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内支撑的土方开挖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947636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内支撑的土方开挖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有内支撑的土方开挖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有内支撑的土方开挖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有内支撑的土方开挖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有内支撑的土方开挖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内支撑的土方开挖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内支撑的土方开挖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编制依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图 建筑基坑土方外运技术规程二、工程概况*位于*交汇处,建筑设计单位为*设计事务所。拟建建筑物总平面布置由 41塔楼与4层裙楼组成,楼高204m,核心筒结构。设两层地下室。规划净用地面 积10117.39m2,地下室建筑面积13712 m2。塔楼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地下室 及裙楼基础为桩承台基础,工程桩为钻孔灌注桩(后压浆) ,工程设计 0.00=22.00m,基坑呈不规则七边形,基坑底边线承台外边线外扩0。500。75m, 则基坑底边线总开挖面积约7346。3m2,支护周长332m基坑开挖深度见下表。地下室主楼筏板电梯井设备间地面相对标高(m)

2、0。80-1o00m-0.80-0o 80-0o 80底板面标咼(m)8。15-9o 10-10.10-12o 70承台厚度1o 403.203.604o 30垫层厚度(m)0.150o 150o 150o 15基底标咼(m)-9.7012.45-13o 85-16o 85开挖深度(m)8.708.9011o 6513o 0515o 70本工程有效使用期12个月.2、基坑周边环境条件概况基坑周边环境条件为:本项目位于*交汇处,场区内原建筑物拆除已整平至 21。 20m 左右,场地 周边相关的建筑物等环境情况如下:(1) 基坑东侧:*. 13层房屋,天然基础,基坑底边线距现场围墙范围值为3。47

3、。lm, 距房屋边线 20。 5m。(2)基坑南侧:*高层住宅楼,楼高20层,桩基础,基坑底边线距围墙3.4m,距房屋边线11。 9m。*,天然基础,楼高21 Om.基坑底边线距围墙拐角4.4m,距2层楼房屋边 线 10。 1m。(3)基坑西侧*交汇处,基坑底边线距围墙边线6。613.3m,地下管线沿*道路两侧分布 场地周围管线,分布情况见下表:表 2 场地周围管线分布情况表位置管线类别规格与基坑最近距离江汉北路 和新华路上水管线100煤气管50012。9上水管线40015.7排水管135018.3排水管 135019.3排水管 135023。6(4)基坑北侧*大厦:桩基础,基坑底边线距围墙5

4、.66。5 m,距房屋边线25.4m。8层居民住宅楼:碎石桩复合基础,基础埋深2.5m,基坑底边线距围墙6.8m,距 房屋边线最近为 12.4m.该工程质量目标为:确保整个工程达到合格等级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目标为:按武汉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杜绝重大安全事故, 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1%o.3。1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勘察报告,与本次基坑支护设计有关的地层资料如下:地层编号 及岩土名称年代 成因层顶 埋深(m)层厚(m)颜色状态湿度压缩性包含物及特征(1) 杂填土Qml现地 面2.47。1杂松散湿高该层土由于多次回填,回填物较复杂,回填 时间跨度较大。混凝土地坪以上主要以房

5、 屋拆迁后散落的砖渣为主,多为近期回填; 混凝土地坪以下主要为房屋基础和早期 (十年以前)湖塘回填物,主要由砂石、灰 渣碎石、块石及一般粘性土等混合构成。 该层成份复杂,均匀性差,结构松散杂乱。 根据推填情况不同,分布厚度不同。地层编号 及岩十名称年代 成因层顶 埋深(m)层厚(m)颜色状态湿度压缩性包含物及特征(2 la)淤泥Qi2.47 10c 89 8灰黑流塑饱和高含有机质等,无摇震反应,切面较光滑,光 泽反应中等、韧性较差,干强度低。分布 干整个场区.(2-lb) 淤泥Qi8.214 51c 33c 5灰黑褐灰流塑饱和高含有机质等,无摇震反应,切面较光滑,光泽 反应中等、韧性较差,干强

6、度低。分布于整 个场区.(22) 淤泥质粘土Q4al7。316c 60.95.6灰褐灰软塑流塑饱和高含有机质等,无摇震反应,切面较光滑, 光泽反应中等、韧性较差,干强度中等。分 布于整个场区。(23) 粘土夹粉土Q4al4.920 c 80.84c 5灰褐灰可塑饱和中以粘性土为主夹薄层粉土,含有机质等, 无摇震反应,切面较光滑,光泽反应中等、 韧性较差,干强度高。局部分布。(31) 粉砂、粉土、 粘土互层Q4al6.922.80c 94c 4灰松散/软塑流塑饱和中以粉砂为主夹薄层粉土、一般粘性土。含 有机质、长石、云母片等,具有轻微的摇 震反应,切面粗糙,光泽反应弱、韧性较 差,干强度一般。基

7、本分布于整个场区。(32) 粉砂Q4al8c 720 c 91c 57c 8青灰松散中密饱和中低含长石、石英、云母片等,具有摇震反应, 干土手捏易散。基本分布于整个场区。(32a) 粉质粘土Q4al13.514 41c 3灰可塑饱和中含铁锰氧化物、具轻微震反应,切面较一 般,光泽反应中等、韧性较差,干强度中等。 局部分布。(4-1) 粉砂Q4al15.725.62.713c 5青灰中密饱和低含长石、石英、云母片等,摇震反应较强 烈,干土手捏易散。分布于整个场区。(4-2) 粉细砂Q4al26.730 c 50c 914c 9青灰密实饱和低含长石、石英、云母片等,摇震反应较强烈, 干土手捏易散分

