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环境工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95286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机环境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机环境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机环境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机环境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机环境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机环境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机环境工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开展及应用作者*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开展及应用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概念,回忆了人机工程技术国外的研究状况,指出了人机工程技术研究的应用领域;其次对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展了简单的举例介绍;最后对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前景进展了展望。关键字:人机环境工程;MMESE;应用领域1981年,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的亲自指导下,一门综合性边缘技术科学人机环境系统工程ManMachineEnvironmentSystemEngineering,简称MMESE在中国诞生。钱钱学森院士对这门新兴科学给予了极高评价。他于1993年10月22日致函龙升照指出,“

2、你们是在社会主义中国开创了这门重要现代科学技术。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正确处理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的关系,深入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最优组合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为人机环境系统。系统中的“人,是指作为工作主体的人如操作人员或决策人员;“机是指人所控制的一切对象如工具、机器、计算机、系统和技术的总称;“环境,是指人、机共处的特定工作条件如温度、噪声、振动。系统最优组合的根本目标是“平安、高效、经济。所谓“平安,是指不出现人体的生理危害或伤害,并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所谓“高效,是指全系统具有最好的工作性能或最高的工作效率;所谓“经济,就是在满足系统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系统的建立

3、要投资最省。1. MMESE的产生背景人类社会开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机包括工具、机器、计算机、系统和技术、环境三大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历史,其情况如图1所示。由于环境的影响,高级灵长目动物演变成为人类;人类的诞生导致了机的出现;机的出现又产生了新的环境;新的环境又在影响人类的生活、工作和生存。时至今日,当人们沉浸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社会繁荣之际,却也不知不觉地闯入了两大误区:在机的设计时,由于漠视了人的特点和要求,致使工作系统效率降低、事故增加,对社会开展造成严重影响;在机的设计时,由于漠视了环境的特点和要求,不但影响了机器本身性能的发挥,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活、

4、工作和生存造成重大威胁。今以汽车为例,它的出现,一方面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却也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全世界约有25万人,同时,它也是造成城市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他的类似例子也很多。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研究和探索一套研究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的运行规律及其最优组合的科学方法。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登上科学技术的历史舞台!2. MMESE的显著特点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显著特点主要有3个:第一、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特别强调机(包括工具、机器、计算机、系统和技术)的设计要符合人的特点和要求。以往,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机设计出来了,通过选拔和训练操作人员就

5、可以发挥系统性能。其实,如果机的设计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单纯通过选拔、训练来使人适应机的特性,不但不能确保系统性能的发挥,而且还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人机环境系统工程首先是强调机的设计要符合人的特点,然后再强调通过选拔和训练,让人去适应机的特点,使人、机协调到达最优化;第二、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与以往一些相邻学科如人的因素,工效学、人机系统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环境因素不再作为一种被动的干扰因素排斥在系统之外,而是作为一种积极的主动因素纳入系统之中,并成为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很显然,环境既影响人的生存和工作能力,又影响机的性能和可靠运转。反之,人和机也影响环境的状态。所以,环境与人、环境与机

6、、环境与系统之间,既存在信息流通、信息加工问题,也存在信息控制问题,这就更加突出了环境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只有把环境作为系统的一个环节,才能从系统的总体高度对环境进展全面的规划与控制,有的可以消除,有的可以防护,有的可减至允许限度,有的可获取最正确值,从而使全系统处于最优工作状态,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那种先出产品后治环境,或在管理工作中“头痛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局面,使人们的科学实践活动始终沿着科学的道路前进;第三、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以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作指导,特别强调自上而下、由总而细的系统思考方法,遵循系统复原再系统再复原、乃至不断循环上升的思维程序,把系统观与复原观有机结合,不

7、断推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往纵深开展。恩格斯曾强调指出:“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必须先研究一个事物是什么,而后才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而后才能觉察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自然科学中的情形正是这样。而当这种研究已经进展到可以向前边出决定性的一步,即可过渡到系统地研究这些事物在自然界本身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时候,在哲学领域也就响起了旧形而上学的丧钟。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正是抛弃以往那种只着眼于只要单个要素优良,其整体性能就必然优良的形而上学观点。而是根据唯物辩证法思想,从系统的总体高度,研究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的相互关系和整

8、体变化规律,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开展。3. MMESE的研究容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见图2:人的特性的研究;机的特性的研究;环境特性的研究;人机关系的研究;人环关系的研究;机环关系的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研究。1人的特性的研究人的工作能力研究;人的根本素质的测试与评价;人的体力负荷、脑力负荷和心理负荷研究;人的可靠性研究;人的数学模型控制模型和决策模型研究;人体测量技术研究;人员的选拔和训练研究等。2机的特性的研究被控对象动力学的建模技术;机的可操作性研究;机的可维护性研究;机的本质平安性防错设计研究等。3环境特性的研究环境检测技术的研究;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环境建模技

9、术的研究等。4人机关系的研究静态人机关系研究作业域的布局与设计;动态人机关系研究人机界面研究;显示和控制技术研究;人机界面设计及评价技术研究;人、机功能分配研究;人、机功能比较研究;人、机功能分配方法研究;人工智能研究;多媒体技术在人机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数字人体在人机关系研究中的应用等。5人环关系的研究环境对人影响的研究;人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个体防护措施的研究等。6机环关系的研究环境对机器性能影响的研究;机器对环境影响的研究等。7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数学模型的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模拟数学模拟、半物理模拟和全物理模拟技术的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平安、高效、经济的分析和评价

