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天课程中的美术校本课程实施观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和落实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5289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春天课程中的美术校本课程实施观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和落实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春天课程中的美术校本课程实施观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和落实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春天课程中的美术校本课程实施观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和落实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春天课程中的美术校本课程实施观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和落实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春天课程中的美术校本课程实施观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和落实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春天课程中的美术校本课程实施观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和落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春天课程中的美术校本课程实施观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和落实(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春天课程”中的美术校本课程实施观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和落实摘 要:优秀的课程就像一件实用工具,让老师和孩 子掌握了使用这一先进实用工具的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提升了教育品质。 此时也恰逢中国的课程进入了 “核心素养” 时期,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为课程的实施提出了新的指 向和要求,美术教学应面向全体公民,实用美术的理念深入 人心,让美术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也是生活技能的养成过程。关键词:美术核心素养;课程;实施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带来了新的希望和萌动的 生命力,春天的校园迎来了新一年的开始,孩子们在这生机 盎然的春天里享受着大自然的芬芳,获取茁壮成长的雨露

2、。 借助这个美好的契机, “春天课程”应运而生。一、美术开展“春天课程”的背景和意义自 2000 年以后,美术教学内容由单一的美术知识和美 术技能的学习转变为“以视觉文化为代表的,异常丰富的学 科教学门类”。我们的课堂日渐从“关注学科”转变为“关 注学科与关注人” ,我们的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界关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全课程等课程词汇 大量涌入我们的视野,我们开始尝试着用课程的眼光看一学 期的国定课程,进行梳理,用发展的理念设置更适合本学校 学生发展的地方、校本课程。优秀的课程就像一件实用工具, 让老师和孩子掌握了使用这一先进实用工具的方法,提高了 教学质量,提升了教育品质。此

3、时也恰逢中国的课程进入了“核心素养”时期,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为课程的实施 提出了新的指向和要求,我们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来纵观 美术教学,正如杨向东教授提出的一个概念:“个体在面对复杂、不确定的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 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 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 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美术教学应面向全体公 民,实用美术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美术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 自主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也是生活技能的养成过程。一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对季节概念定势,觉得每个季节 有属于它独有的特征,然而说起具体的也都是夸夸其谈,

4、缺 乏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认识,“春天课程”让孩子们有了一 次奇妙的春天之旅,在诗情画意的环境中与春天亲密接触, 寻找春天的蛛丝马迹,感受春天的文化魅力。二、五大美术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实践“春天课程”的开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全学科老师 的共同研讨中与孩子们相遇了。让孩子们在春天里感受属于 春天的更具有人文色彩的美丽。美术在此次课程中担任着带 着孩子从各种感官体验中寻找春天、欣赏春天、赞美春天的 职责。我们共同设计了 5 个课时的教学,并将国定教材与此 次课程进行整合,在不破坏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对课进行了 适当调整,实现了教材的单元化教学。在一系列先行工作结 束后,我们展开了围绕五大美术核心素养

5、的实践教学。1多感官捕捉春天的美一一图像识读尹少淳老师在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一文中说: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立科之本,美术的立科之本自然是 视觉形象 。”人类通过听、看、触、尝、嗅等方式获得感 官体验,美术课堂以视觉为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学生画 着春天充满生命力的故事,有的制成了绘本,有的做成了头 饰,快乐的像小鸟一样歌唱着春天在哪里 。当然在此过 程中离不开其他多感官的协同作业,听春天快乐的歌曲,触 摸柔软的小草,尝到野菜和竹笋鲜美的味道,嗅到花香和小 草的芬芳。图像识读能力是最基本,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需要掌 握的美术能力之一, “春天课程”中,图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景物照片,有立体

