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高速第四合同段技术交底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943514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长高速第四合同段技术交底改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林长高速第四合同段技术交底改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林长高速第四合同段技术交底改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林长高速第四合同段技术交底改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林长高速第四合同段技术交底改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长高速第四合同段技术交底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长高速第四合同段技术交底改(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简介林州至长治(省界)高速公路是山东聊城河南安阳山西长治跨省高速公路通 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河南省 2009年计划开工的重点项目之一。本项目路线起点 东接安阳至林州高速公路之横水镇,西至山西省界,线路全长39.369Km其中第四合同段起点桩号K21+240,位于南沟村北,路线顺坡而上,经过井头村东于井头村北设置 红旗渠互通与省道S228相接,之后建井头村大桥分别上跨红旗渠三干渠、省道 S228 红旗渠主干渠,路线左转向西,过分水岭北侧,建和谐大桥,并设置赵家幔隧道穿过, 然后经过正在修建的唐朝遗址庙宇南侧,沿林虑山东麓布线,经赵家幔北侧到达本合 同段终点,桩号为ZK2

2、8+400,路线全长7.16Km,主要工程为红旗渠互通、井头村大桥、 和谐大桥、赵家幔隧道、路基挖石方等。二、地形地貌 路线经过低缓的陇岗区,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地形由北东向南西倾斜,呈台阶状, 地区工农业均发达,人口密布,耕地密集。由于差异风化,局部地段尚存留有规模不 大的剥蚀残山。地表水流呈树枝状,下切形成许多小型“U型冲沟。三、地层与地质情况本标段为中朝准地台区之山西台背斜与华北地台交界地段,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 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建造和第四系山间盆地冰积、残积、冲洪积层。不良地质可能有 溶岩现象,需要在桩基和隧道施工中注意监测。四、气象水文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处北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

3、分明。年平均气温13.4 14.5oC左右,多年极端最高气温44C,极端最低气温-20C。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左右, 多分布在夏季。沿线冬春多北风,夏秋多南风或偏南风,多年平均风速3.03.5米秒。沿线地下水分布不均,埋深不等,且受季节影响很大。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无侵 蚀性,补给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沿线水系仅有红旗渠。五、工程技术标准 本项目全线采用两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分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其中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4.5m,分离式路基宽度为2X 12.25m,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 时,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整体式桥面净宽2X 11m分离式桥面净宽2X 11.25m。六、工程

4、范围合同范围:第N0.4合同段起止里程为 K21+24旷ZK28+400(包含红旗渠互通立交 和A、B、C、D E五条匝道)。本合同段位于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境内。工程内容:路基土石方、桥梁、隧道、涵洞、附属工程和线外改路工程等。七、施工条件1 、交通条件工程地点主要交通要道有省道 S228,向东有安阳至林州高速和安阳至南乐高速与 京港澳高速相连。大宗材料、机械和人员可直接运抵工地。2、水电、通讯条件本地用水紧张,但可从红旗渠引水,其水质纯净,无污染。本地区电力供应充足, 施工用电容易解决,利用时与供电部门取得联系,搭设临时线路。同时配置备用发电 机,以备急需。沿线通讯条件较好,可安装程控电话。

5、移动电话网络通畅。3、材料 林州境内山峦起伏,高峰突起,沟壑纵横,沿线筑路材料分布具有种类全、分布广泛、材料品质优良等特点。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工程用碎石在附近石场购进; 砂子采用邢台砂,用汽车运到工地;片石从附近石场采购;钢材、水泥等主材从业主 准入厂家购进。4、其他条件和注意事项施工所在地位于文化、 风景游览区,施工时应加强对文化遗产和周边环境的保护。5、主要工程数量路基工程:清理现场21万m,路基填方93万m,挖方155万m。 桥涵工程:大中桥 4 座,通道、涵洞 19 道,天桥 4 处。隧道工程:双洞隧道1座325m (半幅折合成整幅)。八、工程特点本工程项目所在地位于太行山地与华

