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学会脚下步伐(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54995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分钟学会脚下步伐(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分钟学会脚下步伐(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分钟学会脚下步伐(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分钟学会脚下步伐(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分钟学会脚下步伐(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分钟学会脚下步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分钟学会脚下步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分钟学会脚下步伐 原地摆速,重心交换很重要,但比赛中的球不会都送的那么舒服,一旦移动起来,就需要脚下的步伐进行配合,共同完成击球时的重心转换。在反手击球时,两脚站位较为平行,右脚比左脚稍后,在向正手位移动时,左脚抬起向右移动,然后右脚后撤让出击球空间。在向正手位移动时,最好不要使用并步,因为正手位击球需要进行幅度较大的转腰挥拍空司,使用并步之后身体通常是平行站位,这样一是击球空间较小,容易被来球顶住,二是拉腰引拍、转腰击球的空间较小,如果向后拉腰引拍的话,很容易出现顶肩、顶胯等错误动作,所以右脚后撤的幅度较大,让出击球空间的同时可以更好的转腰发力。正手击球结束之后,身体应是面向正前方,此时向

2、反手位进行移动,准备反手击球,此时右脚抬起向左完成一个并步,移动到正确的击球位置即可。乒乓球运动中手腕几种动作技术运用详解发表日期:20403110:6:01作者:百度经验来源: 百度经验 走进到乒乓球训练班中,都会看到教练对于学员们在练习乒乓球时的手腕动作,而且这些手腕动作与球拍,甚至接发球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相连。因此,乒乓球运动中手腕的相关几利动作成为了入门学员最基础的训练点。 在乒乓球运动中,手腕的运用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其动作幅度较小,变化隐蔽等特点,在实战中是否能运用好手腕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有关手腕动作的几个术语:吊腕:正手进攻的时候,一般手腕应该稍微紧张一点,但

3、基本和手臂是在一条线上的,如果你太放松了以至于手腕向下垂着,那么这就叫做吊腕.2外展:如果你把手臂伸直掌心向下,此时手臂不动而手腕向右运动(右手运动员)这就是手腕的外展。内收:与外展相反,如果手腕向身体的内侧运动这就是手腕的内收。对应手腕动作的几种技术运用:吊腕:吊腕一般运用于弧圈球中,由于此时球拍拍头指向前下方,如果此时运用拉弧圈球的动作便会拉出具有侧旋的弧圈球,如瓦尔德内尔的侧拐弧圈球便是利用吊腕的方式打出来的。外展:一般对于正手而言,手腕外展的技术一般有搓球、撇球、拉球,而这几项动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将球送到对手的反手位置.以拉弧圈球为例,当拉球的时候将拍头朝前偏身体外侧,拉球的时候手腕绷紧

4、,用腰和小臂的力量将球拉出去,此时拉出弧圈球一般都是对方的反手大角度。内收:内收这个动作一般不是固定的一个动作,一般它是一个完整动作的收尾动作,例如拉正手斜对角弧圈球,若想拉出更高质量的弧圈球,手腕的动作是不可少的,拉球时将手腕由外展动作变到内收状态,可以将弧圈球拉到角度比较大的位置.对于台内球的正手挑球则是手腕内收动作的最佳代表,在挑球时将拍子插到球下侧迅速挥动手腕内收将球击出,收的早了容易下网,收的晚了容易出界。 总之,手腕的灵活运用不仅在台内小球处理中可以占到先机,而且在相持过程中可以运用手腕合理的控制出球的路线,达到压制对方弱点的目的。 如何更好地掌握到乒乓球运动中手腕的几种动作技术。

5、目前对于初学员甚至是入门刚不久的学习,训练好这个手腕动作更为有优势。而且对于以上的几种手腕技术运用,训练起来也并不难,每个学员都能很好的掌握.乒乓技术绝密呈现:提高发球质量的秘诀发表日期:20140-0 09:23:4作者:馨竹来源: 快乐乒乓网 1、发球时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持拍手在触球前要放松,加快球拍碰球时的摆速。如果握拍太深太死,就不利于发挥手腕的灵活性,这样摩擦球就不充分。 2引拍时,手臂与身体要拉开一些,不要靠得很紧,使整个发球动作舒展些,以便充分发力摩擦球.击球位置也是有讲究的。在球下降的不同时刻击球,发出球的效果也不一样。我在练习发球时体会到,击球位置总有一个最佳点。在这点触

