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伴成长》确定主题课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955409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乒乓伴成长》确定主题课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乒乓伴成长》确定主题课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乒乓伴成长》确定主题课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乒乓伴成长》确定主题课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乒乓伴成长》确定主题课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乒乓伴成长确定主题课教学设计活动背景简析: 我校是浙江省乒乓示范学校。学校本着“普及”、“提升”的初衷稳步展开乒乓特色建设。学生中既有专业训练的乒乓队员,更有课余参与乒乓活动的爱好者。乒乓成了我校全民性活动,人手一块乒乓板;校园到处是乒乓台;人人都能打乒乓。基于这样的背景,学生对乒乓有一定水准的了解,并且渴望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此确定了本活动内容-乒乓伴我成长。一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了解主题与问题的区别,活动主题表述的特点;初步掌握将问题转化为主题的一般方法;2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水平,提升把问题转化为主题的分析水平。(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和讨

2、论中,尝试使用多种形式将问题转化为主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分析、转化、论证主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探究的快乐; 2在认真倾听同伴汇报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赞赏同伴、合作交流。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习将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的一般方法。 2难点:了解主题表述的特点,学会主题表述。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PPT课件、活动用表、展示纸、书写笔等。 2课前交流: (1)师生共同交流上节课中所得收获与不足; (2)教师谈话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生陈述对本节课的期望。四活动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师:上节课,我们就乒乓伴成长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将再接再厉,学习新的方法,

3、把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板书:“问题”)(二)群策群力,修整问题1以问题范例入手,初步明确“三性”。(1)教师课件出示学生上节课所提问题,学生思考:看了这些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根据学生的谈话,教师相机引入个别问题,引导学生明确“三性”。(3)教师小结:这“三性”是三个标准,能协助我们判断问题是否适合我们去研究。2使用“三性”,对自身问题实行初步修整。(1)引导学生使用“三性”对自己的问题实行思考,如果认为不合适请实行相对应修改,并想想这样修改的理由。(2)学生简要汇报交流修改结果。(三)方法指导,多元转化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体会一般活动主题特点:(1)谈话引入活动主题:通过我校新

4、生得了白血病,引入活动主题-“用爱留住天使 捐款救助小倩倩”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该主题的特点,相机小结板书一般活动主题的特点:语言表述简练、概括活动内容、吸引眼球、形式多样等。2学生尝试把问题转化主题(1).教师出示问题:乒乓运动的由来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能够展开哪些活动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试说,教师在学生试说的基础上引导为这个活动取个名字。 教师小结:活动主题就是概括活动内容的一个名称,主题的形式能够是丰富多彩的。根据以上我们学习的活动主题特点,同学们动动脑,一定能够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2)全员参与,尝试转化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试着把问题转

5、化为主题。 教师巡视指导,并引导学生组内汇报交流转化结果。3小组行动,形成主题 (1)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推选小组认为最感兴趣的主题,并想想为什么选择它的理由。意见统一后,把它填写在活动表格中。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把确定的主题誊写在展示纸上。 (2)小组汇报。全班点评、建议、修改。(四)承前启后,小结课堂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收获。2教师鼓励学生在活动下一阶段继续努力,继续收获知识。课堂板书: 乒乓伴成长 概括活动内容问题 -主题 语言表述简练 吸引眼球 可行性 形式多样 实用性 科学性课后教学反思 把活动还给学生 -确定主题课教学反思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

6、舞台。为了践行这个观点,从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目标的预设到课堂的生成,我努力把活动还给学生,把舞台留给学生,有意识地减少教师的指令和话语,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中的主人! 一、内容选择 心有学生如何选择综合实践内容,是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一个出发点。我在思考活动内容的时候,心有学生,以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思考选择内容。乒乓作为学校特色,已经从局部的提高走向了全面的普及。学生对乒乓活动十分喜欢,对乒乓知识充满了渴求。基于这样的实际,我选择了本活动主题。二目标设计 胸怀学生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把三维目标设定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立了“初步了解主题与问题的区别,活动主题表

7、述的特点;初步掌握将问题转化为主题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提高把问题转化为主题的分析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和讨论中,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将问题转化为主题;在分析、转化、论证主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探究的快乐;在认真倾听同伴汇报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赞赏同伴、合作交流。”的教学目标。本班学生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子女,流动性很强。因家庭教育等原因,学生对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还存在意识上的淡薄,能力和方法上还有待加强,因此我把教学的重难点设定在“学习将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的一般方法;了解主题表述的特点,学会主题表述。”之上,同过教师的引领,使学生初步掌握将问题转化为主题的一般方法。三教学

8、过程 方法引领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先做,学生一时做不来的在教师指导下做”这一观点预设教学环节。在引导学生运用“三性”判断、修改问题环节,我通过让学生整体感知提出的问题后,让学生自主判断,从而教师引导,最后小结“三性”,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三性”去判断和修改问题。在引入“活动主题”这一概念时,我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为借鉴,初步明确主题的一般特点。我设计了引入开学初,我们学校为我校一位得白血病新生捐款的活动,体会一般活动主题的特点,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我加以整理、小结,让学生明确一般活动主题的特点。四亮点与不足我认为在本堂课的设计中最大的亮点体现在关注学

9、生,让学生先自主参与学习任务,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能循序渐进式让学生学习转化的方法,通过已有经验的引领,学生尝试转化,层层递进。本堂课中也存在不足。首先农村学生首次进行录象课这种全新模式,学生表现得很不习惯,具体体现在课堂上胆怯、紧张、不敢发言,直接影响后面的学习活动。我在本堂课中具备“以生为本”的理念,但在具体的环节中处理的还不够细致,比如在引导学生转化为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主题的特点,忽视了对学生转化主题多样性的引导。作为综合实践教师更应考虑设计有效的环节,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真正得到最大程度的能力提高,这是我以后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指导教师点评: 本堂课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学生主体性理念,在设计中能把方法指导落到实处,通过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分析,得出主题表述的特点,这一点值得借鉴。但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受学生因初次接触录象课而胆怯等因素影响,学生的状态不够积极,影响在课堂上的发挥与交流。教师在该方面还需多动脑,多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