6、北平原过度地带,也是黄土高原的东沿,山 峦起伏,高峰突起,沟壑纵横,有以下特点:1 施工区域集中,挖方、填方和结构物交错分布,交叉工序多,施工干扰大,对 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要求高。2本工程挖填过渡段、路基与桥台过渡段分布密集,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桥头 行车的平顺性,对这些部位采取特殊技术措施。第二章 施工准备第一节 技术准备一、工程测量1、交接桩:进场后与设计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桩。2、完成了包括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与增设,建立平面、高程控制网,并将测量 结果资料报送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已批复。3、完成了原地面复测。4、测量放线:根据线路设计图,恢复线路中心控制点,并放出边桩,做好护桩。二、试验

7、室建设1、 我单位配备了与本工程规模相适应的工地试验室,试验室面积2oom。试验人 员 8 人,其中试验室主任 1 名,试验工程师 2 名,实验员 2 名,试验工 3 名。2、完善各种检测手段,所有检测仪器、仪表、计量用具都在开工前经有关部门标定。3、已通过河南省质检站对工地临时试验室的验收。4、施工期间定期校正,以保证其应有的精度。5、试验室加强标准计量的基础工作和材料检验工作,不违规计量,不将不合格的 材料用于工程。三、图纸会审通过技术人员全面熟悉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和技术规范,进行现场踏勘和施工调 查,发现部分问题并提交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已做图纸会审答复,具体见: NO.4 合同 段图纸会

8、审答复。第二节 临时设施一、拌合站建设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和交通情况,在 K24+800处线路左侧和K26+600左侧各设置拌和站 和预制场,1、 拌和站场地进行平整碾压,工作、生活区、拌和区、储料场采用C15混凝土进 行硬化,满足生产生活要求。2、储料场建立在地势较高、排水通畅位置,料场储备正常施工一个月以上的砂石料,不同规格的砂和石料之间使用砖砌隔墙隔离,防止混杂。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冬季、雨季和热天施工时架设顶篷对材料进行覆盖。3、拌和站用水采取从红旗渠抽水解决,并设置体积500m3 储水池,满足二天以上施工需要。4、计划建立废水澄清池,清洗废水进行集中回收、澄清,待达到排污标准后再排 放

9、。5、在拌和站设置变压器,采用从就近电网取电保证生产、生活用电和夜间施工照 明用电。6、拌和站内采取环保措施,防尘降噪,废水废料回收集中处理,使粉尘、废水、 噪音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二、预制场根据桥梁布置情况,分别在 K24+600处和K26+600处设置两处箱梁预制场,占地 面积分别为35亩、30亩。分别负责预制井头村大桥、A匝道大桥、谐大桥箱梁。场地 建设应高出原地面30cm以上,采用压路机碾压密实,并铺筑 10cm厚C15砼。预制台座按预制件的底板结构尺寸采用砖砌进行制作,为了杜绝台座地基产生非 均匀沉降,在台座基础范围内的地面予以整平压实,必要时采用2:8 灰土进行处理,以

10、确保地基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三、施工便道1 、便道的建设原则和要求a尽量减小或不使用临时占地,做到施工不扰民、不妨碍现有交通、不破坏当地环境。有针对性的利用既有道路,在永久性征地范围内修建,有利于施工作业和筑路 材料的运输;b、施工便道在睛雨天畅通,主便道在水泥碎石基层完成前始终保持贯通;c、便道建设应在开工前完成。2、施工便道概况a、便道走向我标段便道走向与线路方向基本一致,并充分利用当地村道,路线全长约8km,见附图。b、便道建设标准根据业主要求,便道路面宽度为5米,路面高出原地面40cm设3%单向横坡向外。 临时排水沟在永久性征地范围内设置,断面尺寸为宽 100cm高75cm的边沟。对跨越

11、 河床和灌渠段设 1 米或 1.5 米圆管涵,以满足排水与浇灌为准。同时每约 200米设置 一处会车处,在各平面交叉道口设置转向、慢行、警告等标志设施。3、便道施工方案a、便道清表和碾压对便道范围内的树木、垃圾和有机物残渣进行清除,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密实,同 时在征地界外侧开挖临时排水沟;b、便道路基填筑原地面碾压密实完成后进行便道路基填筑, 采用开山石渣填筑50cm厚,分2层填 筑推平碾压,同时在对跨越河床和灌渠段埋设 1 米或 1.5 米圆管涵。c、便道路面施工 便道路面采用开山石渣掺入石屑铺筑而成,采用装载机摊铺,平地机平整,压路机碾压成型。4、便道养护对于临时便道定期进行维护,每 1-2

