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03期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945117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1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03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03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03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03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03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03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03期(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1. 单选题许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创作的美术作品,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右图这座著名雕塑是老一辈老革命者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其名称是( )。问题1选项A.天伦之乐B.艰苦岁月C.畅想未来D.音乐之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艺术常识。潘鹤先生创作于1957的雕塑艰苦岁月是红军题材美术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其原型是在海南岛母瑞山艰苦斗争岁月中的琼崖红军。这件雕塑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了一老一少两位红军战士的形象,其中吹着笛子的老战士穿着破旧的军装,身形瘦削却筋骨强健,饱经风霜的面孔印刻出老革命者的坚定意志。故选B。

2、2. 单选题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一个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其队旗上的图案是( )。问题1选项A.火炬加斧头B.镰刀加斧头C.五角星加镰刀D.火炬加五角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少先队的基本知识。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是少先队队旗,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队旗队徽上既没有镰刀也没有斧头,故本题选D。3. 案例题学校总是组织一些书写方面的考察项目。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引用了一些具体的表现方法。参加一些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组织了一次虚拟表演狮王生日会,为了能够让小兔。能够赶得上28次生日会,进而进行表演。但是却最终却赶上了29次生日会。请用拼音来去表

3、达生日会上的请柬。为了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现能力,设计一些动作给狮王进行表演和歌唱。.问题:(1)结合材料,对实践表现的方式进行评价。(10分)(2)这样的评价有怎样的功能?(10分)【答案】(1)该校的行为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评价理念的要求,具体表现如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材料中,该小学对学生实施表现性评价、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与以往大不相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注重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材料中,教师通过设计写请束的任务,促进了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这是对新课改课程功能三维目标注重的体现。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4、材料中,通过绘本的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材料中,对学生实施表现性评价,注重了对学生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评价主体多元化要求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材料中,学生的评价由教师、家长志愿者、中高年级学生志愿者组成评价小组,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评定等级。正是体现了教学主体多元化。(2)在该校实施的表现性评价中,教学评价起到了如下功能: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主要是指教学评价可以对实际的教育活

5、动有定向引导的功能,能引导评价对象趋向于理想的目标。材料中,在教学评价的引导下,使教学活动往着预定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发展越来越全面。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指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和维持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被评价者的内部潜力,提高其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材料中,学校的教学评价使得学生越来越活跃,对于课程也有极大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4. 单选题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问题1选项A.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均衡发展B.完全摆脱具体形象思维C.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D.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的过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指导中的

6、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培养中的思维发展的特点。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表现为:(1)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仍有很大的具体性;(2)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但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3)小学生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中,存在不平衡性;(4)四年级(10-11岁)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年龄。故本题选C。其他的选项都和内容与之矛盾,所以排除。5. 单选题有教师提出,小学数学教师要跳出数学看数学,要上有文化味道的数学课,这一观点符合的教学规律是( )。问题1选项A.教与学的辩证统一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C.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D.掌握知识与提高

7、思想觉悟相统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施中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其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认为,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联系题干,小学数学要跳出数学看数学,要上有文化味道的数学课,表明除了学习数学,还要渗透德育。故选D。A项,教与学的辩证统一,不属于教学实施中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中的内容。B项,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反映了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题干中表述不符,故排除。C项,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8、。题中并未体现出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故排除。6. 单选题愚公移山创作于1940年,以其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一心大败日本侵略者的信念。该画开辟了中国画的一条创新之路,这幅画的作者是( )。问题1选项A.刘海粟B.徐悲鸿C.蒋兆和D.吴冠中【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艺术常识。愚公移山的作者是徐悲鸿。愚公移山极具现实意义。该画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愚公因太行、王屋两山阻碍出入,想把山铲平。有人因此取笑他,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结果终于感动上天,两座山被

9、天神搬走了。当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故选B。7. 案例题材料二:张老师小时候非常内向寡言,后来遇到了擅长教隶书的李老师。在李老师的启发下,她走进书法这道门,人也变得开朗起来。隶书也成为张老师最喜欢的一种书体。成为教师后,为了教育学生,她不断尝试各种书体的临摹,并依据班上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因生习书”“以书育人”等系列书法练习活动。针对行为有些散漫的学生,她教以楷书,让他们在楷书的法度谨严中一撇一捺地揣摩领悟,进而学会自我调控。针对身体有些孱弱的学生,她教以魏碑,让他们先感受魏碑书体的雄强大气,待他们

10、产生兴趣后,慢慢引导他们在魏碑的道劲、峻挺中体悟气势。针对顽皮不守规矩的学生,她教以篆书,让他们感受篆书的“有提无顿,有转无折”,无粗无细,在篆书线条的书写中学会不偏不倚,进而遵规守纪。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她则教以隶书,和他们分享自己儿时的经历,并现场展示隶书的书写,勉励他们尝试练习,让他们在“蚕头燕尾”“一波三磔”的隶书临习中,感受舒展与快乐。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答案】材料中,张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张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

11、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张老师发挥所教专业的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展,体现了这一点。张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张老师在面对散漫的学生时,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控制;在面对身体孱弱的学生时,引导他们体悟气势;在面对不守规矩的学生时,引导他们遵规守纪。张老师并没有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的表现,正体现了其关爱

12、学生。张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材料中,张老师为了教育学生,不断尝试各种书体的临摹,不断学习新的书法知识。8. 单选题梓轩的画多次在市儿童画展上获奖,前段期间,某出版社因修订地方教材的需要,在未联系他的情况下,就用了他的一幅作品作为插图,该出版社的做法( )。问题1选项A.合法,教材的编辑和出版属于社会公益事业B.合法,出版社使用的是已公开发表的作品C.不合法,出版社应该事先取得梓轩的授权D.不合法,不应该使选择未成年作品作为插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

13、学生的权利及保护。学生具有财产权,出版作品应取得当事人的授权。故选C。ABD说法均不正确,故不选。9.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与“取件一寄件”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问题1选项A.“跑步”和“健身”B.“出席”和“缺席”C.“投篮”和“灌篮”D.“打针”和“输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思维。“取件一寄件”取和寄为反义词,B项中的“出席一缺席”出和缺也为反义词,故选B。ACD选项为包含关系。10. 单选题小周因为成绩不好被同学视为差生,班主任刘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小周这次考试成绩是差了点,但在我看来他很不错,他一向都认真做值日,做事很踏实。”关于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问题

14、1选项A.注重学生发展的阶段性B.注重评价学生的多元性C.注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D.注重教育学生的示范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A选项,阶段性指学生当下阶段的特点,要求老师做到针对性教育,题干中刘老师对小周成绩、品行的评价能够体现阶段性的特点。正确。BC选项,评价的多元性体现了发展的全面性。题干中,老师没有只看成绩,而是从多个角度来评价,故均正确。D选项示范性要求老师做到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榜样作用,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D。11. 单选题古代思想家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问题1选项A.全面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A项,教师劳动的特点中没有全面性,故A排除。B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因材施教。第二、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第三、教师需要“教育机智”。C项,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例如: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皆师表。体现的就是教师劳动的示范性。D项,教师劳动的长期性。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还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这些都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