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角度来优化德育活动的开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37263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角度来优化德育活动的开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从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角度来优化德育活动的开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从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角度来优化德育活动的开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从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角度来优化德育活动的开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从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角度来优化德育活动的开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角度来优化德育活动的开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角度来优化德育活动的开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德育顶层设计视角下的德育活动优化与开展2016年松江区德育副校长培训班第一小组研究报告一、背景分析顶层设计,一个工程学术语,本义为: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是基于学校教育哲学对学校德育各层次、各环节进行的系统、整体的设计。具有高端性、整体性、结构性等特征。因此,学校德育顶层设计对学校德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注重顶层设计,创新德育工作”的培训主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深知这是一个很有难度、很有挑战性的命题。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这个命题也确实是每位德育副校长面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系统性考量时绕不过去的研究课题,

2、也是长期困扰着我们的迫切问题。当然,破解德育难题,解决实际问题,这不就是我们这个培训班所要达成的重要目的吗?(我提议,请为这个好的命题和全体培训班人员三个月来面对这个命题,继而进行实践与思考的勇气和豪迈鼓鼓掌吧!)二、活动目的通过专题讲座、小组成员的实践研讨、交流总结,我们试图从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架构、优化德育活动的开展两个方面出发,激发德育管理者深层次的思考,进而寻找到提升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发展因子。三、活动过程我们的研讨活动大体分为五个阶段1学习阶段主要包括三个途径:一是通过认真聆听专题讲座,提高思想认识程度;二是自行选择研究主题,进行小组活动和相关研究;三是依托qq群以及“微信

3、”等渠道,展开网上研讨这些学习经历为我们完成研讨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养分。2梳理阶段要想优化学校德育活动,提升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梳理学校德育的已有基础,继而完善和修订学校德育的顶层设计。为此,我们先自行对本校已有的德育活动和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如:华实高中聚焦“健康、品行、学习”三个维度着力培育的“学生发展项目”;松江四中的德育特色创新五大行动;松江七中的“案例归因对策”校本会诊模式;华实初中的“421”校本德育实施途径;新桥中学的德育分层目标等,这些项目经过数年的实践和提炼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相对比较成熟。3他山之石学校德育顶层设计和优化德育活动开展能否“接地气”是本组每位成员最

4、为担心的关键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的疑惑和思考,3月28日和5月10日,培训班全体成员实地考察了泖港学校“基于自主管理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展示”及“卢湾二中学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现场展示会活动。这两次活动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基于校情、学情的校本德育顶层设计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让我们在学校德育校本化实施方面收获很多,启示很大。4小组活动经过学习、盘点与梳理,我们发现每所学校在德育课程建设、德育活动整合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或构想。5月13日下午,第一小组全体成员集中华实高中,观摩了“模拟法庭、生涯规划、职业招聘会及课堂教学”四大板块的实践活动,并进行了观后交流,明确了后续梳理本校的德育顶层

5、设计内容。5网上研讨第一小组活动的高潮来自校本德育顶层设计初稿后“头脑风暴”式的研讨。九亭二中、二中初中、立达中学、松江六中就“学校德育顶层设计如何进行校本化实施”这一话题各抒己见;“优化德育活动开展”这个话题则引起九亭中学、松江七中、西外学校等众多人的兴趣,广泛交流。另外,小组成员还对“如何理解、把握德育为本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德育目标的设定如何兼顾整体要求和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校本德育活动实施后如何评价?如何创新?”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万变不离其宗。经过上述环节,我们从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角度来审视当下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德育工作,主要形成了以下四点共识

6、:一是学校德育顶层设计要充分体现育人价值,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关联、相匹配、相衔接。二是学校德育顶层设计要整体考虑德育的各层次、各环节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增强学校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学校德育顶层设计要符合学校实际,师生员工充分参与。四是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思路要清晰明确,要可实施、可操作,具有可行性。四、收获与反思虽然我们的研讨活动议程上已经结束,但是本小组围绕“学校德育顶层设计,优化德育活动开展”这个话题的讨论、研究、实践并没有结束。在这里,我们简单罗列了大家的收获:陆莺: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管理者往往会重点关注德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校本课程的

7、研发、课程的实施落地,但我认为,所有德育课程的核心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程济:在多元社会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学校德育工作者不能停下探索前行的脚步江晓春:我们要利用可利用的德育资源,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孤芳自赏,只要是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的素材资源,都要理直气壮地唱响主旋律,进课堂,进教材,进每一位学生的头脑。张全明:德育顶层设计要和学校的育人目标相结合。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育人,育人目标应该成为德育顶层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最终目标。陈新辉: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应进一步关注学生生活,挖掘本校教育资源,处理好个性与共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使校本德育课程更

8、为完善,并动态发展。孙青:当教育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拨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在情感的浸润中拨动心弦,点亮心灯,最终实现以境生情,以情生行。胡俊:源于校本德育改进带给我们的启示,总能让我们感觉到收获颇丰,哪怕是“戴着镣铐跳着舞”的自我宽慰。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无疑是当下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关注的核心命题。贾文霞:学生在学校的求学过程也是其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化发展相统一的过程,学校有责任帮助学生协调“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国际型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洪波:要根据本校的特色或环境、人文优势等进行德育课程的开发,即使是一条小小的校园路、一面爬满绿枝的蔷薇花架,也会成为校