8、布于整个场区。(43) 粉细砂 混砾卵 石Q4al41c 844 c 61c 64c 8青灰密实饱和低以粉细砂为主含云母、石英等,砾卵石分 布不均匀,含量在10%左右,砾卵石以石英 岩、石英砂岩成分为主,磨圆度较好,直 径15cm不等.场区不均分布.(5-1) 强风化粉砂 质泥岩、泥质 粉砂岩Fs46.147.80c 43.4绿灰强风 化湿低岩石大部分已风化成土状,局部夹有极少 量的岩块,干烧可钻进,岩芯破碎。分布 无规律。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 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c 局部分布.(5-2)中风化泥质 粉砂岩、粉砂 质泥岩Fs46 c 850 c 43.819绿灰/褐黄中

9、风 化湿视未不 可压缩岩芯多呈短柱状或块状,可钻性1c 21c 8m/h,取芯率约50%,RQD约20%,泥质、 钙质胶结,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分布无 规律。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 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局部分 布 c3.2 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勘察报告,场地内地下水按其赋存条件分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两类。“上层滞水赋存于地表(1)层杂填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 地表散水垂直下渗的补给,无统一自由水面,水位及水量随季节性大 气降水,原鲩子湖湖水及周边生活用水排放的影响而波动.本场区“上 层滞水丰富,勘察期间用反铲开挖时涌水量大,勘察期间测得场地 上层滞水稳定水位在地面下

10、0.8m1.8m 之间.“孔隙承压水”赋存于场地(3)单元、(4)单元砂土层中,水量 丰富,因与所在地质区域内的地下水及地表水体有着密切的水力联 系,其水位及水量随之变化.(3)单元层中赋存过渡性孔隙承压水。根据勘察报告,勘察单位在 K2、B9 钻孔中进行了承压水稳定水 位的观测工作.测得K2 (孔口绝对标高21。28m)孔隙水水位约为地 面下3。85m,绝对标高为17.43m;测得B9 (孔口绝对标高20.67m) 孔隙水水位约为地面下3。52m,绝对标高为17。15m。三、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与业主、监理单位联系配合,核实现况(如地下水位是否降到 位),做好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监测工作和周

11、边环境协调;2、土方外运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以确保工程质量;3、严格控制土层开挖基底标高,严禁扰动基底土层;4、施工机械、车辆严禁碰撞工程桩、立柱桩、管井;5、严格接受业主及监理单位的技术监督、检查。四、施工总体目标*工程土方开挖外运工程,施工快慢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总体施工目标,建设 方的投资能否尽快产生效益,因此需要质量过硬、信誉可靠、有实力的土方外运 单位来承担土方外运。因此,对*工程土方外运,我项目在土方外运中将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在施 工队伍的选择上严格把关,在施工期上精心计划安排,在生产中注意安全,并以 良好的态度服务于项目建设.本工程的项目目标如下:质量目标:严格按照业主、监理要求

12、进行土方开挖和外运; 安全目标: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杜绝安全事故; 工期目标:在 40 个日历天内完成。五、施工总体部署1、施工组织管理为在工程中有效的协调工作,按期优质完成土方工程施工,并取得良好的社 会效益、经济效益,本公司将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与本公司长期合作的专业 土方施工队进场施工;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成立土方施工管理组 ,确保工程顺利 实施。本土方工程管理组由项目经理任总指挥,其下设施工负责人(由项目土建施 工员担任)2 名、技术负责人(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1 名,项目部其它各职能 人员均为土方施工管理小组成员。如图:基坑土方开挖顺序场地平整一第1层土方开挖锁口梁与内支撑施工

13、一内支撑达到设计 强度第2层土方开挖一分三层土方开挖至地下室顶板面标高-8.15m -开挖主楼筏板土方一施工主楼桩筏基础至-815m开挖裙楼筏板 土方一施工地下室承台和基础梁基坑土方开挖条件为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在具备以下条件时,方可进行土方开挖工作:(1)、围护结构施工或水平支撑结构施工完毕,同时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2)、基坑内水位已降至开挖面以下下不少于 50cm;(3) 、基坑监测反映各项指标正常;(4) 、已制定抢险措施,遇紧急情况能立即进行有效处理;(5) 、已办理有关施工手续,设备机械人员已就位,开挖方案已制定并经 业主、监理审批。1.2第一层土方开挖及支撑施工第一层

14、土方开挖采用大挖机开挖,将整个基坑范围内土体进行大面积开挖, 从自然地面开挖至一3。60标高,随挖随施工第一道支撑、围护顶圈梁,形成挖 土栈桥;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施工总体时间控制在15天以内。第亠於方跋 据图土方开挖与支撑施工密切配合,第一次土方开挖平面流向、开挖剖面及支撑 分段施工顺序1_234详见下图1。3 第二层土方开挖及支撑施工待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开始第二层土方开挖, 本次开挖依然采用盆式开挖,分二个阶段完成:首先将第一层土方开挖留设的盆 边部分土体分层开挖至-8。55,随挖随施工第二道支撑、围檩,在此阶段土方分 三次开挖,每次开挖范围详见附图;本次土方开挖深度超过3m,因此必须进行分 层开挖,分层厚度小于3m。其次,采取两级放坡开挖:即以距周圈围护体11m 范围内(即距周边支撑及栈桥两侧2m范围内)土体作为盆边土,由第二道砼支 撑底按1: 1。5比例放坡开挖至一11.55标高,留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