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训练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94211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训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必修二训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必修二训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必修二训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必修二训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训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训练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1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为图中的必修二训练题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35S和32P标记的具体部位依次A、B、C、D、2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基因复制与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种转运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B、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C、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转运RNA来转运D、一种密码子可以编码多种氨基酸3 奶牛的乳腺细胞能够合成乳球蛋白,不能合成唾液淀粉酶,而唾液腺细胞正好相反。对这一现 象的解释是()A、唾液腺细胞没有乳球蛋白的基因B、乳腺细胞没有唾液淀粉酶的基因C、 两种细胞所含的基因相同,但所含的RNA不同D、 两种细胞所含

2、的基因不相同,但所含的RNA相同4 .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成多少种和多少个信使RNA()A、一种一个B、多种多个C、一种多个D、无数种无数个$ 下面是关于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35B、 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S的培养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再释放出来的C、 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35D、 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S,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6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3、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过程有a、b、cB、 需要t 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cr,C、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细胞质D、 健康的人体内不会发生d和e过程7 .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ABbB、AaBbC、AAbbC、AaBB8.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的遗传问题()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体的比例A、自交、杂交、自交B、自交、测交、测交C、杂交、测交、自交D、测交、杂交、自交9

4、 .豌豆的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 状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基因型为YYRR和yyrr的亲本杂交得子一代,将子一代种下,让其自交收获子二代2400粒,则理论上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子粒A、 1500 粒B、 900 粒C、 300粒D、 150 粒10. 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 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蛇的黑斑为显性性状B、黄斑蛇都是纯合子C、F1黑斑蛇都是杂合子D、F2中黑斑蛇都是纯合子11. 现有甲、乙两

5、株豌豆,甲为黄色豆荚(AA )、黄色子叶(BB ),乙为绿色豆荚(aa)、绿色子叶 (bb),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由于害虫导致乙的雄蕊破坏,通过杂交后,乙所结种子再种下去,则长出的植株所结豌豆的豆荚及子叶表现型之比分别为A .绿:黄=1 : 0 黄:绿=3: 1B .黄:绿=1 : 0 黄:绿=3: 1C.黄:绿=3: 1 黄:绿=3 : 1D .黄:绿=1 : 0 黄:绿=9: 3: 3: 112. 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普通叶白色种子纯种和枫形叶黑色种子纯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

6、F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B、 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1C、 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D、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与枫形叶白色种子个体杂交,将会得到两种比例相同的个体13. 下列遗传现象中,子代表现型与母方完全一致的是()A、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杂种植株B、体细胞核移植培育的克隆动物C、色盲女性儿子的色觉D、白化女性儿子的肤色1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如图所示的同源区(II)和非同源区(I、III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II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II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与女性患病率也可不同

7、III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I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A、B、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 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XY (门 个体为杂合子,XX (早)个体为纯合子B、 人类红绿色盲基因 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无红绿色盲基因 b,也无它的等位基因 BC、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遗传来的D、 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外孙女的几率是016.豌豆的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现有 GGYY 和ggyy杂交得F1, F1自交后代得F?, F?再自交,下列

8、说法不正确的是()A、F1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种皮颜色性状分离比为3:1B、 F1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子叶颜色性状分离比为3:1C、 F2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子叶颜色性状分离比为5:3D、 F2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种皮颜色性状分离比为3:117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 )A、1:3, 1:2:1 和 3:1B、3:1, 4:1 和 1:3C、1:2:1 , 4:1 和 3:1D、3:1 , 3:1 和 1:418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 A或b在

9、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 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2:1B、9:3:3:1C、4:2:2:1D、1:1:1:119. 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的基因发生突变的概率无差异B、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D、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突变才遗传给后代20.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后一定能改变性状C、突变基因一定有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发D、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21. 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

10、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B. 石棉和黄曲霉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C. 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D. 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22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有丝分裂可导致基因重组B、等位基因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C、无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D、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2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以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水稻

11、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不能24.基因型为AaXBY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 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 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 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A.B. C. D. 25.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 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C.

12、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D. 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26.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 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 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 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lDNA食昭40*i/20八L h027.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A. 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 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 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

13、然D. 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28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 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 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少29. 24.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拌X染色体隐性遗传B. n 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 3C. n 2有一种基因型,川一 8基因型有两种可能D. 若川一4和川一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5/1230.右图表示雄果蝇进

14、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I-W)中遗传物质或其载 体(一)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三mill0S S 亘第4页(共8页)A .n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 .代表染色体B .川代表初级精母细胞D. I-W中的数量比是2: 4: 4: 1图中II 6和II 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33.麝香豌豆花的颜色分紫色与白色两种,只有当两个不同的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表现出紫色,如下图所示。回答以下相关问题:(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 A、a; B、b表示)I JKI 1Cl Jww一 W pH Wr Bf.二、简答题31 .某科学家做“杂种”病毒侵染实验。车前草病毒( HRV )和烟草花叶病毒(T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