用于测评计 算,增加微机电力消耗 60 元。从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可做到误差小于1。2.3 条件、假定和限制【可包括: 建议开发软件运行的最短寿命; 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期限; 经费来源和使用限制; 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

5、; 硬件、软件、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的条件和限制; 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建议开发软件投入使用的最迟时间。 】 本系统至少应使用 4 年。应在一周内完成系统实现方案的选择比较。 可从教务管理费用中支出开发费用。本系统只限东港学院使用。 本系统对客户机及服务器的硬件性能无特殊要求。 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 开发工具都采用 免费软件,本系统运行时要求计算机网络连接稳定可靠。测评系统应在 2003年 6月 20日投入使用。2.4 可行性研究方法【说明这项可行性研究将是如何进行的, 所建议的系统将是如何评价的, 摘要说明所使用的 基本方法和策略。 】对现有人工数据采集、 统计分析的流程进行了调查, 并对

6、软件系统实现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 分析,我们认为测评系统具备开发的需求及条件。我们细致一对人工系统及软件系统实现测评的费用进行了计算及对比, 得出的结论是使用软 件系统可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可以提高测评结果的准确性。2.5 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本软件系统开发成本低,有较强的应用需求。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3.1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当前测评数据的采集及统计分析完全由人工进行。 处理流程为:教务处制定测评标准、测评结果计算细则。教务处印刷测评表(每测评项目每学生一份) 、测评结果报表(每系部一份) 各系部组织学生发放并填写测评表。各系部组织学生汇总测评表。各系统部填写测评结果报表。数据流程:教务处准

7、备各系部班级当前学期开课表及任课教师表。 各系部上交学生填写的测评表到教务处。 各系部上交测评结果报表到教务处。3.2 工作负荷平均每系部 1 个教辅人员、 5 个学生各需要 2 个小时。3.3 费用支出【如人力、设备、空间、支持性服务、材料等项开支。 】人力:调查表的印刷:1 个人 0.5 个工作日50 元5 个教辅人员250 元25个学生各需要 2 个小时。250 元设备:一体化油印机0.5 个工作日材料:纸、油墨240 元3.4 人员【列出所需人员的专业技术类别和数量。 】教辅人员: 5 人学生: 25 人3.5 设备 一体化油印机3.6 局限性 【说明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什么需要开

8、发新的系统。 】 繁琐、易出差错、效率低。4技术可行性分析4.1 对系统的简要描述因测评系统在应用中需求大量客户端,为简化软件的发布,故拟采用 B/S 结构,所 有客户机通过浏览器连接到WEB服务器,在WEB服务器端采用PHP脚本进行数据库的连接与数据处理。通过发送到浏览器的 HTML 表单收集用户提交的数据。服务器选用LINUX平台,WEB服务器选用 Apache,数据库选用 Mysql,脚本解释器 选用 PHP。4.2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数据采集:客户端通过浏览器打开 WEB 服务器站点上的测评页面, WEB 服务器向客 户端发送 HTML 表单,用户填写 HTML 表单,并点击表单的提交

9、按钮,浏览器发送数据到 WEB 服务器。 WEB 服务器上的 PHP 脚本处理客户机提交的数据,将其存储到 Mysql 数据 库系统中。统计分析:客户端通过浏览器管理打开 WEB 服务器站点上的管理页面,点击相应的功 能选项, WEB 服务器上的相应 PHP 脚本页面被执行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并将统计的结果 发送到浏览器。4.3 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数据采集节省了大量纸张,保护了环境。 数据处理使用计算机进行,快速、准确。测评项目的多少、每个项目所占比例等可通过管理界面进行设 置,更易适应实际需要。4.4 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4.4.1 对设备的影响无4.4.2 对现有软件的影响高校