12、 个月维护一次,在施工较为紧张与车流量较 大的时段,适当地提高维护频率。在雨季要定期检查,发现便道上有坑洼、积水、平 坡或反坡等现象,和时进行处理以防止雨水浸泡便道和路基。同时定期进行洒水,以 保证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起到保护便道与环保的作用。四、临时房屋和临时设施:1 、项目部设有办公室、会议室、职工宿舍、食堂、水井、厕所等,在大门口专门 设有警卫房,试验室在院内单独修建。2、本工程设置两个生产区,每个生产区包括路基队、桥梁队、涵洞队、区内设有停车 场,场内有检修棚、检修地沟、零件库、油库、看守房、厕所、发电机房、水池等。3、所有房层均有电灯照明,职工宿舍安装电风扇。项目经理部和工程师办

13、公室安 装空调。职工浴室设淋浴。项目经理部在浴室安装电热水器。所有基地和工点均埋设 木质电杆安装路灯照明和围墙。4、临时炸药库建设 为了满足我标段隧道施工、石方开挖、挖孔桩施工,经过现场选址和公安部门批准后在K27+300左侧山上建造一座移动炸药库。距离隧道 200米以上。5、弃土场根据施工图,并结合现场地形和主要工程量进行优化选择,在我标段K22+800左侧、K26+800左侧设置两处弃土场,各需征地 40亩、30亩。6、通讯设施当地通信系统健全,项目经理部经理室、办公室、财务办公室各设 1 部国内长途 直拨电话,各主要负责人配有移动电话,测量人员配备对讲机进行通讯。7、消防设施a、各基地和

14、仓库、拌和站、钢筋木工棚、检修棚按标准配备必需的手持灭火器、 消防栓、砂袋,按规定地点安装并经常检查。b、做好消防培训工作。c、各基地和仓库应有一条道路可作消防通道使用。d、各水池兼作消防使用。五、施工生活用水、用电 由于本项目所处林州市境内非常缺水,施工用水较为困难,需从当地红旗渠买水, 同时红旗渠每年有两次各两个月的停水休整期。为了保证施工用水,项目部计划在 K24+800左侧1号拌合站、K26+600左侧2号拌合站、K28+300赵家曼隧道分别建设一 座蓄水池,所有施工用水通过多级水泵从红旗渠内抽至蓄水池内。生活用水主要使用当地自来水,或者利用经试验符合规定的打井取水存储使用, 所有生活

15、用水必须经卫生检疫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本合同段所在地电网较发达,施工、生活用电以利用与当地电网接入为主,自行 发电为辅。通过联系当地电力部门架设高压电杆接入当地电网取电的方法,在本合同 段各拌和站、隧道队分别安装 630变压器一台、 500变压器一台、 315变压器一台,供 拌和站、预制场、隧道队施工用电,另外自备 120KW 250KW发电机组4台(套)用于 路基构造物的施工用电和停电时备用,确保施工生产用电,满足施工。第三章 单位工程和特殊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第一节 总体施工方案和各关键工程施工组织安排 本标段控制工期的工程为红旗渠互通、井头村大桥、和谐大桥、赵家幔隧道和路 基石方开挖工程,本合同段拟定桥涵、隧道、路基采用相对平行作业、同一桥内实行 交叉平行作业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同时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安排施工进度,科学安排 暖季、冬季项目施工,保证施工能快速、安全、优质、有序地进行,使整个施工管段 内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桥梁、隧道、涵洞采用多工点、全线展开施 工,涵洞通道在同段路基填筑前完成下部建筑。一、路基土石方工程路基土石方施工是我标段工期的主要控制线之一,我拟以K21+24L K23+630K23+63L K24+710 K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