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西师大版数学一下8.1《分类》word教案3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95645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春西师大版数学一下8.1《分类》word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春西师大版数学一下8.1《分类》word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春西师大版数学一下8.1《分类》word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春西师大版数学一下8.1《分类》word教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春西师大版数学一下8.1《分类》word教案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春西师大版数学一下8.1《分类》word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春西师大版数学一下8.1《分类》word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春西师大版数学一下8.1分类word教案3教学反思:分类这节课教学结束后,感觉较成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总结出来,为以后教学积累经验。1.面向全体学生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数学学习与其他的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理念。2.注重教材的二次开发。为了加强对分类的体验,我对原有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通过修改,学生真真正正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学生能看得到、摸的到、想得到。

2、展示了数学较深层次特有的美丽及生命力。3.体现了数学的价值。如: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环节中找“人”的分类标准,有的学生说可以按男女来分,这时我抓住机会问他:你在生活中什么时候见到过按男女来分的呢?有个学生就说:“上厕所时就是按男女来分的”。很形象的体现了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体现了数学价值。4.始终关注学生的感受,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本节课,无论是开课时对“分类”重要性的渗透,课中对“分类”方法的学习,还是课外对分类的应用,都注重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的感受,并很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如课一开始,教师就把玩具、学习用品、服装等东西凌乱地堆放在教室里,让学生亲自体验杂乱无章的生活,自然

3、而然产生收拾东西的欲望。有了欲望,教师并没忙于让学生动手,而是让学生思考:5个小组如何分工才合理?当学生讨论得出应把东西分成5大类,然后各组整理一类。教师又让学生商量:你们组想整理哪一类?结果有4个小组想整理玩具,于是教师又趁机教育学生应互相谦让,从而使其中三个小组自愿整理服装、水果、鞋子,作为教师,关注学生的感受,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又如:在引导学生把杂物分成五类物品时,我问学生:如果大家一起上来,会怎样?让学生想象这样做的危险和混乱,自然产生了讲秩序的想法,体验秩序能使生活有条理,渗透了做事要讲秩序的思想,无形中也初步培养了学生有条理做事的好习惯。5.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提

4、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课堂中没有教师生硬的讲解与演示,而是让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知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总之,本节课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不光学到了知识,其动手能力、交流合作技巧也得到了发展。附送:2022春西师大版数学一下8分类word教案【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8页例题及相应的课堂活动与练习。【教学目标】 1能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或图形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能按含有两个因素 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活动中,体会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2培养学生的

5、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分类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经历参与分类的全过程,在分类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按含有两个因素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师生都分别准备四个圆和四个三角形,其中两个圆和两个三角形涂色。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在黑板上贴出四个圆和四个三角形,杂乱地排列。 教师:小朋友们在上学期初步学习了如何给物体分类,你能应用所学知识,把黑板上的图形分成两类吗?学生分小组进行分类活动。教师:分好了吗?哪一组的小朋友愿意上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类的?学生到讲台上汇报。如果学生说出按形状进行分类,教师要求学生把黑板上的图形按形状分一分

6、,并注明这是按形状分的(如图所示)。教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抽按颜色分的学生汇报,边说边用黑板上的图形分一分,教师注明这是按颜色分的。教师:还有其他的分法吗?估计学生没有新的分法了。教师: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会按形状分类和按颜色分类了,这节课在小朋友们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点评:在学习本节课的分类之前,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分类方法进行复习,通过这种复习方式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极回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新知识的教学。这样把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有利于启动学生的认知经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中来。二、进行新课教师:这节课我们还是分

7、图形,不同的是,我们要求小朋友们把颜色和形状都相同的图形放到一起。我们把现在的分类的要求和前面的分类要求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板书:按形状分。按颜色分。把形状和颜色都相同的放到一起。学生比较后回答,原来只考虑一个问题,形状或颜色;现在同时要考虑两个问题,既要考虑形状,又要考虑颜色。教师:对了,原来的分类要求只要符合一个条件就行了,现在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你觉得哪种分类要求要难一些呢?让学生意识到现在这种分类要求要难一些。教师:虽然要求要难一些,但是我们有前面学习的分类的基础,加上大家积极动脑筋,一定会学会这种分类方法的。下面小朋友们猜想一下,同样是这样一些图形,你觉得只符合一个条件分出来

