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隋代石椁看古代“APE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934197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隋代石椁看古代“APE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隋代石椁看古代“APE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隋代石椁看古代“APE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隋代石椁看古代“APE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隋代石椁看古代“APEC”近日,由国家文化部、文物局联合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河南六省(区) 主办的大型文物展览“丝绸之路”在国博启幕,近44家文博单位的“镇馆之宝”首次在 北京聚首。60%以上为国家一级文物根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是次展览从全国16个省的44家文物机构 精选出490件与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有密切关系的珍罕文 物,年代跨度从战国至明清,其中60%以上是国家一级文物。展览占据了国家博物馆南7和南8两个展厅,总面积2900多平方米,是国家 博物馆举办的临时展览里规模超大的一个。展览的策展人单月英在导览时向记者介绍,为配合是次展览,各地方博物馆不

2、 惜割爱,拿出了自己的“镇馆之宝”。张骞墓出土的封泥,是自1938年出土以来首次 与观众见面。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银捧真身菩萨,也是首次离开法门寺展出。庄 严美妙的董钦鎏金佛造像是西安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而三彩釉陶载乐骆驼、备马图 壁画等,亦是国家博物馆的殿堂级馆藏。展现中国文化博采众长的过程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丝绸等已经远传到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事实上, 最新的考古研究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黄河流域已经和中亚、西亚地 区有物资上的交通和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从中原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进入中亚、西亚地区,直达欧洲腹地。 汉朝以降,丝绸之路迭经演变,贸易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今天广

3、义上的丝绸之 路,涵盖了绿洲、草原和海上三大干线,形成了复杂的网状道路系统,并在唐代达 到鼎盛。是次展览分为“黄金草原与中国的早期交流”、“汉营西域与丝路交通”、“胡 人来华与胡风浸润”、“厚重多元的宗教艺术”、“包容四方的大唐文化”、“碧波中的帆 影”六个部分,全方位地反映丝绸之路上的人情风物、文化流通、商贸往来。宋新潮认为,一些稀有的文物,能够折射出相互交通的世界历史。“以从山西省 博物院调取的山西隋代虞弘墓的石椁为例,这个石椁反映了袄教传入中国之后的情 况。石椁上既有代表中国皇帝的图案,也有代表中亚、突厥、印度、波斯等地帝王 的图案。就好比今天APEC领导人聚首,通过这个图案,可以看到当初的整个世 界。”“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东西交通的大道畅通了。宋元以后,中原的疆域往后 收缩,在这个时期,元代把整个中亚的道路打通。从宋代,或者说从晚唐开始,海 上丝绸之路成为非常重要的道路。直到明清两代,应该说这条道路从来没有断绝过。 中国的文化始终是与世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也是博采众长的 结果。”宋新潮说。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