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区农村警务年度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946530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社区农村警务年度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市社区农村警务年度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市社区农村警务年度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社区农村警务年度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社区农村警务年度工作总结.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社区农村警务年度工作总结市社区农村警务年度工作总结目前,省已建社区警务室2312个,装备社区民警4910人;建立农村警务室4054个,装备驻村民警4400人;有社区专职巡逻队2865个,队员2.3万余人。我市把社区和农村警务建立纳入市委、市政府“三基一化”(加速推进工业化,加强根底设施、根底产业、根底工作)总体战略部署之中,并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今年市政府把社区农村警务纳入XX年“十件实事”之一,市里拨款,为县以下级别每个警务室划拨专项建立经费2.2万元,每个乡镇投入3.5万元用于配套建立,为每个警务室装备了电脑、摩托车、工作包。与此同时,市里还充分运用公安机关综合考评和“三基一化”验收考

2、核手段强力推动社区农村警务建立,各级公安机关党委纷纷把做好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作为改善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形象的重大打破口,增强了抓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今年5月份开场,市公安厅坚持每月对全市社区和农村警务建立进展情况打分排名,直接通报到各市州公安局,抄送各级党委、政府,强力推动落实。针对每月通报反映出的问题,实行带队分片包干的做法,重点深化落后地区进展督导,并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纳入治安业务工作考评,推动了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开展。立足实际多措并举,打破五大难题在深化调研的根底上,市里各级公安机关借鉴外省市的成功经历,结合本省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打破了社区和农村警务

3、工作“缺人干、无阵地、怎么干、考不实、留不住”五大难题。去年以来,按照省公安厅机构改革方案,对一些机构进展了清理,精简下来的警力全部下放到派出所,用于充实社区民警和驻村民警,同时规定新进民警一律先到派出所和社区、农村从事基层根底工作,较好地解决了警力来问题。同时,公安厅制定出台了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立标准,从警务室建立、工作制度、民警的职责任务等七个方面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建立工作进展了全面标准,对各市如何开展警务建立和民警怎样开展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工作中,严格考核社区和农村警务建立并严明奖惩,将全市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考核以群众见警率、情况熟悉率、信息提供率、辖区发案率、人民群众

4、满意率和群防群治组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把考核重点放在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的实效上。各地公安机关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法,全面推动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标准化、正规化、科学化开展。在见实效、上台阶、可持续上狠下功夫市社区和农村警务建立从过去重“硬件”、轻“软件”转变为“硬件”、“软件”协调开展,在着力进步社区民警素质才能、提升工作实效方面下功夫,确保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方向正确。市各级公安机关狠抓“三化”建立,推动了派出所警务、勤务机制体制改革。他们通过建立基层待遇优于机关的利益导向机制,使民警乐于在派出所、警务室工作;通过实行文职人员聘用制度,置换非执法岗位上的民警到警务室工作;通过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增加编制和精简内部机构,让没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和新招录警力全部下沉警务室,实现警力配置科学化;按照“警务跟着警情走”的理念,进一步调整了警力投向和勤务方式,实现了勤务方式实战化;加快了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建立,进步了民警信息化应用程度,实现了警务工作信息化。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