10、研究;虚拟技术VirtualReality在系统总体性能研究中的应用等。4. MMESE的应用领域人机环境系统工程认为,但凡有人参与的工作系统,都可以定义为一个人机环境系统。而且,根据各种系统的性能特点及复杂程度,又可将人机环境系统分为三种类型:简单或单人、单机人机环境系统、复杂或多人、多机人机环境系统和广义或大规模人机环境系统。因此,人机环境系统工程虽然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技术科学,但它的踪迹却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条战线。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应用对象的各自特点,明确界定人机环境系统的具体功能与涵,以便取得最正确应用效果。具体应用举例如下:5. 人机环境系统在航空领域的应用5.1.

11、在军机领域的应用5.1.1. 人体测量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人体参数测量方面,目前针对大样本飞行人员尺寸测量已开展工作,取得初步人体尺寸测量数据,提出了中国飞行员体型、侧面样板、救生装备规格、座舱与座椅的根本尺寸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在地面练习器上用模拟方法测量了飞行员操纵杆、舵的力量。对飞行员的手指运动功能做了评测,并依据评测结果制定了军用标准。5.1.2. 认知能力与工作负荷对飞行员的研究发现,与飞行有关的数字运算、表象旋转、仪表认读、方位判断和双重作业能力在29岁之后有明显下降,短时记忆力在35周岁后明显下降,提示在座舱人机界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年龄大的飞行员的能力极限。通过对模拟应急条件下飞行

12、员的反响时间研究,给出了飞行员对规定的声/光应急信号做出反响并完成规定操纵动作所用的时间,为确定告警方式提供了实验数据。在对监控操作负荷综合测评模型的研究中,选用了主作业“准确反响时“准确反响时变化率,“加权主观负荷和心率变化变化率四项指标,通过相关和主观分析,提出了综合加权测评指数,并探讨了屡次任务技术对追踪负荷的评测敏感性。研究发现当外界负荷超过了人的能力之后,人通过忽略一些任务来降低自己的负荷。在面临多项任务时,是通过注意力来到达此目的的。红线是否存在取决于人如何转移注意力,也取决于系统特性,没有独立于工作任务之外的一般规律。5.1.3. 显示/控制的人机工效目前,我国军用飞机普遍采用计

13、算机控制显示技术,用平视仪、下视仪、多功能显示器等时分制综合信息显示系统能够取代常规机电显示仪表,采用话音告警技术改进听觉显示界面,是新机研制和现役飞机改型中更新信息显示界面的主要举措。在仪表显示方面,研究了几种国飞机座舱使用圆形刻度仪表的情况,建议增加数字式、垂直式、水平式显示,并结合实际采用综合显示形式。对于仪表刻度、指针、显示数字、飞行姿态显示基准、仪表尺寸和布局也提出了具体建议。同时也对歼击机和直升机仪表板各区的识别效果做了研究。国对CRT屏幕亮度、微光环境下的颜色编码也有过研究。对于HUD的工效学为你,研究了飞行员对不同飞行阶段或状态的信息要求,各仪表信息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重要性评价

14、等级,以及电/光汉字显示瞬时量与排列格式。同时为座舱电/光显示选择了汉字、用语和缩略词汇。飞行平显字符、下显颜色编码、色标显示亮度和颜色编码围等已进展了研究。此外,还对视觉信息的显示需求程度及其分类进展了研究。显示器周边控制软键是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设定其控制功能的按键式开关,装配在多功能显示器四周,通常有20个。控制软键的功能随显示器工作状态而变化。目前已对控制软键的大小、间距、位置、标识符和排列格式等进展了研究。15.1.4. 飞机驾驶舱作业成效设计与评价技术研究国在飞机驾驶舱作业成效设计与评价技术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1) 飞机驾驶舱作业成效的数字化评价软件系统的研制,其中包括中国飞行员人体

15、模型的建立;可视性、可达性的几何评价;驾驶舱作业姿势的评估等。2) 飞行驾驶舱人机环境系统适配性的综合评价的研究,建立了飞机驾驶舱作业成效评价的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调查建立了驾驶舱人机环境系统成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将改进德尔菲法、G1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集成对驾驶舱人机环境系统进展综合评价。在驾驶舱作业成效评价的根底研究方面,利用动作跟踪技术研究人体上肢运动规律及其对作业成效的影响;利用视觉信息交互技术,通过对驾驶作业中眼动的研究,探索认知行为对驾驶舱作业成效的影响,将眼动于飞行员情景意识SA的研究结合在一起,提高成效评价的有效性,并尝试了新的评价方法。5.2. 在民用航空上随着计算机技术、图形处理技术及液晶显示技术的飞速开展与日益密切结合,综合化航空电子技术也取得较大的开展,已进入第四代综合化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其重要特征是,传统的分立式仪表显示概念已被淡化。综合显示处理概念得到空前加强,座舱自动化程度得以提高。系统大量使用多功能彩色显示器为飞行员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