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阅读童话寓言道理的理解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943329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阅读童话寓言道理的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四年级阅读童话寓言道理的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四年级阅读童话寓言道理的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四年级阅读童话寓言道理的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四年级阅读童话寓言道理的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阅读童话寓言道理的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阅读童话寓言道理的理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观题(三) 童话或寓言故事道理的理解考点一: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答题格式:这个故事讲了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直接获取法。有的文章直接点明故事所讲的道理,这种文章只需要找出中心句加以概括就可以回答出来。1) 文章题目直接点明。如诚实花汉字与凝聚力,题目已经把文章的关键思想提取出来了。2)题目没有写出来,但是文章中有总结性的语句,需要读者找出来。如: 标点符号的争吵一天,字典公公家里发生了一声争吵,一群小伙伴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挑起这声争吵的是感叹号。他得意洋洋地说:“我表示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数我最重要!”小问号首先不服气,他尖着嗓子说:“哼,要是没有我,怎么

2、能引起读者的思考?”这一下惹恼了小逗号:“是我把句子断开,表示了句中的停顿,要不然,人们就得一口气读下去。再说,要是没有我,句子的意思也不明确呀!”省略号不慌不忙,但是声音提得很高:“要不是我表示文中的省略,那语言该多罗嗦呀!”句号自认为水平最高,不容分辩地说:“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我作总结,话就得没完没了。”字典公公制止了这声争吵,他说:“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少了哪一个,文章的意思都不能清楚明了。我希望你们都不要只强调个人的作用,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难道这个道理你们还不懂吗?”1.标点符号争吵的原因是。(1分)2.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3)有写文章用选择题

3、的形式提问,认真比较选项就能理解文章道理。2.抓取关键词法。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文中的关键词语透露了文章要说的道理。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往往暗示着道理。如 : 奇怪的花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狂风怒吼着。一天早上,一个小女孩拿出一块糖,她刚把糖纸剥下,“呼”的一声,糖纸被刮上了天空,在天上飞了一圈,打了几个旋儿,最后被树枝拦腰“抱”住了。 冬天的太阳照着光秃秃的树枝,也照着那张五颜六色的糖纸,照得它发出夺目的光彩。 一个人看见了,以为是严冬里开了一朵奇怪的花。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争相赶来仰着脑袋欣赏那朵奇怪的“花”。那张糖纸呢,还以为自己真的变成一朵花了。它站在高高的树枝上,洋洋得意地俯视

4、着树下的人们。 这天,飞来一只金丝雀,落在树梢上。它好像没有看见那张糖纸似的,理也没理它。糖纸故意扭了扭身子,做了个优美的动作,可金丝雀还是没有理睬。 “怎么,你不认识我?”糖纸生气了,对着金丝雀大喊起来。“我是一朵漂亮的花,冬天里一朵奇怪的花!”说着,又扭了扭身姿。金丝雀这才歪过头来瞅了它一眼:“你不就是一张破糖纸嘛!看把你给美的!” 糖纸又生气了:“我原来是一张糖纸,可是飞上了树梢,就不是糖纸了。我是一朵漂亮的花,冬天里一朵奇怪的花。” 金丝雀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春天来了,天空中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风筝在飞,一只风筝飘飘悠悠,一不小心栽下来挂在了树枝上。糖纸看见了,连忙说:“怎么?你也想变为一

5、朵花吗?” 风筝正为挂在树上着急呢,便不耐烦地说:“我才不那么鼠目寸光呢!我要飞向高空,你就是一张破糖纸嘛!” 糖纸“哼”了一声,这时跑来一个小男孩,爬上树解下了风筝。树枝被震动了一下,糖纸脱离了树梢,随着风飘落到地上。 这时再看那张糖纸,经过这些天的风吹日晒,已变了样。它就是一张褪了色的糖纸! 1 从短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糖纸自以为是,感觉良好,用“_”划出有关句子。 4分 2 人们为什么觉得那张糖纸就是一朵奇怪的花?4分 3. 读完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4分 3.对比结果法。文章往往会有两个角色a和b,他们有相反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往往结局好的角色的行为就是文章的道理。

6、假设a好b不好。格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获得a的结局,就要a的行为不要b的行为。如:成为一颗珍珠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要想提高自己的价值(珍珠的结局),就要不畏艰难困苦地努力(珍珠的行为),不要害怕付出而停止不前(沙粒的行为)。4.观点转变法。主人公一开始抱着一个观点去做事情,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改变了他的观点,改变后的观点就是文章的道理。如: 小河与大海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他得意洋洋地流向大海,想和大海比一比谁大。小河这样一边得意地想着,一边走着,别提多高兴了。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胸,兴奋地翻着浪花,唱着欢乐的歌。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天连