6、球.便能产生最大的合力,这个位置随每个人的身高、力量和发球动作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一般在腰部位置上下。只要能”吃”住球就行了。每个人多练习,多体会,才能把握其规律。4击球部位。一组好的发球,不仅要求上旋、下旋或不转球之间的差距要大而且发球动作要近似.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击球部位上做文章,因为击球部位相近,发球动作就可以类似,这样发出不同旋转性质的球,效果就好。所以。要尽量在球同一部位的左、右或上、下接触球,并发出不同旋转性质的球。这样的发球就容易迷惑对方.如果发上旋时击球上部,发下旋时击球下部就很容易被对方识破.一般来说,发不同旋转的球,接触球的中后部附近比较理想。练习发转与不转球时,先在中部

7、左右触球发出转球,直到基本掌握为止,然后练习在同一部位触球发不转球,如触球时推或裹球等。待球出手的一刹那,作出发转球的随后动作。动作熟练以后,再进一步提高要求,如在吃”球程度、击球声音和发力的动作等方面不要有明显差别,以增加对方判断的难度,发侧上、下旋球时,都需要摩擦球,摩擦部位也在球的中后部附近,只是触球瞬间,动作一个往侧或往上勾,一个往下切,随后动作要力求近似。球拍接触球时,应注意两条:一是发力、二是摩擦。其中,发力更为重要,光有摩擦而没有足够的爆发力。是发不出高质量球的,当然光有力量而缺少摩擦,球的旋转程度就差.发球时出手动作一定要快。因为发不同旋转球,不管动作如何近似,总还是不一样。如

8、果出手较快,即使对方意识到有点不同,但心里会犹豫。这样,在接发球时就不会很从容。发上旋时,球的弧线要低。这样与下旋球的弧线接近,既能迷惑对方,又能限制对方进攻.对方一旦察觉来球是上旋,由于弧线低,进攻起来也不容易。 发球时,身体、前臂、手腕和手指要协调配合,使发球动作既稳定又放松,发球的第一落点要准确、稳定。如发长球第一落点要靠近端线。发球力量要大;放松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手腕的灵活性,以加强对球的摩擦.有些运动员不敢用大力去发球,怕球发出界,其实不必有此顾虑。只要第一落点稳定,用力去摩擦球,就不易出现这种情况。另外,在手臂向后引拍时,最好配合身体重心向后移动,向前挥拍击球时,身体也随之前移,

9、并在移动过程中加速挥拍击球。 要想提高发球质量,还应注重手臂力量的训练,提高手臂的爆发力。一般来说,做些引体向上、俯卧撑和跳绳等,对于发展手臂力量是有好处的。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办法能提高手臂肌肉力量。如以前我曾做过一个握力橡胶圈,弹性很大,握一会儿,前臂及手腕、手指的有关肌肉群就累了,天天练习,将有助于提高手腕、手指小肌群的力量,陈龙灿也采用过这种训练方法来加强手腕、手指的力量.再如,在哑铃上拴一根绳,绳上系一根很长的木棒,然后双手转动哑铃,通过绳子在哑铃上的缠绕,把木棒提上来,然后,再做反向动作,把木棒放下去。放时,手腕做伸的动作,更累。这样做上几组,手就酸胀得很厉害,但效果很好。 手腕柔

10、韧性的好与差对于发球也是很重要的。以前我常做一些手腕柔韧性练习,以致手腕做伸的动作时与前臂的夹角可以小于90度.由于手腕的柔韧性较好,因此在发球时,手腕摆幅大,发力足。2、训练方法1多球训练:这是发球最基础的训练方法.它对于摸索发球规律、提高发球质量是很有效的。运动应每天坚持这种练习2分钟.练习时一定要结合自己比赛战术的需要,不要为练而练。2单项战术:练定点的发球抢攻,把发球与抢攻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利于发球和抢攻的配套,提高发球的效果。练习时,对接发球一方可以提出要求,比如,自己要练习发侧下旋球与近网点球技术相结合,即要求对方摆短到近网接球为主,适当配合一些其它接发球技术(落点有时也可变化)

11、,自己发球后,即练习近网点球技术,这样,既练了发球,也练了发球抢攻,即使定点练习,也要求有点判断,是一种符合实战需要,比较活的训练方法。 3实战训练在以上两种练习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全面的实战训练,如记分练习、比赛等,以检验发球和发球抢攻的实效。进行这种训练时,要求运动员大胆运用自己已经学会的发球和抢攻技术。4制定一些指标、数量:在发球或与抢攻结合练习时,还可以根据队员的具体情况,规定一些指标或数量要求。如:练习单个发球时,要求队员发球质量要高,命中率达80一9%。国家乒乓球队对发球与抢攻结合性技术要求多一些,我们要求运动员要带着实战观念练习发球及发球抢攻技术,不断提高抢攻的命中率和落点的准确性

