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高一下期-全套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42984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高一下期-全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高一下期-全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高一下期-全套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高一下期-全套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高一下期-全套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高一下期-全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高一下期-全套教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 发现问题 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发现与明确问题”是技术设计过程的首要阶段,而发现问题又是明确问题的前提。它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建立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以及揭示与明确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节内容是本册教材分阶段探讨设计过程的第一章的部分内容,是学生确立设计项目,进入独立设计活动的第一步。本节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是一种在日常生活有广泛运用,且可以形成能力迁移的课程内容。本节内容让学生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2.教材的重点(1)明确发现问题的

2、重要性(2)从本节内容来看,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中发现问题是发现问题的很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问题”并不陌生,从小到大,他们已经接触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里要让学生明确教材这里指的问题是技术问题。对于发现技术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学生可能知道可以从观察日常生活来发现问题,但对其它的途径和方法并不了解。从“观察日常生活来发现问题”是发现问题的一种途径和方法,但学生往往忽略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很少主动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如何让学生主动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成了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三、教学目标1.明确发现技术方面问题的重要性,知道发现问题的基本来源。2.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日常生活

3、尝试发现问题,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3.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并进行处理。四、教学策略1. 采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将技术问题的概念及发现方法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2.通过举例、案例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发现问题的基本来源。3.教师以科学家爱因斯坦为例,讲述发现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确发现问题在技术探究中的重要作用。4.播放在日常生活发现问题从而引起技术发明的视频文件,诱导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问题,看哪个小组发现的问题最多、最好,课后交流。5.组织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和情景模

4、拟,知道如何从收集和分析信息中发现问题。6.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准备:投影机 课件六、教学过程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 1 引入新课 以问题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问题的概念及相关的分类,明确本节课主要讨论的主要是技术问题。 思考、参与讨论 2 问题的来源 1. 通过举例,向学生讲述问题的三个来源。 2. 组织学生讨论:贝尔的设计针对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从何而来? 1 听讲,体会。 2. 根据问题的来源知识分析教材“电话的发明”案例。 3 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确发现技术方面问题的重要性, 听讲,体会 4 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 1 )观察日常

5、生活 播放事先收集的四段视频“折叠杯子”、“启蒙筷”、“滤毛贴”、“领带架”,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和竞赛的方式就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问题,看哪个小组发现的问题最多、最好。 观看视频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生活中发现哪些问题,将这些问题写在老师事先发给的纸上,课后张贴交流。 5 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 2 )收集和分析信息 1.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上收集信息的多种方法(课本图)。 2.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马上行动”,分析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 1. 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阅读。 2. 分析“马上行动”中的统计数据,总结出发现的问题。 6 小活动 让一组同学进行情景模拟“孙宇是怎样就使用台灯的苦恼展开询问的(集

6、体询问法)”。 观看,归纳:采用询问法,不仅可以发现问题,而且可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 7 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 3 )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案例“伽利略与体温表”,画出伽利略的体温表,帮助学生理解。 2. 组织讨论:谈谈技术试验对发现问题有什么重要作用? 1. 阅读、思考、体会。 2. 参与讨论。 8 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七、教学反思第2课时 明确问题(1)一、教材内容分析这节内容是本书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发现问题基础上展开的,它由“明确问题与价值,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设计计划”三部分组成。是按

7、照设计程序过程来设计教材的内容。通过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的方案给学生充分地确定自己的设计目标,有清楚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案例明确问题的内容,比较和判断问题的价值。(2)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3)熟悉设计计划制定的一般要求,能就自己的设计项目制定设计计划。2、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在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设计项目,经历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各个具体环节,形成对技术设计过程中“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的实践性感悟和理论性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判断问题的价值能力,会明确自己设计项目的操作意识。、

8、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明确可行性的设计问题。2、难点:在众多需要设计的问题中提出可行性设计的问题。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本节的教学以技术设计的过程为基本背景,以“问题”为重点展开,对“问题”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结合学生的生活来进行,避免抽象地谈“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设计项目进行仔细和反复的论证,保证此后相应的设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学方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五、教学准备:投影机 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问题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也存在问题,问题处处在,时时有。只要同学们细心、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问题。但是发现了问