8、的图形多一些呢?还是同时符合两个条件分出来的图形多一些?让学生意识到条件越多,符合条件的图形越少。教师:小朋友们这个猜想对不对呢?我们分了以后就知道了。现在我们记住,不管是按形状分还是按颜色分,每种图形都有4个,大家猜想颜色和形状都相同的图形没有4个。是这个意思吗?学生:是的。教师:下面我们研究怎样把颜色和形状都相同的图形放到一起。看看黑板上大家分出的这些图形。这是形状都相同的图形,(指黑板上的图形)符合我们其中的一个条件,在这样分好的基础上能不能再分一次,使它适合我们的第二个条件呢?让学生意识到这样分是可以的,因为这些图形已经符合形状相同的条件了,如果再按颜色分一次,就成了形状和颜色都相同的

9、图形了。教师:下面请大家在已经按形状分好的基础上再按颜色分一次,请一个小朋友到黑板上来分。学生分图形。教师:看看黑板,这个小朋友分对了吗?这4组图形都是形状相同、颜色也相同的图形吗?分出的每组图形是不是比4个图形少呢?其他的同学呢?全班集体订正。教师:看来我们前面的猜想是对的,下面小朋友们结合我们刚才分类的过程想一想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分类时要分几次?学生:两次。教师:想想我们刚才第一次是按什么分的?第二次又是按什么分的?要求学生说出第一次是按形状分的,第二次是按颜色分的。教师:看看书上第46页中间几幅图,能看着这个图说一说第一次怎样分,第二次怎样分的过程吗?学生回答时,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多媒

10、体课件上展示。教师:我们把分的过程展示出来,就更加清楚了。刚才我们是先按形状分再按颜色分,还可以先按颜色分再按形状分吗?学生:可以。教师:同学们分一分试试。为了节省时间,同学们可以在原来按颜色分好的图形上再分一次。学生分后,抽学生说自己分的过程,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分的过程展示出来。教师:这样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分类和我们原来学习的分类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学生讨论后回答,要求学生说出不管是符合一个条件的分类和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分类,都要用到原来学习的分类方法。不同的是,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分类要用到两次分类的方法,也就是要按照告诉的条件,每一个条件分一次。教师:看来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11、和原来学习的内容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这样掌握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同时符合两个分类条件的分类方法。下面请大家翻开书第46页,书下面还有这样一句话“还能怎样分”,还有哪些分类方法呢?指导学生说出还有的分类方法是根本没有想到先怎样分,再怎样分,直接就把这些颜色和形状都相同的图形放到一起。教师:这也是一种分类方法,但是大家在分类中主要掌握前两种方法。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强调原来的分类要求和现在的分类要求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新知识新在什么地方; 二是采用猜想、验证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条件越多,符合条件的图形越少; 三是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分类,感受

12、感受已有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四是让学生经历分类的全过程,并通过操作与思维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分类要分两次,每次符合其中的一个条件,两次分类后就符合题中的全部条件了,这样让学生掌握分类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三、巩固练习教师:小朋友已经掌握了分类的方法了,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第47页第1题,按题的要求分一分。学生分后,抽学生说一说自己分类的过程,全班集体订正。教师:下面请小朋友看一看第2题。要求把既能飞又有羽毛的圈起来,你准备怎样做?让学生意识到要思考两次,第一次把能飞的做一个记号,再在有羽毛的下面做一个记号,做了两次记号的就是既能飞又有羽毛的。教师:看看第3题和第4题,第3题有多种分法,但可以把颜色相同大小一样的羊分到一起;第4题要求在价格是1元以下的文具下面画三角形。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同时要求符合两个条件的分类,你还能举一些生活中同时要符合两个条件的分类吗?学生举例略。学生举例后,指导学生完成第3,4,5题。四、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要求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分类应该怎样分?从中你还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