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946203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教学计划(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教学计划单元学习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一)、 分数混合运算(二)、分数混合运算(三)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解决简单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3.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比较,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解决实际问题。2.运用图表加深对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的分析,掌握解题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2.注重让学生总结学习技巧,掌握学习方法。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

2、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抓住教材特点,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提高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律;应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混合运算问题。单元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并会计算;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单元学习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 2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二) 2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三) 2课时 练习二 2课时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

3、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归纳能力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畅所欲言)一、旧知铺垫我们的老朋友淘气也有个爱好,那就是做计算题。今天,他想和大家比试比试!1、出示计算题要求: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4826 16(153) 182101325 72(93) 24(23)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分数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合作学习,探究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出示问题情境过渡语:经过课前的谈话,我了解到同学们

4、的兴趣很广泛。相信大家也参加了不少的兴趣小组吧!淘气在课下的时候对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作了个调查。2、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4、解决问题: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请你先估算一下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说明理由) 请你用图来表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 学生独立思考和组内交流后,进行全班交流。(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尝试计算我们用画图的方法,清楚地了解了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请你算一算,航模小组到底有多少人?(学生独立计算) 全班交流A 12134(人 ) 4343(人) B 121334=3(人) 预设一:如果学生出现了A、B两种方法,并且计算方

5、法较多。在交流时对于B种不同算法进行重点交流。预设二:如果算法单一,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计算方法。5、思考:回顾刚才的解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教师进行引导总结)6、试一试有了这惊奇伟大的发现,我们赶快试一试吧!学生独立完成,如有困难可以求助老师或同组同学。593567 124538全班交流(说一说运算顺序)三、登山游戏中巩固新知五一时节,春光明媚,正是游玩的好时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登上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登山比赛,看哪个组最先登上顶峰摘得红旗(课件)在山的不同位置设有不同的计算题,学生答对方可前进。学生可根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登山线路。

6、到达山顶后,红旗处设有一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答对者摘得红旗。全班交流。 解决红旗里的问题后,对同学进行环保节水教育。请同学说一说节水的好点子。四、总结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五、课外作业同学们做几张分数、整数卡片,和一些加减乘除符号。同学们之间互相玩卡片做计算。补评: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解决“成交量”的问题,呈现不同解题策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一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学会解决方法。2、通过画图正确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尤其是帮助理解“11/5”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画图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能力

7、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综合算式,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感受乘法分配律在分数中也能适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教学难点:发展估算意识,体会利用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春天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正在举行第十届动物车展,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图画上有哪些数学信息?(第十界动物车展第一天成交量为65辆,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用画图理解题意师:大家看这个数学信息(第二天的成

8、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增加了1/5,你是怎样理解的?生:(增加了1/5,就是增加了第一天的1/5,把第一天看作单位1或者把第一天的成交量平均分成5份,增加的部分相当于这其中的一份)师:同学们理解了吗?同学之间再互相说一说。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下心来,随着老师的描述来想一想:第一天的成交量是65辆,第二天的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增加了第一天的1/5应该怎样表示呢?请同学们睁开眼睛,你的头脑里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呢?师:现在请同学们用画图的方法把这些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完整的表示出来。现在开始。师:同学们画完了吗?请大家看这几位同学画的。(实物展示)这是哪位同学画的?你来说一说画这图是什

9、么意思?(生说)师总结:刚才,同学们画图想出了很多方法,老师也是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的(课件展示)我是先画一条线段来表示第一天的成交量65辆,再画第二天和第一天同样多的部分,我们看比第一天增加了1/5,就把第一天平均分成5份,增加部分就相当于其中的这一份。最后求的是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辆?2、列式解答师:大家理解了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出第二天的成交量。做完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1)生独立列出算式(2)小组交流算法(3)全班交流生1:先求第二天增加多少辆,然后再求第二天一共成交了多少辆?即651/5=13(辆),13+65=78(辆)还可以列综合算式:65

10、+651/5=78(辆)生2:先求第二天是第一天的几倍(先求第二天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即1+1/5=6/5,然后求第二天成交了多少辆?(用第一天的成交量乘第二天是第一天的6/5倍)即656/5=78(辆)师:这位同学你能结合这个线段图来解释一下1+1/5求的是什么?(生说)师:同样多的部分是第一天的1倍,增加的部分是第一天的,合起来第二天的成交量是第一天的,就是,这种做法也就是求第二天的成交量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师板书)综合算式是:65(1+1/5) =78(辆)师:还有别的做法吗?(从图中看出第一天中5份对应着65辆车,第二天有6份,因此先求出1份数,然后求出第二天的数量,即655(5+1

11、)=78(辆))3、体会运算定律在分数中的应用师:这两种做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以第一天的成交量为单位1,都是求第二天的成交量。不同点:两种算法不同师:这两个综合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了这两种不同的算法答案是一样的,而且他们是有联系的,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分配律。)师生总结:整数乘法运算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三、练习:拓展应用:两天的门票收入一共是多少?小记者花喜鹊报道:本次举办的车展会取得了很大成功,前往参观的动物络绎不绝,成交量也创新高。据了解,车展会第一天的门票收入就达元,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了1/6。大家对本次车展会好评如潮,我们期待下届会更好!四、总结通过这

12、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补评: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会画图分析数量关系,会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发展估算意识,能画图分析数量关系,会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水日吗?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节日?(3月22日)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都不

13、珍惜水资源,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人类的眼泪。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节约用水中的数学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小刚家的用水情况。小刚家八月份用水14吨,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了1/7,九月份用水多少吨?(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很容易会解决出这一问题)二、数量分析,探究新知。师:如果条件和问题交换一下位置,你能知道八月份的用水量吗?(出示例题)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1/7,八月份用水多少吨?1、估一估 师:我们先来估一估,哪个月份用水少?哪个月份用水多?(让学生说出估算的根据)2、画一画(画图分析数量关系)(1)师:刚才我们已经初

14、步估计了一下八月份的用水量,到底估计的是否正确呢?分析之后才能判断。引导学生思考:“比八月份节约了1/7”是什么意思?师:你能用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吗?(2)全班交流。 请画线段图的学生说说自己的作图步骤。 师:你对他的分析有什么建议或者补充吗?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先画八月份的用水量?明确是九月份和八月份在比较,把八月份的用水量看做单位“1”,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了1/7,即把八月份的用水量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的水。引导学生注意:九月份比八月份少的那段要用虚线表示,在线段图中标出已知数量,用“?”标出要求的数量。3、写一写(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多媒体展示) 师:线段图形象清晰的表现出了题意,从线段图中你能找到等量关系吗?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师深入到学生的讨论中,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换彼此的做法。通过交流使学生看到不同的等量关系。汇报交流:八月份的用水量(1-1/7)=九月份的用水量八月份的用水量节约的吨数=九月份的用水量4、算一算(利用等量关系计算)让学生尝试着选择上面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