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44065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的环境条件、生产技术以及收获、贮藏、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天门市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税后全部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激励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商量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2000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标准 GB 4285-1989 农药平安使用标准 GB/T 8321

2、(全部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419-2007 绿色食品 大米 GB 4404.1-1996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3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周围3km以内,主导风向5km以内没有工矿污染源;农田土壤、浇灌用水、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的规定;产地内水源充足,排灌便利,早涝保收;稻田耕作层深厚肥沃,通气性好,土壤中性偏酸,有机质含量高,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4 生产技术4.1 茬口支配 前茬油菜(小麦)收获后,移栽中稻,即油(麦)稻1年2熟制,轮作换茬接受水稻前茬油菜与小麦轮作。4.2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的迟熟中籼品种两优63

3、26.4.3 育苗4.3.1 苗床要求 选择避风向阳、通透性好、土壤肥沃疏松、地下水位低、排灌便利、无杂草的稻田作苗床,苗床与大田之比为1:10.4.3.2 秧田耕整与施肥 接受水育秧方式育苗,苗床实行冬坑冬凌,播种前精细耕整,最后做成厢面宽150CM,沟宽50CM,沟深20CM,厢面平整的苗床,结合整地每666.7苗床施500-750kg腐熟的人粪尿,50kg碳酸氢铵和40kg过磷酸钙作底肥。4.3.3 播种期 适宜的播种期为5月上旬,最迟不迟于5月15日。4.3.4 播种量 每666.7苗床播种7-7.5kg,播种要均匀,播后准时踏谷,削减露籽,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4.3

4、.5 肥水管理4.3.5.1 水份管理 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下雨天平沟水,3叶期后半寸水。4.3.5.2 肥料管理 秧苗1叶1心时每666.7施尿素3-5kg,移栽前4-6d施尿素4-5kg。4.4 大田筹备4.4.1 大田耕整 前茬油菜(小麦)收获后,应准时耕整,达到田平、草净。4.4.2 大田底肥 大田耕整前,中等肥力田块每666.7施腐熟农家肥2000kg,碳酸氢铵50kg和硫酸钾10kg,通过耕整,达到全层深施;过磷酸钾40kg在最后一次平田前施用作面肥。4.5 移栽4.5.1 移栽期 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不超过35d。4.5.2 移栽密度 实行宽行窄株栽培,一般株行距13.3*

5、30cm或13.3*26.7cm,每666.7大田移栽1.67-1.88万蔸,基本苗(茎、蘖苗)5-7万。4.6 大田管理4.6.1 大浆管理 插秧后,薄水返青(3cm),浅水分蘖(1.5cm),当全田总茎蘖数每666.7达到16-18万(估计成穗数)时,防水晒田,将最高苗掌握在25万以内。晒田程度:泥脚浅的轻晒,泥脚深的冷浸烂泥田的重晒。一般晒到田间泥土发白,秧苗白根上跑,叶片挺直,叶色变淡。晒田复水后,要保持深水孕穗(9cm),始穗至收获,浅水间隙浇灌,干干湿湿到收获前5-7d断水。4.6.2 肥料施用4.6.2.1分蘖肥 水稻返青后,每666.7施尿素10kg。4.6.2.2穗肥在水稻抽

6、穗前2025d,每666.7施尿素7.5kg。4.6.3中耕除草水稻返青后,人工除草23次或稻田放鸭活泥除草。禁止化学除草。4.7病虫害放治4.7.1主要 病虫害中稻的主要病害为纹枯病,虫害为二化螟和稻飞虱。4.7.2病虫危害防治原则 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应从作物一一病虫等整个生态系统动身,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重点接受农业措施,物力措施、生态措施,制造不利于病虫孳生而有利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削减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必须使用农药时,应优先使用植物源。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有限度的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有机合成农药,严禁使用NY/T393规

7、定禁止使用的农药。施药时,严格依据GB4285和GB/T8321标准掌握施药量和平安间隔期,且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水稻一个生长周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的原则,将水稻的病虫害掌握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最终稻米的农药残留量符合NY/T419中卫生指标的规定。4.7.3农业防治4.7.3.1培育分蘖壮秧,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4.7.3.2实行宽行窄株栽培,合理密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率,减轻病虫害。4.7.3.3削减化学氮肥的施用量,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4.7.3.4合理浇灌,掌握病虫害的发生与集中。4.7.4生物防治4.7.4.1稻田每666.7放鸭2025只,可起到耘田、除草、消虫的作

8、用。4.7.4.2利用田间的有益动物一一蛙类治虫。4.7.4.3使用生物农药井岗霉素防治病虫害。4.7.5物理防治4.7.5.1接受震频式杀虫灯等物理装置诱杀翅目、同翅目害虫。4.7.5.2人工捕获,拔除病株和打捞病菌体。4.7.6化学防治4.7.6.1稻纹枯病 在水稻分蘖至孕穗期、抽穗期,当分蘖期丛发病率在15-20%,孕穗期30%以上时,每666.7选用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25g兑水52kg防治1次,平安间隔期14d。4.7.6.2 二化螟 在二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至枯鞘初期,每666.7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2g,兑水50kg喷雾1次,平安间隔期10d。4.7.6.3 稻飞虱 当五代

9、稻飞虱百丛虫量达1500-2000头时,每666.7选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g兑水50kg喷雾1次,平安间隔期7d。5 收获 稻谷成熟度达90%时,抢晴天机械收获、脱粒;如接受人工收获,要做到边收边割边脱粒,避开堆放造成黄黄垩米,影响食味品质,一般堆垛时间以不超过6d为宜。 稻谷脱粒后,应放在禾场上摊薄抢晒,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严峻的地方打场晒谷,以免造成污染。当水份含量晒至小于14%时,将稻谷筛整洁净后装包入库。严禁用有毒有害的包装袋包装。6 贮藏 贮藏仓库应避光、常温、干燥,并有防虫、防鼠等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7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