9、本化德育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一方舞台高叶:通过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努力探索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教育渠道,通过主题系列活动的形式使学生在体验中得到熏陶,内化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占克明: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是一个校长、教师、学生、课程专家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过程。我们的反思反思1:学校德育顶层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仅凭一个点、一个面很难支撑起德育工作的全部。因此,要注重多途径渗透,形成德育体系立体网络,这无疑将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过程。反思2:整合学校德育

10、活动,需要放在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系统中加以考量,传统的学校德育或多或少在时效性、有效性、针对性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因此,优化德育活动开展,必须有一个校本化统整与统筹、固化与优化的过程,这样才能扫除德育工作“盲点”,更好的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更大的德育合力。携家庭之手,助学生成长德育副校长培训班(第二组)小组汇报主持人:我们第二小组九年一贯制组研究就是这个话题:家庭教育。(点开ppt)我们意识到,正如给人鱼不如教人打鱼的道理一样,我们直接育学生的同时,不如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下面,我想有请我们组的倪婕老师和我一起来主持我们九年级一贯制组的汇报。我们共有来自全区的十八所学校。倪婕:教育改革中有个关键

11、词,叫“课程”;顶层设计中有个关键词,也叫“课程”;我们每个教育人的嘴里都会说这个关键词,“课程”;而德育的课程,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得更为复杂。金晓燕:培训中,陆书记告诉我们“德育,润物无声不着痕”;洪雨露校长告诉我们“那看得见摸得着查得出感受得到的文化氛围就是德”;张人利校长告诉我们,在德育课程中还有一种分类叫作“无形隐性课程中的德育”倪婕:我们最终明白:德育很玄妙,却是每个教师育人的核心思想;我们明白:只有通过人去感染人,才是德育的大道。金晓燕:可以感染学生这个“人”的人有哪些?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职工;社会上的一切人;还有最重要的一双:父母。因为父母给了孩子一个家庭,家庭很重要地决

12、定着孩子的成长。倪婕:突然我们意识到,这个群体如果自身素质不高、育人能力不强,那么学校教育又会被削弱几何呢?所以,在大教育的背景下,真正的教育,是做好学校教育的同时,做好社会的教育;因此我们九年级一贯制组想到了这个研究主题:学校的家庭教育。金晓燕:令人欣慰的是一一经过我们组成员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发现,原来我们都已经在研究和实践的路上。倪婕:下面有请我们汇报组的成员。我们汇报的主题是:携家庭之手,助学生成长。第一板块:搭活动之台金晓燕:如何让家长成为一个、一双、一群、一大批能感染学生心灵的人。我们要做的是一一搭活动之台。请吴佳菲校长汇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老师,我妈妈在厂里上夜班;老师,我爸

13、爸工地上事情很多很忙的;老师于是,学校用家校活动,构架家长陪伴孩子的桥梁。洞泾学校邀请二年级所有家长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用“早餐秀”来晒一晒,比一比,谁家的早餐集“美貌”和“美味”于一身。李塔汇学校,依托“家长学校”的平台,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三新学校的家长正全情投入艺术节“我行我秀”、体育节名族风展示和科技节亲子挑战赛。海港学校的家长进课堂观察孩子的表现,也进食堂和孩子们一起包馄饨饺子。叶榭学校“分享金点子,你我共进步”。爸爸加油,妈妈加油!车墩学校用各种时下流行的活动,让孩子们为父母感到骄傲与自豪!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几所学校的新思考是:如待会几所学校汇报的一样,力争使活动做到“三化”:

14、系列化,序列化,品牌化;从而形成课题、项目、课程等等。(有请我们的第二板块汇报)第二板块:用课题引领金晓燕:在活动的过程中,必然有更深的思路,也出现一些问题,有了思路和问题,便出现了课题。在浸润学生的路上,我们要做的是一一用课题引领。请周文光校长汇报。众所周知,课题引领,是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的重要举措。我们的洞泾学校、华阳桥学校,以及我们学校,都有关于家庭教育的课题。我校开展的是对农民工子女行为规范的家庭教育指导研究这一课题。我们思考是:现今各乡镇学校农民工子女占很大比例,那么如何开展对这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呢?我们调查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探求学生家庭教育与其行为表现之间的关

15、联性,探索家庭教育的适切性及班主任对这一群体的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和水平,从而达到把握教育规律,形成家校合一,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提供有效支持的目的。本课题的研究,使我校顺利通过上海市“十二五”家庭教育实践基地验收,并成为“十三五”家庭教育实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从问题中来。同样的,华阳桥学校看到了学生厌学的现象,想到如何依靠家庭教育唤起学生的抗逆力的问题,形成了上海市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市级课题。在洞泾学校研究学校感恩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时,把“让孩子学会感恩”作为研究目标之一的同时,还把“让家长更会感恩”作为了目标之一。如果说,要找到“用课题引领家庭教育”新的生长点的话,我的思考是1、如何利用互联网,让学校对家庭的教育渠道更广、更有效。2、如何利用互联网,让这些成功的研究经验,得到辐射。第三板块:以项目推进金晓燕:在活动的开展和课题的深入研究下,我们的项目品牌也建立起来了。在发挥家长的育人作用上,我们要做的是以项目推进。请姚红贤校长汇报。古松学校优质家长工作坊该项目聘请了区内优质师资,为家长提供“萨提亚”模式心理培训,通过心灵的触动和行为的调整,以期实现“养育心理健康的孩子”的目标,至今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