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沙市经典传统小吃-2013版本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3403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沙市经典传统小吃-2013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沙市经典传统小吃-2013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沙市经典传统小吃-2013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沙市经典传统小吃-2013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沙市经典传统小吃-2013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沙市经典传统小吃-2013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沙市经典传统小吃-2013版本(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沙 市 小 吃-2013版-小向总结 前言:吃货们誓要将湖北小吃发扬光大,让它们冲出湖北,走向世界。(以下欢迎补充啊!)-版 本1:2006年荆州电视台还专为沙市名小吃做了一期节目,什么黄家塘的米粉,福寿的面,大赛巷的矮子饼,女人街的麻辣烫,这小吃还真做成了大文化。看来好吃还真有好吃的好处,缺点和优点有时还真是难说清楚啊!现在再把沙市最出名的早点地点列举如下,看看哪些是你去过的?最好吃的米线:沙市大赛巷(沙锅居)。 最好吃的牛肉米粉:沙市黄家堂、沙市红星路(秋记),沙市梅台巷手工米粉。 最好吃的矮子饼:沙市大赛巷;花台好邻居靠左边50米左右一处有卖,新鲜出炉,口感较好。8元一斤。 最好吃的包面

2、:沙市商场小吃街,现在叫沙市时代广场小吃街。最好吃的面:沙市江汉南路(福寿的大连面),月亮楼(邱记早堂面)现在搬到烈士陵园对面了,沙市微波楼杂酱面,沙市园林东路(刘老头燃面)。最好吃的锅块:沙市大赛巷,沙市玉桥小区。最好吃的糯米包油条:沙市洪家院。最好吃的汤包饺子:沙市大赛巷。最好喝的绿豆汤:沙市江汉影都(光头)现在叫沙市银兴影都。最好吃的凉粉:沙市中商。最好吃的米元子:沙市江汉影都(罗记)现在叫沙市银兴影都。最好吃的糯米泡元豆:沙市黄家塘。最好吃的麻辣烫:沙市女人街。最好吃的烧烤:沙市文化宫。最好吃的火锅:沙市园林路(德庄)。最好吃的大排挡:沙市红星路九九,桐桐,七一一。最好吃的桃园农家菜:

3、沙市跃进东路(桃园农庄)。最好吃的凉菜:沙市大赛巷。最好吃的卤菜:沙市大赛巷。最好吃的鸭子:沙市大赛巷(小胡鸭)。最好吃的蛋糕:沙市北京路(妞妞)。最好吃的牛肉干:沙市文化坊。-版本2:最好吃的米线:沙市大赛巷。 最好吃的牛肉米粉:沙市黄家堂小学对面落家。 最好吃的手工米粉:沙市梅台巷。 最好吃的块子:荆州文化馆对面的。 最好吃的包面:荆州黄金堂里面。 最好吃的燃面:荆州新南门宜宾。 最好吃的早堂面:沙市大庆路。 最好吃的杂酱面:荆州中波楼的。 最好吃的面:沙市江汉南路福寿的大连面,月亮楼后面邱记早堂面,塔桥路微波楼杂酱面。 最好吃的锅块:荆州西门中学以前门口的落家不错,还有沙市武德路上滴。

4、最好吃的糯米包油条:荆州城里行署斜对面。只有东中开学的时候她才在。 最好吃的汤包:沙市大赛巷(原来五中门口的也不错啊)。 最好吃的饺子:沙市航空路。 最好喝的猪肝汤:荆州东门张居正街的。 最好喝的绿豆汤:沙市江汉。 最好喝的奶茶:荆州江中门口的和荆中斜对面的 最好吃的凉粉:沙市中商旁边的小摊子。 最好吃的凉皮:荆州四机厂一个老婆婆搞的。 最好吃的米元子:沙市瑶草巷的黄婆米元子。 最好吃的糯米泡元豆:沙市黄家塘小学落家旁边。 最好吃的臭豆腐:沙市文化坊5中门口。 最好吃的麻辣烫:是荆州人哈都晓得,当然是沙市女人街滴撒! 最好吃的铁板烧:荆州花台。 最好吃的烧烤:荆州东门张居正街的,沙市文化宫路上

5、的。 最好吃的火锅:沙市梅台巷滴重庆火锅,虽然不正宗,但15块一个人,随便吃,好嗨!还有沙市德庄,及沙市塔桥路上的。 最好吃的大排挡:红星路九九,文武圣,桐桐,老八宝,荆州区这边通会桥的雄起,还有九九,七七,及江津路的711。 最好吃的农家菜:荆州成丰学校那边的。 最好吃的凉菜:沙市大赛巷里。 最好吃的卤菜:荆州刘婆里的卤藕和蹄膀,沙市乡巴佬。 最好吃的鸭子:当然是小胡鸭撒! 最好吃的干锅鸭:荆州东门张居正街的。 最好吃的板栗:荆州荆东路行署对面的板栗王,沙市是阿信。 最好吃的蛋糕:妞妞撒。 最好吃的牛肉干:沙市文化坊里的,是人家自己做的,巨经典!-版本3黄家塘的牛肉米粉梅台巷的手工米粉五一路