7、着海,海连着天,小河用尽全身力气,抬起脚跟,怎么也看不到对岸。他懊丧地自言自语说:“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海比我大得多。”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小河听了,更佩服大海了。1、短文最后写“小河听了,更加佩服大海”了。请你想一想小河佩服大海什么?(3分)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5. 关键人物点明法。文章中几个角色为了某件事争论或者比赛时,最后会有一个角色出来说了一句话而结束了这个争论,这个角色说的话往往就是文章想告诉大家的道理。如下面文章中白杨树说比一比保护森林的贡献,一开始得意的画眉鸟就不唱歌了,说明画眉鸟

8、在贡献方面比不上啄木鸟,那么长得好看唱歌好听也不能赢,告诉我们要关心对人类的贡献而不是自身的美丽。画眉和啄木鸟茂密的森林,茫茫无边,各种鸟儿在这绿色的国度里自由自在地生活。黄莺、杜鹃、百灵、画眉、啄木鸟这儿简直是鸟的王国。在一株大杨树上,画眉遇到了啄木鸟。“啄木鸟大姐,我们来比赛唱歌吧,好吗?”画眉那富有音乐节奏的优美歌声的确悦耳、动听。“对不起,我还要工作。再说,我也唱不好。”啄木鸟说。“唱吧,友谊比赛嘛。”画眉扬起漂亮的眉毛,洋洋得意。啄木鸟唱了一曲,果然比天才歌手画眉差远了。“我们再来比谁的衣服好看,行吗?”画眉更加得意。啄木鸟的衣服不如她的美丽。“我们再来比赛”这时,一直在打盹的白杨树

9、睁开眼睛,粗声粗气地说:“你们还是比比保护森林的贡献吧!”画眉娇柔的声音戛然而止。1简要地概括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最后谁赢了?为什么?(2分) 6.绘制思路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很多角色,而且主要围绕一个问题发生故事的文章。方法是按照情节发展绘制思路图,从中找到各个角色的关系。往往最后得出的问题答案就是文章的道理。如谁最伟大。6.综合法。即结合以上方法,首先看标题,接着寻找关键词和中心句,绘制故事发展思路图,最后得出答案。考点二:某个角色说某句话或者做某件事的原因。这种题其实也属于问寓言故事的道理,只不过文章没有直接告诉读者它是在说明一个道理。答题方法:就是总结该角色在文中的行为和他的行为对

10、别人带来的好的影响,这个影响体现了他什么优秀的人格品质,这种人格品质就是他做某事的原因。如下面的故事中,同伴的男孩为什么要剃光头?原来是他剃了光头以后,生病而剃光头的布莱恩就不再是一个人光头显得很怪异了,最后布莱恩终于肯出来见大家,男孩的优秀人格品质就是关心同伴,所以同伴男孩剃光头的原因就是为了让布莱恩觉得他不是一个人,他并不怪异,让布莱恩开心。如: 一群光头男孩 在印第安纳州的小镇上,有一个名叫布来恩的少年不幸得了脑瘤,他在接受化学治疗。治疗的结果是他漂亮的金发全部掉了。 布来恩难过极了,他整天躲在家里,连最要好的朋友也不见。大家都很着急。 一天,同班的一男孩对自己的妈妈说:“我想把头发全剃

11、光,这样, ”妈妈赞同地点点头,拿出剃刀,帮儿子把一头(柔软 柔嫩)的金发全剃光了。 这一天,学校里有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二天,学校里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三天,学校里(发现 出现)了一群光头男孩。 第四天清早,这一群光头男孩来到布来恩家门口,他们大声叫着布来恩的名字。布来恩透过窗户看到这情景,激动地跑出屋子。这一群光头男孩相拥在一起。每个人都笑得那么欢。童话寓言故事道理练习题:蚊子和狮子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你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是用爪子抓,还是用牙齿咬?仅这几招,女人同男人打架时也会用。可我却比你要厉害得多。你若愿意,我们不妨来比试比试。”蚊子吹着喇叭冲上前去,专

12、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被吃掉的时候,悲叹道:“我已战胜了最强大的动物,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所消灭。”这故事是说,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人击败。通过读这则寓言故事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一只老鼠刚钻(zunzun)出洞口,两只猫同时逮(didi)住了它。白鼠抓住鼠尾说是我先捉住了这只老鼠应(yng yng)该归我享用黑猫抓住鼠头说你没看见我抓住吗是我先击中(zhngzhng)了它的要(yoyo)害部位两只猫争执不下谁也不让谁老鼠见(壮状),忙对两只猫说:“反正我(已以)经被你们俩抓住了,谁吃都一样,但为了使你们俩不伤和(hhu)气,是否先放我回洞里,让我重新钻出来,你俩(在再)抓,就能比出谁先抓到了。”两只猫同(意义)了。他俩一左一右守在洞口,几时(晨辰)过去了,可惜它俩连老鼠的影子也没见到。1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2分)A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