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94013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属于:1.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谈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赵湾乡中心学校 杨仁福电话 1309412650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协作精神等方面实效显著,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中。 一、注重合作对象安排合理化(一)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应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考察,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适当可以在安排座位时进行调整。(二) 给每个小组成员分

2、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做出汇报。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教师每次组织小组合作时,也轻松了。(三) 人人参与小组合作, 学生参与的程度是衡量课堂效率的重要标志,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变成了老师唱独角戏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难以发挥。我们必须放弃这种做法,真正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课堂教学最理想的境界是人人参与,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能全身心的投人到学习中去并能按照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探讨新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就

3、能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每个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是发展变化的,每个人提出的问题都值得大家重视的,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是主人翁,都敢于表现自己,使每位同学的个性、能力、思维品质能得到全面发展。(四) 合作学习要有开放性 :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开放性教学,首先,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开放的,学生四人一组,自由组合。其次,教学内容是开放的,教师就本节内容创设情景,提出疑问,然后小组讨论,使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并讨论得到解决方案,最后形成小组成果,集体共享。 开放原则要求无论是在班级中还是在小组中,都平等的尊重每一名成员的尊严和权利,充分调动每一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小组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有共同进步

4、的集体二、注重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一) 要学会质疑。在小组活动中,在肯定别人优点的时候,还要敢于质问。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而不要害羞,不做声;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想到了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富于生机。(二) 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漫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合作小组成员必须听清老师的提问要求,听懂小组分工的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音。俗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取长补短,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

5、能使我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三) 要学会表达。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会表达。在课堂教学的许多时候,经常只有那么几个学生举手,一些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时发言很有价值,等到全班交流时却没有了声音,也有一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楚。为此,教师就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把一些能够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第四、要学会遵守组织纪律。合作往往是小组化的学习,人数不多,但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的,要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当然,这里所指的纪律不是把学生管死,不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

6、动的空间,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让学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乱”。 三、注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化的形式和系统,具有多样性和可操作性。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一) 优选教学内容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使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教学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人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在学习棱锥时,让学生观察锥体的模型,在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如何定义棱锥?”。鼓励每个成员都从不

7、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补充,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棱锥的定义和性质。 (二) 及时指导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还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出现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等现象。教师就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相处。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在明确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否则就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 注重形成性评价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总之, 要使小组合作发挥最大的效益,真正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我们觉得关键是: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的意义要有深入的认识,把握合作学习的实质。并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师提供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明确,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能围绕实质性的内容有一定的探索性。教师要注意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作用,灵活地调控教学过程,使合作学习优质高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