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用版高考历史 第九单元 考点2 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巩固提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95634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通用版高考历史 第九单元 考点2 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巩固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通用版高考历史 第九单元 考点2 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巩固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通用版高考历史 第九单元 考点2 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巩固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通用版高考历史 第九单元 考点2 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巩固提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通用版高考历史 第九单元 考点2 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巩固提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通用版高考历史 第九单元 考点2 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巩固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通用版高考历史 第九单元 考点2 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巩固提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导与练】(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考点2 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巩固提升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2、3罗斯福新政4、5、6、7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8、9、10综合11、12一、选择题1.(2014龙岩质检)下表反映了1913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变化,下列对1933年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年份191319201925192919331938汽车产量39万辆223万辆427万辆536万辆193万辆249万辆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解析:A依据表格信息可以看

2、出19291933年,美国汽车产量直线下降,这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社会购买力大幅度下降,没有市场需求所致,A项正确;厂家生产能力并没有下降,B项与史实不符;1933年罗斯福刚上台,其政策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经济危机期间汽车价格大跌,仍无人问津,排除。2.(2014重庆调研)1930年通过了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法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大幅度提高了800多种商品的关税。此关税法律()A.是美国挽救经济危机的良策B.是美国对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实际运用C.是美国经济落后的表现D.使1929年经济大危机进一步恶化和扩大解析:D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是美国最高关税法,该法案大幅

3、提高了外国商品出口到美国的税率,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结合题目时间“1930年”可知此时正值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的做法导致了其他国家的“报复”行为,在世界经济连成一体的时代背景下,加深了业已非常严重的危机,故D项正确,A项错误。凯恩斯主义是在美国罗斯福新政之后才开始运用的,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3.(2014杭州检测)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前夕,对美国民众说“我们唯一感到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又说“当人们自由地追求真理时,真理就会被发现。”下列各项中,对“恐惧”原因和追求“真理”的理解最为贴切的一项是()A.一战爆发和美国参战B.经济危机和国家干预C.法西斯主义和民主制度D.竞

4、选失败和竞选成功解析:B结合时间1933年,正是经济危机肆虐的时候,美国民众之所以恐惧就是因为经济危机。既然经济危机能够被“真理”化解,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真理”就是罗斯福新政的开创性之举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故B项正确;A项时间不符,故排除;虽然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法西斯势力曾一度兴起,但民主制度早在18世纪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4.(2014锦州质检)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在四次总统竞选中,拥护他的多数是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黑人、广大处于下层的“被遗忘的人”。罗斯福执政期间,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利益的举措包括()A.改组、合并和取消了一些行政机构,改革

5、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制定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等法规,巩固新政成果C.复兴工业生产,加强国家管理,借鉴并发展计划经济体制D.调整农业和工业、以工代赈、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解析:D改组、合并和取消行政机构,改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不符合罗斯福新政措施,故A项错误;B、C两项关注的范围只是材料中“被遗忘的人”的一部分并非全部,故错误;D项措施涉及农业、工业、就业、民生等,范围广泛,符合题意,D项正确。5.(2014广元统考)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

6、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D.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解析:D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农业的萧条景象,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中,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价格,恢复农业生产,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农业无直接关系,排除。6.(2014商丘二模)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到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

7、现的原因是()A.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B.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C.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D.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解析:A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税率的提高,造成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表明高税收影响到社会资本的流通,故A项正确;题干没提到高投资,故B项错误;题干也没有涉及自由企业制度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展示的是市场自由调节能力的受限,故D项错误。【教师备用】 (2014徐州质检)时任美国劳工部长弗朗西斯珀金斯描述总统罗斯福的炉边谈话:我曾见到男男女女都聚集在收音机旁边,甚至那些不喜欢他的人和在政治上反对他的人也都在那儿以友好愉快的心情聆听。他们能够聆听到的内容有()市场发挥自身功能给危机疗

