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第九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951744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A版第九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A版第九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A版第九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A版第九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A版第九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A版第九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A版第九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A版第九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1.学问与技能(1)巩固复习所学的生字词语,积累“山坳”等词语,积累格言警句。(2)指导描写人物的语言、行为要留意和人物的年龄、性格、职业等特点相匹配。(3)阅读古诗绝句、枫桥夜泊。(4)习作:续编皮皮鲁的风筝 (5)学写毛笔字“邦”“珠”“约”。 2.过程与方法以练代讲,通过形式多样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古诗阅读的时候要留意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帮助理解古诗的意思,并引导学生绽开丰富的想象,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培育积累语言的习惯。(2)培育

2、学生的想象实力和创新意识。重难点、关键 1.懂得描写人物的言行要和人物的年龄、性格、职业等特点相匹配。 2.绽开丰富的想象续写皮皮鲁的风筝,想象要合乎情理。课时划分 四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语海拾贝以及自主阅读部分。教具打算 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词语超市 1.老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老师适当正音。 2.开火车读一读书中的词语。 3.全班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 4.引导学生视察要求书写词语,说说书写的留意要点。书写留意要点提示:“俊”字右边的“八”不能丢;“恼”不能写成“脑”;“晖”和太阳有关,是“日”字部,不能写成“辉”;“势”右上边的点不能丢;“茫”是上下结构;“胸”字右

3、边里面先撇后点,然后竖折、竖,最终一竖不能忘。 5.学生写一写文中的词语,老师巡察辅导。 6.老师依据巡察中发觉的问题进行再强调。二、金钥匙 1.老师引导学生选读课文代课老师。要求:画出描写孩子们在储蓄所回答狗老师提出的问题的语句。 2.指名反馈。 3.引导学生再读一读,然后指名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不同的年龄的孩子对同一个问题回答的方式不一样) 4.老师小结: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在言行上所表达出来的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读一读“金钥匙”中的其次自然段。 5.老师:读了其次自然段,我们知道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为除了要留意年龄特点外,还要留意什么?(人物的性格、职业等) 6.老师小结:人物的言行只有

4、和他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特点相匹配才能使得你笔下的人物真实可信。 7.组织学生从本组的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进行分析,加深感悟。三、格言警句 1.学生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准、读通顺。 2.指名读,检查读通的状况,集体评议。 3.全班一起读一读。 4.老师介绍朱子家训:这句话选自朱子家训。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是清初朱柏庐所著。朱柏庐(16171688),闻名理学家、教化家。名用纯,字致一,昆山(今属江苏)人。与归有光、顾炎武为“昆山三贤。”朱子家训从整体上看,体现了儒学的观念形态,立身正大,从容静气。中国旧学的“齐家”之说,此为最通俗的读本。由训诚而提出的立身之法,几百年来,为士林

5、所重。本书由于它的深刻、精警,而又明白如话,发人深思,故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的一些话语,迄今已成为汉语中的常用词语,为百姓所乐道。 5.引导学生再读警句,想一想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以及阐述的道理。 6.指名反馈。(对于所吃的一碗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想它得来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质的生产是很艰难的) 7.老师;同学们,这些语句要告诫我们什么呢?(懂得珍惜) 8.再读,熟读成诵。 9.拓展阅读。(1)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齐。(2)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3)人有喜庆,不行生嫉妒心。(4)善欲人见,不是真善。(5)人有祸害,不行生喜幸心。四、自主阅读。(一)阅

6、读绝句。 1.初读,理解古诗的意思。(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音准句顺,声音嘹亮。(2)指名学生读第1、第2句,理解“鸣”、“上”的意思,用“补省略,调整词序”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3)学生齐读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说说这两句的意思。老师相机指导。(4)指名学生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图文结合,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1)学生回答:第1、第2句写了什么景物?有哪几种色调?第3、第4句写了什么景物?(2)老师出示挂图。学生看图,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诗句,并适当地讲解。前两句,突出“鸣”“上”二字,帮助学生理解,使这两个字使景物产生了动态效果,使画面显得朝气盎

