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95544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学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学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学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学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一、填空 (每空1分,共28分)1、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传播的。 2、自然光源有(),人造光源有(),冷光源有(),热光源有()。 3、两千多年前的()发现了“小孔成像”,它的原理是()。 4、当光线射到镜子、月亮等表面后会(),这种现象叫做()。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发射光,()的表面发射效果越好。 5、平面镜中形成的像的特点是大小(),左右()。 6、潜望镜和万花筒都是运用了()原理。 7、凸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8、光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是,()。这种现象叫做()。 9、()的镜片叫做凸透镜,()的镜片叫做凹透镜。 10、凸透镜有放大、()、()等作用。

2、11、老花镜的镜片是属于(),近视眼睛的镜片是属于()。 12、1666年,英国科学家利用()将白光分解成七种色光,这七种色光依次是()。 13、红色物体只反射()光,吸收()光;白色物体反射()光,黑色物体()。 二、我会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10分)1)、太阳的高度越高,影子越长。( )2)月相的变化由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 )3)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光本领也不同。 ( )4)光线从两种透明物体之间穿过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 )5)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 )三、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A西东;长短长B东西;低高低C东西

3、;长短长 2、日晷是测量()的工具。 A体积B时间C长度 3、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 4、月相的周期变化是() A一年B一个月C一周 5、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 A月牙B满月C不出现月亮 6、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 A早晨B中午C傍晚 7、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 8、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 A早晨下午B中午晚上C傍晚早上 9、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 10、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 A上午B下午C夜晚四、画图(12分)用图解释潜望镜的光学原理。 五、问题 (每题15分,共30分)1

4、、为什么只有在雨后天晴才看见彩虹?2)、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命题人:斗鸡台小学 辛志峰 检测人: 斗鸡台小学 辛志峰命题说明:五年级科学期中试卷主要考察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第二单元光与色彩两个单元,主要考察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及其运用,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月相的变化,昼夜变化引起的生物节律现象。光的进行路线,照镜子的奥秘、透镜的原理及运用,光的合成与色散。本试卷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概念知识,学生对自然现象的了解,用科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求知欲望。参考答案:一、 填空:1、直线 2、太阳 灯光 荧光 蜡烛光 3、中国古代学者墨子 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4、返回来

5、光的反射 越光滑 5、相等 相反 6、光的反射 7、倒立的象 8、传播方向在交界面上发生偏折 光的折射 9、中央厚边沿薄 中央薄边沿厚 10、会聚 成像 11、凸透镜 凹透镜 12、牛顿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13、红 其它色 所有色 不反光二、判断:1、 2、 3、 4、 5、三、选择:1、A 2、B 3、C 4、B 5、C 6、B 7、A 8、A9、C 10、C四、画图 (略) 五、问答 (略)五年级数学学科期中命题双向细目表题号所属题型考查内容知识分布分值能力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所属题型编号预计得分率难度值识记了解理解运用1填空一二单元基本概念2874107理解概念190%0.282判断一二单元基本原理105122原理运用285%0.2833选择一二单元基本概念208255理解概念380%0.264做图一二单元基本技能12276技能考察460%0.3155问答一二单元知识运用30102810实际运用575%0.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