8、伤复兴计划的目标与基础银行危机的解决与信用的恢复工程救济计划的实施A.B.C.D.解析:B罗斯福新政最大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改变胡佛政府利用市场自我调节的措施,故错误;复兴计划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故正确;罗斯福新政首先从恢复银行信誉开始,故正确;新政通过兴办公共工程来解决救济问题,故正确,B项符合题意。7.(2014吉林质检)1933年,罗斯福总统通过紧急银行法,设立房主贷款公司作为政府代理机构,其主要任务在于提供房主房屋贷款,避免因缴不出房贷而被迫丧失房屋所有权。该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A.推行国家干预B.恢复银行信用C.保障社会民生D.恢复工业生产解析:C从材料可以看出,设立房主贷款公司

9、是为了避免因缴不出房贷而被迫丧失房屋所有权,体现了其主要目的是保障社会民生,故C项正确;国家干预是其特点,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银行整顿,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工业生产,故D项错误。8.(2014天津质检)下面照片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直接背景是()A.社会主义建设成效显著B.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盛行C.西方社会危机十分严重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要求解析:C本题的关键信息为“国营”。经过经济大危机和二战,西方各国的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社会危机严重,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西方各国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故C项正确。图中

10、四国均为资本主义国家,A项错误;B项为理论基础而非直接背景,排除;此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关系的影响有限,D项错误。【教师备用】 哈佛商学院教授卡特原本两袖清风,后来成为西部最大的零售公司总经理,持有该公司100万美元的股票,成为最大的股东之一。这一现象在二战后的美国日益普遍,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A.促成专业经理人的出现,有利于中产阶级壮大B.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避免了生产无政府状态C.股权分散使资本家丧失企业决定权D.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率越来越高解析:A题干反映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中的资本社会化和新中间阶层出现,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企业管理,故B项错误;股票分散,资本社会化没

11、有改变资本家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故C项错误;D项题干没有体现,故排除。9.(2015邯郸摸底)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在“滞胀”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向右转”。此处的美国经济政策“向右转”是指()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D.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解析:A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凯恩斯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迎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随着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出现,发达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支出,故B、

12、C、D三项错误,A项正确。10.(2014潮州二模)下列表格为欧共体国家某一时期的经济统计数据,推测其要认定的时期可能是()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平均失业率年平均通货膨胀率约0.9%约11.5%约9.5%A.19481952年B.19681972年C.19781982年D.19881992年解析:C材料反映了经济发展停滞,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较高的现象,依据所学可知,这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滞胀”现象,故C项正确;A、B两项处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均排除;D项时期内,欧共体国家经过调整经济政策,已走出了“滞胀”,错误。二、非选择题11.(2014淮南二模)阅读下

13、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整理材料二经济理论相当于基础科学,经济政策设计相当于应用科学。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深刻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经济理论的研究,以使经济政策设计更为科学。没有经济理论指导的经济政策设计容易捉襟见肘,顾此失彼。那些违背经济学常识的政策设计,必然会遭到经济规律的无情惩罚。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必须吸取历史的教训。李义平经济理论对经济政策设计的意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联)、美国、中国改革调整的表现及特点。(2)依据材料一、二并运用所学知识,论述材料二的观点。 (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

14、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00字左右)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指出三国改革调整的表现,注意题干要求“苏俄(联)”;其特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材料二主要论述了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研读材料二,从中归纳观点,论证时联系材料一中提及的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补充,注意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观点。答案:(1)表现及特点: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美国:罗斯福新政;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与完善。(2)提示:观点:经济理论对经济政策的设计有指导意义或违背经济学常识的政策设计必然会遭到经济规

15、律的无情惩罚。论述:从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经济理论对经济政策的制定的影响等角度加以论证;从苏俄(苏联)及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加以论述等。12.(2014天津质检)资产阶级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政策方针,反映出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把货币多寡作为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都强调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在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时,各国有不同的侧重点。西班牙和葡萄牙最重视控制金银的贸易。英国同其他欧洲国家相比,重商主义政策最明显的体现是实行对外扩张,为此,政府进行商业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高德步世界经济史材料二亚当斯密基于自由放任的原则认为在国内经济生活方面的自由竞争和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自由贸易同样重要。英国是19世纪最早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第一,19世纪60年代的自由贸易政策,使国际贸易取得异乎寻常的增长。第四,对殖民地的自由贸易政策损害了殖民地国家的利益。在欧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