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技术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94330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种植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药材种植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药材种植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药材种植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药材种植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材种植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种植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一、选地、整地1、选地: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植,黄芪和甘草等根系深,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注意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铅、铜的含量,参照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不能超标。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地块。2、整地:中药材的根系,分布在厘米的耕层,分布在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耕深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厘米左右。其他品种耕深厘米左右。适墒翻耕,整平耙细

2、,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结合整地,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二、播种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芩、望江南、红花、柴苏、薏苡、白芷、柴胡、防风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但繁殖系数低。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一部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草、知母、贝

3、母等。介绍有性繁殖方法如下:1、种子处理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精选和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病、虫、草害。播种前天晒种,也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生活力。()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促种子吸水快,早发芽。()消毒。能预防病虫为害。用或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 . ,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2、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千粒重、发芽率、土壤条件等灵活掌握。3、播种期:多数中药材宜春播或秋播。一年生、耐寒性差的,如薏苡、紫苏、决明子、红花、荆芥宜春播。在

4、北方,多年生草本如甘草、黄芪、桔梗、黄芩等适宜春播,也可夏播。4、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穴播等,生产上多为条播,其优点是覆土深度一致,出苗整齐,通透性好,也便于田间作业。硬粒种子可以机播,节省人工,播种质量好。5、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决定播种的成败,多数中药材种子细小,芽拱土能力弱,宜浅播。一般原则: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倍,约为厘米,播后一定要压实,并浇出苗水。三、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中药材的种子具有成熟度不一致的现象,播种时常加大播量,因此,易造成出苗后密度大,必须及时间苗。在子叶出土后天内进行,除去过密、瘦弱和有病虫的幼苗。幼苗长到厘米左右,及时定苗,留苗密度视品种和苗情长势灵活掌握,适当密

5、植是增产的关键。2、中耕培土和除草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如元参、地黄等全生育需多次中耕。培土可以保护芽头,增加地温,利于块根、块茎膨大,如元参、半夏等。药材田间杂草防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幼苗长势弱,生长时间长,要进行多次除草。为了保证中草药土贝母和黄芪的品质质量,最好不要用除草剂。可以采用一些物理的方法进行除草,如:人工锄草或拔草、覆盖薄膜等。可以使用中药材系列专用除草剂。中药材系列专用除草剂是根据药材生理特性, 经多年反复试验研制的药田专用系列化学除草剂。分为苗前和苗后两大类。3、施肥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大,不同种类喜肥的规律也不同,

6、施肥的总原则是:年生及全草类药材,苗期应多施氮肥,促茎叶生长,中、后期追施磷、钾肥;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茎类药材,整地时要施足有机肥,生长期需追三次肥,第一次在春季萌发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第三次在花后果前,冬季进入休眠前还要重施越冬肥。4、灌溉与排水一般中药材在生育前期和后期需水较少,生育中期生长旺盛,需水多,需水临界期多在开花前后,但不同种类也有区别。瓜类在开花成熟期,禾本科如薏苡在拔节期,黄芪在幼苗期。耐旱力强的中药材有知母、甘草、红花、黄芪等,如果适时灌溉能促进产量大幅度提高。药材幼苗期根系不发达,最易遭受旱害,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根及根茎类的药材,最怕田间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土壤

7、中水多气少,根呼吸减弱,影响生育,易死亡,所以,在雨季一定要注意田间排涝。5、株形调整可人为调整生长发育速度,提高田间通透性,使植株发育健壮,通过抑制无效器官生长,促进商品部位发育壮大并提高品质。草本类的株形调整主要有摘心、打杈、摘蕾、摘叶、修根等。木本类的有整形、修剪。生长调节剂也可在药材上试验应用,通过化控手段,可以延长地上茎叶寿命,促地下根及茎生长,打破种子休眠,调控花芽生长等。6、其他管理措施阴生的中药材忌强光直射,要搭棚遮阴,如人参、西洋参等,或是种植高秆作物遮阴,如天南星可套种玉米遮阴。攀援、藤本和蔓生的如山药、党参、栝楼等需要搭立支架。防冻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尤其在北方地

8、区,易出现霜冻,应注意防治。调整播种期、科学肥水管理,可以培育健壮个体,提高植株抗性。7、病虫害防治为害叶部的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叶枯病和病毒病;为害根部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绢病、线虫病;为害茎部的病害有立枯病、枯萎病、菌核病;为害果实和种子的病害有枸杞黑果病和薏苡黑穗。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蚜虫、叶蝉、鳞翅目幼虫等。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禁止使用剧毒、残效长的农药。四、采收加工多年生药材应在适宜的年限采收,年限不够,有效成分含量低,年限过长,有效成分含量下降。果实和种子类药材适期采收,能提高收获效率。生产种子和种栽,适期采收更为重要,否则难保种子和种栽质量。多数药材都需要在产地进行粗加工,以防止霉烂变质,保持药效,也利于运输和贮藏。不同种类的药材,加工方法也不同,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