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优化探究地理鲁教版练习:第三部分 第十二单元 第二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94668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优化探究地理鲁教版练习:第三部分 第十二单元 第二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轮优化探究地理鲁教版练习:第三部分 第十二单元 第二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轮优化探究地理鲁教版练习:第三部分 第十二单元 第二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轮优化探究地理鲁教版练习:第三部分 第十二单元 第二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轮优化探究地理鲁教版练习:第三部分 第十二单元 第二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优化探究地理鲁教版练习:第三部分 第十二单元 第二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优化探究地理鲁教版练习:第三部分 第十二单元 第二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一、选择题(2017成都模拟)下面是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甲)和成熟期(图乙)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A90天B115天C130天 D140天2下列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三江平原春小麦播种期为4月1日至4月11日,成熟期为7月21日至8月1日。经计算可知,春小麦的生长期为102122天,故B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看出,南部比北部播种

2、期和成熟期都要早,故C项正确;东部山地播种期晚于同纬度西部平原区;西部高原区地势高、气温低,播种期和成熟期较晚。答案:1.B2.C(2017 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表为四个农业区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读表,回答34题。农业区甲乙丙丁每公顷肥料使用量/kg108.853.7250.8191.9每公顷收获量/kg1 9569772 4953 150平均每人收获量/t121.7140.66.179.2平均每人耕地面积/hm2145.6186.62.137.93.甲、乙两农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及其生产特征是()A机械化水平高,集约化经营B劳动力充足,单位面积产量高 C人少地多,粮食商品率高D水

3、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4四个农业区中最可能位于美国中部平原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3题,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甲、乙两农业区人均产量大、人均耕地多,说明甲、乙两农业区人少地多,商品率高;乙地投入较少,产出也较少,集约程度低。第4题,美国中部平原的农业特征是机械化水平高,人少地多,高投入,高产出,商品率高。答案:3.C4.A(2017江西十校联考)读我国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当地气温与降水统计资料,回答56题。月份平均温度()平均降水量(mm)日最低日最高1月2.48.9567月26.033.81225.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高山气候 D温

4、带大陆性气候6考虑地形的影响,该地区农业最适宜发展 ()A小麦种植业 B水稻种植业C生态型立体农业 D淡水养殖业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该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最低月均温高于0,故最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第6题,由图可知,坡度大于15所占面积超过60%,说明该地区以山地为主,故应发展生态型立体农业。答案:5.B6.C(2017重庆模拟)下图为中亚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A B CD8若该地区急剧扩大种植业的规模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长远来看,经济

5、收益增长明显B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C生态环境可能遭到破坏D生物多样性不会有太大变化解析:第7题,根据题干可知,该地区为中亚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水资源不足,应修建防渗灌渠,防止农业灌溉水源流失,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节约农业用水;该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化严重,营造防护林,可防止风沙掩埋农田。第8题,该地区急剧扩大农业种植规模,短期内会增加收入,但也会破坏森林草原,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贫富差距加大。答案:7.D8.C读某地区图,回答911题。9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势特征是()A北高南低 B地势起伏大C地势相对低平 D由东南向西北倾斜10图中地形的主要成因是()A风力沉积作用

6、B河流冲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11该地区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A排水不畅 B降水较少C蒸发较强 D地势较高解析:第9题,结合图中河流的流向以及沼泽地的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应是西南高东北低,而且地势相对低平。第10题,该地区以平原为主,且河流较多,地形多由河流冲积作用形成。第11题,该地区地势低平,降水较多,排水不畅,蒸发较弱,易于形成沼泽。答案:9.C10.B11.A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红地球葡萄穗大、粒大、色泽艳丽、果肉脆硬、含糖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些年来,渭北高原区形成了红地球葡萄专业产区。(1)陕西省地形差异明显,其主要地形特点是_。(2)渭

7、北高原红地球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3)因红地球葡萄广受消费者青睐,当地政府欲扩大红地球葡萄种植规模。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4)请为拓展红地球葡萄消费市场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山西省包括陕北高原地区、关中平原地区和陕南山区(包括汉中平原),地形复杂多样。第(2)题,渭北高原红地球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要结合右图分析。渭北地区位于大陆内部,说明气候大陆性强;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且有黄河提供灌溉水源;高原地形,多向阳坡地等利于葡萄生长。第(3)题,支持的观点多从社会经济效益方面阐述,反对的观点多从限制条件和环境危害等方面阐述。第(4)题,拓展红地球葡萄消费

8、市场,需要提高交通通达度和市场信息快速把握能力,拓展销售渠道和提高品牌效应等。答案:(1)地形复杂多样;北部以高原为主,中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山地为主(2)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光热充足;降水较多,灌溉便利;高原地形,多向阳坡地等(3)合理。增加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或不合理。规模过大,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加剧旱涝灾害等。(4)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网络销售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打造品牌;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加大营销力度等。13(2018成都二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

9、题。材料一东北地区10 积温(单位:)等值线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材料二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图乙)和谷物单产(图丙)比较。材料三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1)估算图甲中两地10 积温的差值范围,并与地比较,分析地10 积温高或低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说出图中粮食作物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简述其自然原因。(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根据材料分析其原因。(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请你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几条建议。解析:第(1)题,地位于3 0003 500

10、积温等值线之间,地位于2 0002 500 积温等值线之间,则两地差值为5001 500 ;两地纬度相同,积温不同,可从地形、冬季风等角度分析。第(2)题,图中显示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角度回答。第(3)题,注意要回答两方面问题,单产低,商品率高;运用材料中信息回答即可。第(4)题,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回答即可。答案:(1)5001 500 。原因:地位于平原,海拔低,热量条件好;地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地10 积温高于地。(2)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地处东北平原,平坦开阔;夏季热量丰富,雨热同期;松花江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广布,土壤肥沃。(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生长期短,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单产低;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大;地广人稀(或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占有粮食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所以粮食的商品率高。(4)(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推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