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知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4665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防火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森林防火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森林防火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森林防火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森林防火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防火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防火知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森林火灾知识一、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 二、影响火灾的三要素 温度、湿度和单位可燃的载量。 三、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 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 (一)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 1、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 2.非生产性火源:如

2、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 3。故意纵火.故意纵火情节严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在我市的森林火灾中,由于吸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 (二)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 四、扑火中常见的几种人身伤害事故 (一)被火直接烧伤烧死。主要发生在扑火人员身处险地,来不及撤离。从实验数据来看,火的温度达到8001000C,人只能生存7。5秒18秒。 (二)窒息伤亡.一是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或死亡,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以上,身体较弱者1分钟即可死亡,身体较强者2分钟即会死亡

3、。二是在火的前方,吸入高温气流后,咽喉产出水肿堵死气管死亡。 (三)摔伤摔死。主要是因在扑火中,因断木、滚石砸伤,或因落崖摔伤摔死。 (四)因违反操作规程伤亡。在扑火中,使用铁锹、耙子等工具时,没有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产生相互碰撞,或使用灭火弹不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五、森林防火中的“三早”、“两快”“一强 “三早”,就是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三早”是扑救森林火灾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早发现是指早发现火情,迅速传递火情信息.早出动是指扑火队伍接到扑火命令后,迅速到达火场。早扑灭是指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尽快将火扑灭.“三早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扑火基本原则和“三少”(人力、物力投放

4、少、森林火灾损失少、直接扑火费用少)的保证。 “两快”就是领导上得快和火灾扑灭快.领导上得快:接到火情后,不管是小火、大火、还是近火、远火,当地政府的领导要迅速带领扑火队伍奔赴火灾现场,机具投入扑火战斗,并亲自在第一线加强扑火指挥。火灾扑灭快,扑火队伍到达火灾现场后,先把队伍组织好,明确任务,分片包干,迅速行动,集中优势兵力,将火灾一举歼灭。 “一强”就是指挥强。发生火警由乡(场)领导、村干部负责指挥,一般火灾由市、县、乡领导和村干部负责共同指挥,重大以上火灾、重点防范区森林火灾由省、市、县乡领导及村干部共同指挥,并从当地实际出发,视火情和扑火力量,采取科学、经济和有效的扑火方法。 六、扑救森

5、林火灾主要分哪几个阶段 根据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和扑火特点,扑救森林火灾必须遵循“先控制,后消灭,再巩固”的程序,分阶段地进行。 (一)控制火势阶段。控制火势阶段是初期灭火阶段,其任务主要是封锁火头,控制火势,把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燃烧,也是扑火地最紧迫阶段。 (二)稳定火势阶段。在封锁火头,控制火势后,必须采取更有效地措施扑打火翼(火地两侧部),防止火向两侧扩展蔓延,是扑火地最关键阶段。 (三)清理余火阶段。火被扑灭后,必须在火少迹地上进行巡逻,发现余火要立即熄灭。 (四)看守火场阶段。主要任务是留守人员看守火场。一般荒山和幼林地起火监守12个小时,中龄林、成龄林地起火监守24个小时以上,方可考

6、虑撤离,目的是防止余火复燃。 七、扑火安全守则 1.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 2.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安全培训。 3.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 4.时刻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 5.扑火队员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如头盔、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和扑火 机具. 6.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森林火灾伤亡事故高发 生时段的天气情况。 7.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 8.注意火场地形条件。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 窄谷、向阳山坡等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9。扑救林火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

7、以防不测。一旦陷入危 险环境,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设法进行自救。扑救地下火时,一定要摸清火场范围,并进行标注,以免误入火区。 10.扑火队员体力消耗极大,要适时休整,保持旺盛的体力。 八、扑救山火的有利时机 (一)初发火。初发火火势弱,面积小,只有扑火队伍及时赶到扑救,火较易一举歼灭。 (二)下山火。下山火蔓延速度慢,火势弱,容易扑打。尽可能将下山火消灭在下山阶段。 (三)夜间。夜间特别是凌晨温度低,相对湿度大,风小,火势弱,蔓延速度慢,低凹处的火会自灭;上山火也缓慢爬坡,有时不打自灭。整个火场的火线容易出现断条,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指挥得力,很快就可将火扑灭。但扑打夜间火,一要注意天黑山陡,

8、防止摔伤扑火人员等,二要认真清理,以免第二天气气温上升,风力加大出现复燃火。 有利的灭火天气。林区的小气候常多变,在扑火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阴、雨、雪天气,应集中兵力,奋起灭火,以防天气转晴,难以扑救。 九、旅游区的森林防火 为防止旅游区发生森林火灾,主要措施是:一是建立防火体系,组织扑火队伍,储备充足的扑火物资,建设必要的防火设施.二是制定景区野外用户管理办法,严格措施.三是加强对游人的宣传教育,进山门票要有防火主要事项,旅店中要有防火告示,电视、电影、广播等有防火宣传,各旅游线和景点都要有防火标牌。四是景区森林防火指挥部与旅行社、驻景点单位鉴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实行导游包游人,对进入重大景区的

9、人员,实行进山实名登记制.五是清除旅游线路上的枯枝落叶等森林可燃物,减少火灾隐患。六是加强巡逻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子防火戒严期,封闭重要景点,以确保安全。 十、扑火时应如何强化安全措施 一是指派有扑火经验的同志担任前线指挥员。 二是临时组织的扑火人员,必须指定区段和小组负责人. 三是明确扑火纪律和安全事项。 四是检查扑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扑火服十分宽松,阻燃。 五是加强火情侦察,组织好火场通信、救护和后勤保障。 六是选定进退路线和安全区。 七是从火尾入场扑火,沿着火的俩翼火线扑打. 八是不要直接迎风打火头,不要打上山火头,不要在悬崖、陡坡和破碎地形处打火,不要在大风天气下、烈火条件下直接扑

10、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处扑火。 九是正确使用扑火机具. 十一、脱险自救方法 一是退入安全区。扑火队(组)在扑火时,要观察火场变化,万一出现飞火和气旋时,组织扑火人员进入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 二是按规范点火自救。要统一指挥,选择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边按规范俯卧避险。发生危险时,应就近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 三是按规范迎风突围。当风向突变,火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自己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一口气,迎风猛冲突围。人在7.5秒内应当可以突围。千万不能与火赛跑,只能对着火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