9、题,只是初步有了一个设计的方向,到底能不能够确定为一个设计课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设计任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明确问题。二、讲授新课1、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1)问题是否明确采用各种方法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有时可能是模糊不清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明确。明确问题需从问题表述本身是否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明确、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否明确等方面考虑。马上行动:判断以下两个问题是否明确,并说明理由。1.能否设计一个能回收天空中常常出现的不明飞行物的产品?2.怎样才能将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地利用起来?(2)问题的价值明确了问题的内容之后,还需确定问题是否有价值。判断一个问题是

10、否有价值,必须从以下问题着手:(1)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学原理?(2)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3)在你调查的范围里,该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4)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5)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发展以后呢?(6)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投入是多少?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马上行动:试判断“怎样才能将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地利用起来”这一问题的价值。案例分析:水变油事件曾有人声称做了大量实验发明了水变油的技术,即水通过机器后变成了油。水变油一度被宣传为中国继古代的“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这场闹剧已经使

11、国家损失了四亿元。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除了需要进行一些主观的分析外,还可以借助于一些研究手段(如信息收集、调查分析等)来进行。这样,既可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又可以为分析问题解决的条件及实现的可行性、提出设计要求奠定基础。案例分析:学生台灯设计项目2、明确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在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之后,还应明确解决这一问题所受到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明确设计所应受到的限制和所应达到的标准,进而提出设计任务。无论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还是一项设计的进行,它的限制主要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是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准,二是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就设计对象而言,一

12、方面,不同的设计对象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产品的功能、大小、安全、外观、耐用性等方面的设计标准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设计对象还将可能会受到诸如成本、环境等的限制。马上行动:假如要设计一个家庭书架,你认为从设计对象角度看应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一个问题的解决或一项设计的完成,除了受设计对象所涉及的标准和因素的限制外,还受到问题解决者或设计者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主观条件看,主要是其是否具有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客观条件看,问题解决或设计的过程往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需要一定的材料、资料、仪器、设备以及空间等作支撑,而这些资源也都是有限的。对这些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估计和清

13、醒的认识,往往会使我们的问题解决或设计工作夭折。思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进行技术设计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马上行动:如果你自己动手制作一盏台灯,请考虑各种限制因素,填写下表(略)。讨论:高一(1)班孙宇同学对台灯设计所提出的一般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六、课后总结明确问题的内容,确认问题的价值,可以为分析问题解决的条件及实现的可行性、提出设计要求奠定基础。分析解决问题所受到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明确设计所应受到的限制和所应达到的标准,进而提出设计任务,可以保证问题的解决和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七、课后作业如果请你设计制作一个笔筒,请分析一下此设计所应受到的限制。八、教学反思第3课时

14、 明确问题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案例明确问题的内容,比较和判断问题的价值。(2)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 (3)熟悉设计计划制定的一般要求,能就自己的设计项目制定设计计划。2、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在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设计项目,经历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各个具体环节,形成对技术设计过程中“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的实践性感悟和理论性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判断问题的价值能力,会明确自己设计项目的操作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明确可行性的设计问题。2、难点:在众多需要设计的问题中提出可行性设计

15、的问题。三、教学策略与方法1、本节的教学以技术设计的过程为基本背景,以“问题”为重点展开,对“问题”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结合学生的生活来进行,避免抽象地谈“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设计项目进行仔细和反复的论证,保证此后相应的设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学方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四、教学准备:投影机 课件五、教学过程1设计计划为了保证设计的顺利实现,我们需要制定设计计划。设计计划可以更好地保证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它可以通过工作程序的排列来表示。出示图片:孙宇制定的一份台灯设计计划为了统筹安排设计进度,合理利用设计资源,并根据时间要求以及设计各个阶段的工作量和设计的难易程度,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在完成设计计划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一份时间进度计划表。设计各阶段工作的展开有的可以同时进行,有的需要依次推进。出示图片:孙宇制定的一份台灯设计时间进度计划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