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951418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教师要做有“心”人 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 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这是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教师首先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平凡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平凡意味着务实。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也就是对社会尽了份,行了义,平凡意味着回归生活。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拥有一颗平凡心,意味着: 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

2、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的。”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 二是淡泊名利。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总之,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殊的要求。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的确,教师是普通人。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

3、活的权利,也有博取名誉、地位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但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的是,他还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 二、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 第一,乐业精神。教育本来是使人幸福的事业,应该让人充满幸福感。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同时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命。我们稍微看一下那些做出成绩的老师,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干工作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只要一听到

4、上课铃声,他们就精神振奋,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他们就激情荡漾,浑身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气。可以说工作给他们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踏实和满足。 第二,创业精神。教师应该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和前提。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看成用燃烧着的生命之光为别人带来光明的蜡烛,教师在照亮别人的时候却毁灭了自己。这样的比喻也许赞颂了教师职业“无私奉献”的品格。 老师应该有超俗的高远追求,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敬业精神,对事业有着永无缺憾的钟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着不遗余力的投入,以身相许,至死不渝,能够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教育事业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

5、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有着“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伟大胸怀。这样工作会变得更主动、更积极、更投入。 三、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 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提出教育是一种使命、是一种召唤,“只有当我们真正感受到教育作为一种召唤而激起活力和深受鼓舞时,我们与孩子的生活才会有教育学的意义”。他所说的使命、召唤,不是一种象征或比喻,而是一种十分深厚、十分真切的感受,就像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一下就

6、唤起了年轻的父母成为父亲或母亲的神圣的使命意识,感受到吸引自己全部身心投向自己孩子的那种召唤,每一位教师都会有无数次这样的感受,都会有无数次从学生的眼睛里,话语里感受到他们的召唤。 总之,对学生负责任绝不意味着学生是可以任由教师捏造的泥塑,教师既不可以“包办替代”,也不可以“高高在上”。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一要强调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既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人生方向的引领。二要强调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既能理解学生成长的苦恼与抗争,具有同理心,又能带动、帮助学生,具有影响力;乐于做学生的伙伴,在平等中感受升华,在成长中享受收获。唯其如此,教师的责任心才能成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真正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