7、然。后两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了解诗人的思绪由现时到了过往、由近处到远处;而且也正是这二字,使现时之景(窗)和想象中的过往之景(千秋雪)、近处直径(门)和想象的远处直径(万里船)有机融合于完整的画面之中。(3)学生看挂图,一边手指景物,一边自由朗读。(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尝试在脑海里再现画面。(5)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所描绘的漂亮景色。 3.有感情地读古诗,体会情感。 4.老师小结:这首古诗描绘的是诗人当时寓居的浣花溪草堂,四周可见的景色。前两句中“两个”、“一行”是实指,“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绘声绘色,描绘了一幅色调明丽、

8、清爽动人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二)阅读枫桥夜泊。 1.引导学生回顾第一首古诗学习的方法。(1)读准、读通诗歌,读出韵律。(2)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3)想象,体会古诗的意境。(4)感情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2.学生自由读古诗。 3.集体反馈。(1)检查学生读通的状况。(2)理解古诗的意思: 月亮沉落后乌鸦发出声声的啼叫,寒冷的秋霜充溢着四周。看着江山的渔火,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怀念,使满怀愁绪的我难以入睡。夜半时分,疏落的钟声,悠悠地从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到我泊居的小船上。(3)一边读古诗一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指名说一说。(4)指名反馈:你体会到了诗人此时怎样的一份情

9、感?(哀愁、思乡) 4.老师小结:这首古诗写出了诗人张继所见、所闻、所感,并描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安静,更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受到时空的永恒和孤独,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建,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五、课堂小结老师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积累了不少词语,还积累了朱子家训中的警句、积累了两首古诗。语文学习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不断地成长。希望同学们能够接着广泛地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积累。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中要求抄写的词语。 2.查阅朱子家训,感爱好

10、的同学可以把它背诵下来。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其次、三课时教学目标 绽开想象,续编古诗皮皮鲁的风筝。教学过程一、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1.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同学们,读了皮皮鲁的风筝一课,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怎样?(想象大胆、好玩) 2.指名复述皮皮鲁的风筝。 3.指名读题,明确要求。(续写皮皮鲁的风筝。)二、编故事,拓展思维。 1.提出疑问,对课文进行延长。师:皮皮鲁的龙风筝活了,但很多人都想占有它。那皮皮鲁该怎么办呢? 2.学生沟通皮皮鲁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3.沟通探讨,续编古诗。师:假如你是他,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围绕皮皮鲁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绽开想象续编古诗。 4.学生以不同形式续编古诗

11、。自己独立编四人小组沟通修正自己的故事小组推选一名优秀的同学进行沟通。三、指导写作。 1.联系课文内容,绽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2.留意用我们学习过的学问,写好人物形象。 3.适当地发表自己的评论。 4.留意听取别人的建议,依据别人的合理建议进行习作修改。四、学生写作,老师巡察辅导。五、集体评议。六、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四课时教学目标 写毛笔字“邦”“珠”“约”,并驾驭相关的书写要点。教具打算 毛笔、墨水、纸。教学过程一、出示要写的字,读一读。 1.老师出示“邦”“珠”“约”,学生读一读。 2.全班一起读一读这些字。二、视察,分析字的结构。 1.引导学生视察这些字的结构特点。 2.指名反馈。(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3.老师小结,引导学生细读字帖,找出这三个字在结构上的微妙差异:同学们,这三个字虽然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却有着微妙的差异。请同学们结合书中的要点提示,再读一读字帖。 4.指名反馈它们的区分。(1)“邦”:左边高,右边低,左右对角平衡。(2)“珠”:左边窄短,右边宽长。(3)“约”:左右相向,相互呼应。 5.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些字的书写要点。 6.老师示范写,学生视察,加深理解。三、学生写字,老师巡察辅导。四、展示作业,集体评议。五、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