10、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应增加对教师、学生、班级课程 信息查询的帐号。4.2.3 对用户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4.2.4 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无4.2.5 对开发环境的影响无4.2.6 对运行环境的影响无4.2.7 对经费支出的影响节约油墨纸张的经费支出,增加电力费用支出4.5 技术可行性评价【包括:在限制条件下,功能目标是否能达到; 利用现有技术,功能目标能否达到; 对开发人员数量的和质量的要求,并说明能否满足; 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发能否完成。 】目前的硬件设施满足本系统运行的需要。实现本系统需要的技术包括: PHP 脚本的编程、 Mysql 数据库应用、 Apache WEB 服务

11、 器的架设与管理、 B/S 结构的软件开发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已经成熟。这些技术对计算机系 的教师而言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测评系统是个小型软件系统, 6 个人月完全可以按时开发完成。5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5.1 支出5.1.1 基建投资无5.1.2 其他一次性支出软件开发费用 2000 元5.1.3 经常性支出电力每学期 60 元5.2 效益5.2.1 一次性收益无5.2.2 经常性收益 每个学期使用软件系统较使用人工系统带来的费用支出降低 700 元。5.2.3 不可定量收益 准确的测评结果为教师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5.3 收益 /投资比以本系统使用 4 年,共 8 个学期计算,共支出: 2

12、000+8*60=2480 元。共节省费用: 8*700 元 =5600 元。收益 /投资比 =5600/2480=2.45.4 投资回收周期1.5 年5.5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指一些关键性因素, 如: 系统生存周期长短、 系统工作负荷量、处理速度要 求、设备和软件配置变化对支出和效益的影响等的分析。 】 是指一些关键性因素与这些不同类型之间的合理搭配、 处理速度要求、 设备和软件的配置等 变化时,对开支和收益的影响最灵敏的范围的估计。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6.1 法律因素【如,合同责任、侵犯专利权、侵犯版权等问题的分析。 】 所用软件开发工具、 系统软件都为免费。 利用本单位人员自主开发

13、,具有独立版权,归东港 学院所有。6.2 用户使用可行性 【如,用户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度、人员素质等能否满足要求。 】 教务处的管理人员、学生完全具备使用本软件系统的能力。7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逐个阐明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并重点说明未被推荐的理由。 】 无其他方案。8.结论意见【结论意见可能是: 可着手组织开发; 需待若干条件(如资金、人力、设备等)具备后才能开发; 需对开发目标进行某些修改;不能进行或不必进行(如技术不成熟,经济上不合算等) ; 其他。】可着手组织开发。二、需求规格说明1引言1.1 目标 通过局域网进行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 师德评价的数据采集。 并对采集到的数据按照教 务

14、部门制定的规则进行统计,按教务部门规定的报表格式进行查询输出。1.2 运行环境【应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 】1台服务器:PIII1.2G 双 CPU , SCSI双硬盘镜像,512M 内存,LINUX7.0 ,Apache+PHP+Mysql 服务器100-200 台客户机: PII1.2G, 128M 内存, windows98 操作系统。 上述所有计算机组成局域网。1.3 条件与限制【阐明为完成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开发单位已具备的条件以及尚需创造的条件。 必要时还应 说明用户及分合同承包者承担的工作、完成期限及其他条件与限制。 】为完成本系统的开发,应配备WEB服务器、CVS服务器、FT

15、P服务器、文本编辑工具、 微机若干台、 打印机一台。可利用东港学院计算机系现有的服务器及教师办公用微机等设备。2功能需求2.1 功能划分评价项目管理学生验证教师评价 评价结果存储结果统计结果查询2.2 功能描述1、评价项目管理 设置测评类型中所包括的测评子项目, 每个子项目的分值或比例, 这些数据将用于评价 结果的统计。测评类型包括: 1、学生评教教学水平, 2、学生评教教师师德, 3、教师同行评价教学 水平, 4、教师同行评价政治表现, 5、教学督导组评价教学水平, 6、教师科研水平(由教 务处根据相关规定打分) 。系统管理员可设置每种测评类型是否进入可测评状态。 只有设置为可测评状态的类型在 前台才可选取并进入该类测评。否则在前台不显示该测评类型。2、用户验证 让参于测评的用户选择自己的标识进入测评系统, 以便测评系统记录该用户是否行使了 自己的测评权,对系统内的每种测评类型一个用户只有一次测评的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