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评估报告书模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935124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微生物评估报告书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病原微生物评估报告书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病原微生物评估报告书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病原微生物评估报告书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病原微生物评估报告书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原微生物评估报告书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微生物评估报告书模板(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模板1、 生物风险评估依据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3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4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2、生物风险评估要素1病原微生物特征;2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3实验活动人员;4实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和环境;5风险认定和评估结论。3 生物风险评估实施3.1病原微生物特征的评估1一般生物学特性:病原微生物起源、基因组及编码、产物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细菌或病毒属别和型别内容或技术鉴定。2致病性:临床症状、潜伏期、病程、感染剂量、入侵部位、宿主类型、否产生毒素等。3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媒介、皮肤感染等。4环境中的稳定性:是指其

2、抵抗外界环境的存活能力,不同的微生物的稳定性不同,对病原微生物的稳定性评估除考虑其在自然界中的稳定性外,还应考虑其对物理因素与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5致病性和感染剂量:不同病原的致病性不同,即使同类病原不同菌毒株也有不同强度的致病力;另微生物的致病性与被感染者的免疫状态、易感性有关;暴露后果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机体的抵抗力;不同属、种、亚种、型的病原微生物,甚至不同株的病原微生物,其致病性各异; 还取决于所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剂量,当大量病原微生物侵袭人体时,潜伏期一般较短,而病情则较为严重;不同个体被传染后,可产生各种不同的结局。6传播途径:传播方式包括呼吸道传播、通过水和食物等消化道传播、

3、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媒介传播等;传播结果包括一种病原可有多种传播途径和多种病原可以引起相同的症状。7实验动物研究、实验室感染。8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效的药物、有效疫苗、疾病监测手段、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手段。3.2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评估1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人病原微生物的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培训、检测等活动。2实验活动的类型包括:标本或样品处理、离心、匀浆、超声、移液操作、锐器的使用、生物安全柜使用、医疗废物消毒或高压灭菌处理等。3实验活动风险影响因素:3a.气溶胶产生:离心、旋转、匀浆、接种环等。b.潜在伤害:注射器等锐器、酒精灯、玻璃器皿等。c.标本的浓缩:

4、来自临床、现场、培养、浓缩等。d.毒株和细胞:野毒、减毒、疫苗株、毒素产生等。e.操作指导书。4 病原微生物动物实验风险因素a.标准的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程序。b.化学消毒剂选择、配置和使用。c.物理消毒设备的使用和维护。d.各种实验材料、器具,尤其是锐器处理。e.动物实验动物及其排泄物处理。5 废弃物处理风险影响因素:a.标准的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程序。b.化学消毒剂选择、配置和使用。c.物理消毒设备的使用和维护。d.各种实验材料、器具,尤其是锐器处理。e.动物实验动物及其排泄物处理。3.3实验活动人员要求评估1健康状况和健康历史、耐药和过敏。2人员资质和心里素质。3生物安全知识。4微生物学专业知识

5、。5操作设施设备技能。6免疫状况。7培训状况。8应急事件处理能力。3.4设施、环境和设备因素要求评估1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应等级的设施。2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设备。3实验室检测相关设备。4应急设施。5设施设备管理、维护、校准和检验。3.5风险评估结论降低风险的措施:1病原微生物风险分类2实验活动与相应的设施设备要求3个人防护装备要求4人员生物安全和专业技术资质要求5人员健康和素质要求6预防和治疗措施要求7菌毒种和实验活动等风险管理要求8应急预案和措施要求4、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审核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的适宜性与科学性,并做出评估结论。生物因子生物危害评估报告模板*菌危害评估报告一、危害程度分类分类等级

6、不同实验操作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要求二、背景资料一般生物学特性1形态染色2培养特性在外界环境的稳定性1在自然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对温度的敏感性2对日光与紫外线的敏感性3对化学因子的敏感性致病性和感染数量传播途径及暴露的后果1传播途径2暴露后后果*菌的宿主范围*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1预防2诊断3治疗三、实验室实验活动及其危险性与预防措施实验室实验活动背景资料1实验活动内容2实验涉及的*菌菌毒种背景资料3实验室*菌感染动物与培养物最高存量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因素与预防措施1实验样品的接收与开启拟采取防护措施:2实验样品涂片拟采取防护措施:3*菌接种培养拟采取防护措施:4*菌培养物与动物器官细菌再分离样品制

7、备拟采取防护措施:5实验样品的研磨6*菌的攻击拟采取防护措施:7感染动物的饲养8感染动物的解剖9动物血清标本与未经灭活组织标本采集10病理观察用组织标本的采集11实验仪器设备12实验动物的病原微生物潜伏感染13培养物与实验废弃物销毁14室内空气、实验用品以及操作台面污染15菌种以及培养物保藏实验室实验活动危害评估四、工作人员素质五、评估结论附表*菌实验室实验活动风险评估*实验室工作人员个人素质评价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一、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与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个世