12、,逐渐加大抢攻的力量,提高发球抢攻的威力。 综上所述,我国运动员现在的发球种类不如从前老一代运动员,好的发球技术也没有很好继承.相反,外国运动员倒学会不少我们的发球,而且有相当的质量。以高抛发球为例,现在瑞典的瓦尔德内尔发得比我们好;反手发球,日本的宫崎和南朝鲜的金浣质量较高。欧洲人“吃”得不少。所以,我们现在的发球质量并不是很高,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落后于外国选手。 要说完善发球,实际上也不难,无非就是在发球种类、旋转和落点上做文章。目前,发球的主要问题是发短球太多,发长球太少。这是有几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一是基本功比较差,运动员总想发完球后对方搓过来自己抢攻,而怕发长球后被对方抢攻.其实,

13、你的发球如果有质量,有长、短落点的变化,对方即使抢攻,也是很勉强的,主动权仍在自己这一面.二是抢攻一板质量不高,或与发长球配合不熟练。这是目前大多数运动员的薄弱之处。所以,当前主要应在发长球上有突破。要解决这个技术难关,首先应重视它,不要怕被对方拉;其次,要掌握发球的几个关键环节,这在前面已经讲到了。第三,发球后的抢攻一板要有质量,特别是要提高侧身抢攻的能力.我们的反手推挡、正手快带和快点技术也要配合协调。 目前,我国运动员的发球普遍单一,没有成龙配套,很容易被对手适应。以现有的发球来看,一般每人都有正、反手或高、低抛等两种以上的发球。只是变化太少,水平不高.如能把这几套发球在旋转和落点变化上

14、加以创新、提高,威力就大多了,这也是完善发球的一个重要方面.至于发球种类,现在还不算多,其中高抛发球占的比例很大,从国家队到地方队,选手不分男女、年龄不论大小,都把高抛发球作为自己的主要发球,而对它是否适应自己的打法特点和个人情况等考虑得很少,这个问题比较严重,这并不是说高抛发球已经过时,而是说有些队员不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盲目学高抛发球,以致降低了发球效果。另一方面,大家都发高抛,也容易被对方适应.我觉得,现在的发球还没有达到多品种,高质量的要求,各级运动队应该重视它,并开动脑筋,努力提高发球效果。从发球种类来看,最低限度也应该把以前我国老运动员的一些特长发球学到手。如:徐寅生的正手转不转发

15、球、正手急上旋球;庄则栋、刁文元的反手侧上、下旋发球等,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把它们加以完善。 发急长球,转和不转到反手位,正手位的直线球,别让他等球,要他动,球打开线路,和他对搓,也要会一板推送的搓球不要加转,因为长胶的球是借力球,送他的两角最好,会摆短更好,拉一板加转弧圈 再扣一板或吊一板,让他前后动起来,就好打.写这种方法的朋友应该属于不太善于对付高水平长胶的范畴。地球人都知道,与长胶对搓是最笨的一种打法!因为长胶对付转与不转的搓球办法非常多,或发力拱,或弹击,或撇两大角,甚至可以直接发力打。4。打长胶要多变发球,多发不转球。用这种方法对付长胶的人不在少数。而做为打长胶的人并不是傻子,他

16、也可以变不转为转的。比如偶有时就故意把球劈或撩长到对方的底线,这时他还能慢悠悠地回不转球吗?如果他把球拉回来,这球不是又转了吗?5。多变拉球的落点,拉球多拉不转球,而且不要拉出台。我对付这种球,无非就是能攻尽量攻,实在不行就磕挤一下落点,或直接倒板用反胶推一板或者用反面横拨.因此这种方法对长胶的威胁可以说不是太大。6.不要连续攻,拉一板吊一板(注意是吊一板,我感觉应该就是不转的弧圈吧).方法同上。7.再补充一点:反手位多挑起来,少搓对于这个主要就是考验长胶手的步法了,因为长胶攻或直接弹这种挑(或称之为抬)的难度并不是很大。重要的就是要准确地预判来球的落点,步法及时到位反手发下旋与侧上结合是我自己最拿手的一种发球方式发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