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121”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93885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121”高效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121”高效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121”高效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121”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121”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121”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班级 )必修一 3.1自然界的水循环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2)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 “绘、说、析”等形式,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2)课前布置活动题:黄河的断流现象,加深学生对地球上水的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

2、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授课题目第一课 自然界的水循环拟1 课时第1 课时明确目标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重点难点重点: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难点: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课型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学生活动设计一、知识要点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的存在形态:气态、液态、固态2、地球上的水体分类3、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二)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2、类型: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3、水循环的环节和过程:4、水循环的意义(1) 水循环运动使自然界的水

3、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2)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3 )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雕塑地表形态。二、经典例题 例1:读下图填写下列的空格:(1)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是:1_ 2_ 3_ 4_.(2)图中水循环的类型是_,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_和_之间。2、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B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C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水 D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例2: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循环运动,但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能虽不能转化,但能起着吸收、传输的作用A、 B、 C、 D、 三、总结提升 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并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四、 能力提升练习册P72 学业达标训练学生阅读全文,完成练习册69页“基础自主梳理”,对所学内容形成初步认识。针对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认识学生做练习,巩固本课知识点。因材施教: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