8、界性卫生问题,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占45%,我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非常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一般有如下特点:季节分布,多见于春夏季;中毒食品种类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此外,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报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带菌率83%,所以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污染源。一般说,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以下途径污染食品: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人员带菌,造成食品污染;食品在加工前本身带菌,或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产生了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熟食制品包装不严,运输过程受到污染;奶牛患化脓性

9、乳腺炎或禽畜局部化脓时,对肉体其他部位的污染。而肠毒素形成条件包括:存放温度,在37内,温度越高,产毒时间越短;存放地点,通风不良氧分压低易形成肠毒素;食物种类,含蛋白质丰富,水分多,同时含一定量淀粉的食物,肠毒素易生成。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葡萄球菌性菌血症可发生于任何与血管内导管或其他异物有关的局限性葡萄球菌脓肿或感染,它是严重烧伤病人死亡的常见原因。持续性发热常见,而且可伴有休克。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特别好发于静脉注射给药者和装有人工心脏瓣膜的病人。突然出现心脏杂音,脓毒性栓子和其

10、他经典体征便可作出可疑诊断,确诊需依据超声心动图和血培养。葡萄球菌性骨髓炎主要见于儿童,可引起寒战,发热和受累骨疼痛,继之出现红肿。关节周围感染常引起关节积液,提示为化脓性关节炎而不是骨髓炎。白细胞计数常15000/l并且血培养常阳性。X线变化在1014日内不明显,骨质疏松和骨皮质反应甚至更长时间仍不能测出,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则常能较早出现异常。现在葡萄球菌性小肠结肠炎很罕见,但若住院病人出现发热,肠梗阻,腹痛和腹胀,低血压或腹泻,特别是新近作过腹部手术或接受过抗生素者,可提示本病。若粪便镜检发现大片的嗜中性白细胞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则可能作出诊断,但必须排除产毒性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这是抗生

11、素相关性结肠炎最常见的原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a.溶血毒素:外毒素,分、四种,能损伤血小板,破坏溶酶体,引起肌体局部缺血和坏死;b.杀白细胞素:可破坏人的白细胞和巨噬细胞;c.血浆凝固酶:当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人体时,该酶使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或凝固,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葡萄球菌形成的感染易局部化与此酶有关;d.脱氧核糖核酸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脱氧核糖核酸酶能耐受高温,可用来作为依据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e.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数种引起急性胃肠炎的蛋白质性肠毒素,分为A、B、C、D、E及F五种血清型。肠毒素可耐受100C煮沸

12、30分钟而不被破坏。它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是呕吐和腹泻。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还产生溶表皮素、明胶酶、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等。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m左右,显微镜下呈单个、成双以及排列成葡萄串状。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葡萄球菌属,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衰老、死亡和被白细胞吞噬后的菌体革兰染色呈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37、最适生长pH7.47.6。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肉汤中生长。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甲基红反应阳性

13、,VP反应弱阳性。许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还原硝酸盐,液化明胶。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高度敏感。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与诊断1.标本采集 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痰液、脓液、创伤分泌物、尿液、粪便和呕吐物等。2.直接涂片镜检 直接涂片检查在正常情况下呈无菌状态的体液标本如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若有检出革兰氏阳性,显微镜下呈葡萄状排列、无芽胞、荚膜,直径0.5-1m的球菌。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3.分离培养 可以选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血平板和高盐甘露醇平板,血平板用葡萄糖肉汤增菌培养基。该菌在普通肉汤中

14、呈均匀迅速混浊生长;若接种于琼脂平板上35过夜后可形成直径约23mm的厚菌落、湿润有光泽、呈金黄色不透明圆形凸起。若接种于血平板,菌落周围可形成明显的透明的溶血环。在高甘露醇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生成淡橙黄色菌落,以此可与其他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相鉴别。4.鉴别实验1血浆凝固酶试验:血浆凝固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产生的,与其致病力有关的一种侵袭性酶,其作用是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在菌体表面沉积和凝固以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血浆凝固酶分为结合型和游离型。前者结合在细菌的细胞壁上,能直接作用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使之转化为纤维蛋白,环绕菌体而形成凝块。而游离型血浆凝固酶则在产生后被分泌到菌体外,不能直接作用

15、于纤维蛋白原,但可以激活血浆凝血酶原,使之转化成凝血酶,后者再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化为纤维蛋白。具体的测量方法也因此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种。玻片法:将待试菌落乳化于玻片上的盐水中,经1020S证实无自凝后,用接种环取人或兔血浆一环,与乳化菌液混合,出现凝集者为阳性,另设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试管法:吸取0.5mL兔血浆与0.5mL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浸液肉汤24小时培养物充分混匀,置37培养,每隔半小时观察一次,连续观察6小时,出现凝固,即将小试管倾斜或倒置时,内容物不流动,判为阳性。2耐热核酸酶试验:将24小时肉汤培养物沸水浴处理15min,用接种环划线刺种于甲苯胺兰-DNA平板,35培养24小时,在刺种线周围出现淡粉色者为阳性。本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3甘露醇发酵实验 金黄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