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公共艺术调研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948131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公共艺术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公共艺术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公共艺术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公共艺术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公共艺术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公共艺术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公共艺术调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艺术调研调研人:冯俊杰班级:服饰131时间:2016年3月20日地址:上海(静安雕塑公园、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目的:了解公共艺术的现状,分析公共艺术的材料形式语言和想法创新性我们于3月20日由老师带领来到上海进行公共艺术调研,此行主要是静安雕塑公园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下面交流下自己在此次调研中的收获、“造园即如造梦,中西园林,相遇静安雕塑公园,亦如梦境相遇。”如此亦真亦幻的描绘正是对上海静安雕塑公园的最好诠释。上海是东西文化融汇之地, 体现一个城市经济实力、文化魅力和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如何能够真正折射出 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静安雕塑公园整体景观形象简洁精致,是充分体现现代园林的造园

2、手法和传 统造园理念的有机结合的成功案例。 公园内各空间尺度怡人,空间布局结合雕塑 规划布置,通过景观步道将各场地串联起来,形成统一、有序的展示空间。这是进去看见的一个特别显眼的雕塑,这件大型朴素的装置无疑蕴涵了双重 意义,既创造了一件类似扩张性的雕塑,又营造了一个近乎外星世界的奇异的公 共空间。其造型仿佛遭受龙卷风的侵袭, 充满脆弱感和运动感,但这种暂时的装 置仍散发出令人惊异的思想内涵,在任何氛围中都渲染出一种独特的气氛。为 忙于工作后休闲的人们提供一处庇护所,一个冥想之地,和平之所,充分再现 雕塑代表运动的瞬间的美学观念和内涵。静安雕塑公园里面的作品很多,哪怕是对我们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

3、启发也 颇多,下面我们去的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蛇 ttin:Huang YoiigplngBaton ISerpent 111: Spur Track to the Left左开道总当时正值蛇杖川:左开道岔展览,也主要是参观了这一部分展览蛇杖的典故出自圣经中的出埃及记一章:“,上帝问摩西,你手 上的是什么?摩西答说,一枚手杖。上帝说把它扔在地上!于是摩西 照做而手杖变成了一条蛇;摩西惊慌而逃。但上帝又对摩西说,伸开你的手抓 住他的尾巴 于是摩西伸手并抓住它,而它又在他的手中变成了一枚手杖 (,)”大家参加展览进去就看见如海报一样的场景,所有人的感觉便是血腥和未懂。作品头2011-2016占据

4、了 PSA 楼大厅入口位置,也作为整个展览的开端长达11米、重达20吨的绿皮半截火车车厢以30度角斜倾,悬置在一 个左开道岔的铁轨上,数十只动物从车厢中倾巢而出,四处散落。无头的动物唤 起了危机感,它们的身体却自有主张。这件新作是黄永砅为 PSA特别创作,不仅 2011年北京展出Leviathanation的延续,艺术家用剩下的10.6 米车厢和40 只动物的身体完成了创作。“左开道岔”的铁轨由此成为展览的整体构想,也成 为本次展场参观线路的引导。在本次展览中,关于 蛇”的展品屡见不鲜,作为整个艺术计划名称的蛇杖,2009年为大型装置制作的蛇塔模型,以及剩余物中的零零散散却与整个展览环环相扣的

5、物件中都充斥者蛇”的意象。被问及为何对这种爬行动物如此着迷时,黄永砅笑对:你们也可以买一条小蛇,把它剖开,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角度看看,我在这方面的兴趣不亚于对神话的兴趣”。所以我们在看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的蛇的模型,连上面的车顶都有一 条无头蛇在盘踞。无头动物提醒一种危机感,但身体各自,自有主张。一一黄永砅黄永砅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潮流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家, 曾发起并组织了艺术 团体“厦门达达”。他用自己的创作挑战美术馆、挑战传统艺术观念,通过空间 装置探讨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 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可以超越 国界以及意识形态冲突的表达方式。此次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个展,展出了黄永砅近 30件作品。除了蛇 杖等数件大型装置外,更回顾性地重访了其大量的早期作品, 试图展现艺术家 多年来持续的探索、反思和创作能量。两只有活动关节的木制巨手,一只悬在空中,一只支离散落。悬在空中的 手以线绳牵引着一只猴子的骨架,骨架猴子手中又操纵着一只更小的猴子。15只 无头动物标本颈上的切口已被红布裹住, 安置在犹如马戏团帐篷。这个无头兽马 戏团正处在一种诡异的平静之中。它与布加拉什似乎是同时创作,一件在纽 约一件在巴黎,都是对末日情景的想象。其实这次调研会发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进入人们的 生活,这对我们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