6、造型,有名家绘画,有同龄伙伴作品, 对于图像的识读应该是多方位多角度的,辅助多感官体验, 让图像更贴近孩子,让学生在赏、玩的过程中获得认知的提 升,更符合低年级孩子们的成长规律。2小手绘出春天的“画”一一美术表现说起美术课中的表现形式,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绘 画,但是一年级学生有限的绘画水平,而且单纯的绘画让学 生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们在思考表现形式的过程中尝试了 多种美术材料,主题花卉展我们选择了颜色鲜艳,而且可以 在干固后成型的超轻粘土,利用废旧的杯具、 KT 版做成了 盆景,而盘子里的春天我们选择了圆形的有凹凸的盘面 适合绘画的纸盘子这一特殊的媒材,让学生兴奋不已,在盘 子中表现出具有盘

7、子特色的作品。 寻找春天我们也根据 每个班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我给春天照个 相,以照片形式展示在教室里 , 各种丰富的表现形式,有 平面的、 有立体的、 有圆形的、 有方形的, 让学生体验材料, 收获技能,也将春天留下。3在色彩中畅游,在评价中成长审美判断 此次课程设计以色彩为线,以活动为点,让学生感受春 天的色彩,多用色彩表达对春天的理解,老师根据一年级孩 子的思维特点和观察方式,采用多感探索的授课理念,通过 以变化为主题的情景游戏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深度和广度 的个性化提问引导式教学,让学生用多种方式互相评价提升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 例如, 在寻找春天 一课中, 学生完

8、成作业后戴着自己最喜欢的春天的小植物、小动物头 饰围成圈,寻找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表演节目。审美”是一种习惯,学生通过美术 ?W 习养成整体观看的观念和习惯,以联系、比较的方式观看整体中的各个局 部和细节,发现物体之间的异同关系。一年级处于审美养成 的初级阶段,学生在不断欣赏名家作品、同龄优秀作品、自 我创作、学习尝试对伙伴的作品作出恰当的评价。每个人都 需要审美享受,不会因为年龄而有所缺失,只是相对成人而 言,儿童的审美还停留在具象的事物上。美术教育可以教给 学生如何欣赏美的事物,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帮助。4.丰富的材料让创作更添乐趣创意实践美术课堂中创意源于对问题的理解、对生活的认识,而

9、探究性学习以其创造性、丰富性、自主性,其作用在于激发 学生的创作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巧妙地“引” ,学生主动 地“学”,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在活泼和谐的教育气氛和积极 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除了教学模式的转变,时代的发展也在促使创作材料的 革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的美术材料除了有常见的油性 油画棒、卡纸、水粉、水彩笔等,还有 KT 版、纸盘、绳子、 超轻粘土等不被广泛使用的材料,甚至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 品、废弃的物品都是我们创作的材料,对于造型能力弱的孩 子更容易从这些丰富的材料创作过程中获得成功感。能合理 再生地利用,同时用主题游戏的形

10、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 造力,同时也对老师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活用材 料,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材料展开创想之旅。5学科资源整合让文化更有内涵文化理解“春天课程”不但着眼于绘画、手工等艺术感觉,更注 重培养孩子思维能力与学科知识,在兴趣和审美中,以主题 形式贯穿各学科知识,包括科学、社会、文学等学科系统。 这是低年级的创意美术主题课程有别于其他传统美术课程 的特色之一。我们结合青花瓷盘、名家春天诗配画,感受画 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意境,让学生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 熏陶,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提升文化底蕴,增强民族 自豪感。又从科学的角度观察植物从种子到发芽再到长成开 花的过程,学生创作植物的生长绘本。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 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所以,我们尊重儿童的发 展规律,随着新时代的变革,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大 众需要的美术课程理念,教育本身是从生活的原点出发,让 文化传承和积淀让学生拥有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创造的能 力。在此过程中,我们与孩子们共生共长,我们在鲜活的生 命群体中悉心培育,静待花开。参考文献:1 张磊 .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 J. 中国美术 教育, 2004( 3).2尹少淳.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J中国中小学美 术, 20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