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955925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巴中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巴中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巴中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巴中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巴中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巴中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巴中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巴中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4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 项羽,面对滔滔激流,破f( )沉舟,勇往直前,百二秦关,终属西楚;司马迁,在屈辱嘲讽下,不言放弃,发愤图强,终著成“史家之绝唱, ”。信念如同一把宝剑,能激发人的豪气;信念如同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的心灵。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不管你是何等渺小、卑微,使你同样可以谱写生活的童话,创造生命的奇迹。不要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便只顾风雨兼程;不要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不要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带着信念展翅o( )翔吧,不要用顾虑和烦恼束缚自

2、己,羁( )绊了前进的脚步,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很棒,我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1)将文段中与前句内容贯通的名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泥泞( ) 羁绊( ) 破f沉舟( ) 展翅o翔( )(3)文段中划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2分)(4)文段中三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只要热爱生命;既然选择了远方 A B C D(5)仿写句子。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语意连贯。(2分) 例句:信念如同一把宝剑,能激发人的豪气;信念如同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的心灵。仿句:2古诗

3、文默写。(12分,每空1分) (1)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共看明月应垂泪, 。(白居易望月有感)(4)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5)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6)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7)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8)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9)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 。”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孟子中的“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10)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清明、中秋

4、、重阳、春节等节日的诗(词)句,请你写出前后相连的任意两句 , 。二、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11分)“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今天,朝夕相处的九年级一班的同学、老师,相聚在离别的路口,为再次回顾那些共同奋斗过的难忘岁月,重温那份永存于心的浓浓情谊,畅想绚丽多彩的未来,特举办师生联欢晚会。请你为告别晚会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这次晚会取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2分)(2)请你为这次晚会预设两个活动项目,语言简要。(2分) (3)毕业晚会上,小明同学准备献唱朋友,别哭,可当音乐响起时,他却紧张得忘了词。如果你是主持人,会说什么为他解围

5、呢?(2分) (4)毕业之际,你最想写给老师的赠言是什么?(2分) (5)晚会在热闹的气氛中即将结束,请你设计一则50字左右的结束语,宣告晚会结束。(3分)三、读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1)上文选段选自文学名著 (书名),文中的“他”是 (人名)。(2分) (2)文中“他是最

6、大而最好的朋友”中“最大”“最好”暗示了他的伟大,他的伟大之处在于 (2分) (3)课外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人物的经历可以印证“痛苦和磨难造就人”的道理,请写出表现这一道理的其它一部作品及整理。(2分) 作品名称: 整理: 5文学常识及诗词赏析。(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渔家傲 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渔家傲秋思的整理是 (朝代)的 (人名),其中“渔家傲”是 ,“秋思”是 。(2分) (2)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景,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下

7、片的“家万里”表达了整理 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6-10题。(18分)桑葚熟了 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 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底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 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

8、,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

9、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 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

10、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 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 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两件事?(4分)7阅读全文,请用原文回答第段加点词语“儿时的梦”具体指什么?(2

11、分)8请赏析第段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9全文主要内容写的是采摘桑葚这些欢快的事情,但结尾两段却流露出整理淡淡的忧伤,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主旨简要分析。(4分)10整理认为“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实际简要谈谈。(4分)(二)比较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1-16题。(16分)【甲】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竺可桢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

12、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

13、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 )而山腰反( )。在华南丘陵地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 )很成功,在( )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乙】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11(甲)文说明对象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12(甲)文划横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并选一种分析其在文中

14、的作用。(4分)13(甲)文第段,“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的加点词“凡是”有何表达效果?(3分)14根据文意,将以下四个词语正确填入(甲)文括号中,它们的番号是 、 、 、 。(2分)A山脚 B有霜 C无霜 D山腰15(甲)文段能否交换顺序,为什么?(3分)16(乙)文大林寺桃花说明了(甲)文中哪种物候现象?(2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7-23题。(21分)【甲】陈涉世家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