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宋明理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945509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宋明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3课、宋明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课、宋明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3课、宋明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3课、宋明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宋明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宋明理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渚高级中学高二历史选修教学案备课人:殷伟涛2012/9/1第3课宋明理学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三教合一了解理学产 生的背景1、从时代背 景、代表人 物、思想主 张及影响等 方面掌握宋 明时期儒学 的发展和影 响。2、理解理学 和心学的思 想内涵;正 确评价程朱 理学和王阳 明心学的地 位。培养学生 历史思维和 分析能力。认 识宋明理学 对中华文明 的双重影响。结合宋明理学 代表人物的经 历和浅显的文 字材料,帮助 学生弄清理学 的内涵。展示资料,内容归类问题探究援引一些对宋明 理学评价的材料,引 导学生结合自己的 生活实际,正确评价 传统文化;

2、谈一谈宋明理学 的精神取向及其现 实启迪程朱理学识记程朱理 学的代表人物 及苴主要观占陆王心学识记陆王心学 的代表及观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三、【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从春秋战国到唐朝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把握要点:形成 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唐朝时候,佛教和 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唐朝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北宋的儒 家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思想体系,即理学。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 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在本课学习中,

3、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 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 待这种变化?(一)理学出现的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独尊地位被动摇。【合作探究1】:儒学地位动摇的原因是什么?(P12第一段)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对儒学的冲击。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 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 正统地位。3、儒学复

4、兴运动的掀起(1)先声韩愈(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二)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2、基本含义: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关怀人生的新儒学。它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故名。思考问题 1:理学与儒学的关系?理学是对儒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3、“理学”产生的社会条件【合作探究2】: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1)唐末五代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遭到破坏,需复兴儒学以稳定和巩固统治。2)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3)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4)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

5、奠定了基础。4、目的:维护封建统治。5、过程:(1)奠基:北宋的程颢、程颐(“二程”)思想观点: 世界观:天理是万物本原,先理后物。 道德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人伦者,天理也”。 认识论:“格物致知”, 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理”。(2)成熟: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思想观点: 世界观:理之源在于天理。 道德观: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的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合作探究3】比较“二程”和朱熹思想的异同颐 程 程熹朱代 朝宋 匕宋 南者 奠别 派 学 哲主张不同观 世观 德 道三欲 是人

6、 就灭 rm理 天理论 识 认穷到 学握认 斟掌的rm :理 知厂天 致幽遍 物酩普 格理对相同天会知 ,社致 心圧 核理格 观:忽 界德识 世道认思考问题 2: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格物致知认为“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是为了加深对“理”的体验和 理解;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即这一理论并不是先天 存在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合作探究 4】“程朱理学”产生了什么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四书 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韩形成“朱子学”。理 学重视主观意志力

7、量,注重品德、气节,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凸显人性庄 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 们的自然欲求;促成了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形成。(3)发展陆王心学(指理学体系中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一派) 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即理也”;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 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去寻找,求理的方法是内心 反省(即“发明本心”)。这与朱熹的“格物致知”存在分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思想意识,天地万物

8、都将成为虚无:即“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主观唯心论);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关键在于克服私欲,“致 良知”,人人皆可成为圣贤。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致良知一良知是天理。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知行合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合作探究5】试比较王阳明“心学”与陆九渊“心学”的异同?代表人物陆九渊王阳明朝代南宋明朝地位开创者集大成者哲学派别主观唯心主义主张 心是万物本源,心就是理;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即 可得到天理;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 题; 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

9、学说思考问题 2:理学与心学的关系?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和发展,理学和心学都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6、实质: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合作探究6】试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陆王心学程朱理学同世界观都承认理的存在,都强调意识第一,属于唯心主义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与儒家关系都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都是儒学的新形式;恢复善性都主张通过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来恢复人的本性;实质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影响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都重 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

10、性格 都起了积极影响。曰 异万物本源心是万物的本源,理在心中理是万物本源,理在心外认识论内心的自我反省格物致知哲学派别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7、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3)吸收了更多的佛、道思想,进一步佛学化。8、【难点突破】我们应如何评价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 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宋明理学的利弊)(1)评价: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品德、气节,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 史使命感 ,凸显人性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消极:用三纲五常维 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促成

11、了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 主与科学精神的形成。(2)科学或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 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 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 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 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 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3)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因循守旧的观念; 重利轻义的观念;重礼

12、轻法的观念。(4)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张渚高级中学高二历史选修教学案备课人:殷伟涛2012/9/1第3课宋明理学一、【学习目标】1、识记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的主要观点。2、从时代背景、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及影响等方面掌握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重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及评价二、【预习思考】1、什么是理学?2、为什么会在宋代产生理学?3、理学代表人物有哪些?主张是什么?4、心学是怎么出现的?和理学有什么联系?5、如何看待宋明理学的影响?三、【知识导学】知识点一:三教合一1. 西汉:汉武帝以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2. 时期:

13、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3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4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 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知识点二:程朱理学1. 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 。2. 主要思想:(1) 程颢、程颐认为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把天理和伦理道德 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心,私欲也,危而不安;道心,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2)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 。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3. 方法论:(1) “二程”提出“”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

14、究万物,才能真正 得到其中的“理”。(2) 朱熹则认为, “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 而不是求科学之真。4. 评价: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甚至形成“朱 子学”学派。知识点三:陆王心学1. 陆九渊:南宋时期理学家,把“ ”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 张,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就可得到天理。2. 王阳明:认为明中期以后社会动乱的原因是 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所以,这一学派 也被称为“”。在认识论上,他提出“”和“知行合一”的学说。3. 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四、【合作探究】1、“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2、比较“二程”和朱熹思想的异同颐 程 程熹 朱代 朝宋 匕宋 南别 派 学 哲主张不同观 世观 德 道论 识 认穷到 学握认 斟掌的rm :理 知厂天 致幽遍 物酩普 格理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