6、的热凉面文化坊的锅块大赛巷:米线 ,牛肉米粉 ,油糍糍 ,矮子饼 ,小胡鸭 ,美嘉华后面的牛肉锅块,麻辣烫胜利街的绿豆糕 九黄饼 云片糕 江汉南路福寿:大连面 工农路的西元大连面红星路的向明大连面 酸辣面等白云桥的大哈羊杂牛杂 社保旁边的鳝丝面 洪家苑的热干面 晚上江汉北路的罗老巴子热干面简 介-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原湖北省沙市市,现已经和荆州市合并为一个城市),地处长江中下游的荆江河段,素有“鱼米之乡”和“江汉明珠”之美誉。在80年代是中国十大明星城市之一,号称“小香港”,因为有3大支柱产业:活力2 8牌洗衣粉,荆江牌水瓶、保温杯,鸳鸯牌床上用品,都曾经全国畅销,响誉中外。虽然现在支柱产业无

7、一幸存,城市建设几十年来没有进步,但这都没有影响沙市人以善吃、好吃、会吃而自居。我看过很多城市,似乎早点都比较单调,可能一些大城市生活节奏快,人们早上要早早的起床,赶着送孩子上学,赶着去上班,很难有时间坐下来好好吃一顿早点,而沙市人生活闲适,早点也是丰富多样。沙市人管吃早餐叫“过早”,顾名思义不是正餐,很随便的。沙市人不光好吃,还特懒,一般人都不在家做早餐,习惯在外面吃,所以街上作早点的生意特红火,有钱赚自然做这行的人就很多,做的人多了竞争就激烈,所以生意人就会想出各种新鲜花样来招揽顾客,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品种更新,味道独特了,故当地的原创小吃品种特别多,其他城市的特色小吃在沙市也得以改良发扬光

8、大。据说好多人来沙市玩都是奔这里花样繁多的早点去的,现在我就介绍一些沙市最出名的早点,看看哪些是你吃过的?蒸的,有北方人爱吃的馒头、花卷、汤包、饺子、发糕、汽水粑粑外,还有湖北特有的烧梅,一层薄薄的皮儿,里面包的是糯米加肉,捏成很美的象花一样的形状,又漂亮又好吃。馒头在这里也被做成麻将大小,叫麻将馒头,一口一个。煮的,有机制米粉、手工米粉,还有用硷水面制成的热干面、杂酱面、早堂面,米元子(豆腐元子)、糯米泡元豆、混沌(包面)等等,这里的混沌比北方的要秀气些,叫包面,汤里加一点紫菜、小葱别有风味。米粉和面每天早上都要排队,而且是哪儿人多就往哪儿排。您肯定想说,有病啊?哎!这您就不知道了,当然是哪

9、儿的好吃,哪儿排队的人才多嘛!沙市人好吃可不怕排队,排多长的队也得吃上这一口儿。要说米粉和面并无特别,主要是加进去的码子和汤,还真是百吃不厌啊!米粉:喜欢味重的沙市人都会选择牛肉米粉,酸辣味的更是让人一想就忍不住吞口水。只要是沙市人都知道沙市最有名气的牛肉米粉馆在黄家塘(打我记事起就有了这家,到今天生意依然火爆,被誉为神话),听老板说,他们的高汤是用牛骨头和20多种中药及佐料,长时间小火慢熬而成的,所以熬出来的汤很鲜,他们的牛肉码子也是用了18种作料,经过4个小时的卤制而成的。 热干面:沙市的早点乃至的湖北早点,都不能不提热干面。热干面讲究武汉正宗,沙市风味。沙市热干面把快的特点发扬至极,过热

10、水,加甜酱、辣酱,撒葱花就端给你,即时就吃。热,不比冷面包;干,不同汤水面。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白领阶层,忙碌的人们总是首先选择它。大连面:大连面是早堂面中的其中一种,早堂面中还有小连面、三鲜面、大排面等等,早堂面是沙市最流行的一种汤面,以清晨供应为主,所以叫早堂面。早堂面是用猪骨、鸡骨、鳝鱼骨熬制原汤,汤汁中肉、鸡、鱼味混合,呈乳白色,名为三鲜,并用猪肉、鸡肉及各种佐料制成码子,再放些炸制的猪肉丸子、鳝鱼丝,码子中瘦肉醇香、鸡肉鲜嫩、鳝鱼酥脆,面条柔软而有韧性,喜欢清淡味的沙市人都将早堂面作为自己的早餐。早堂面中的种类和价格都是根据码子的不同来分的。米元子(豆腐元子):主要是吃味,要味好,就

11、要佐料全,有虾米、榨菜、紫菜、牛肉等12种佐料,想想一碗米元子里竟要放12种佐料,味道想不鲜都不行。单说这虾米就不简单,要选择2厘米长、当年新晒制并且晒得特别干的虾米,才能在发挥特殊鲜味的同时不被泡软。不过,光味道好可不行,还要有嫩滑的米元子来配合。早点师傅说,要做出好的米元子,一定要特别细心,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先选上好的新米做原料,再将米磨成细腻的米浆,加入增加粘稠度的辅助原料后,就该加热了,米浆成了糊状后,才能再做成一个个圆圆的米元子。包面:有一种东西在北京叫馄饨,在上海叫云吞,在成都叫抄手,在沙市此物叫包面。薄薄的面皮里包上薄薄的陷,故曰其名。因为薄,入口即化,配合虾米和紫菜的汤,何其

12、爽。沙市包面翘楚在大赛巷,因为面中透出红肉,足见工艺细腻。炸的,有油香,油条、油饼(老面油饼、葱油饼)、油糍糍、欢喜坨、糍粑、藕饺子、糯米饺等等,还有煎豆饼、电烤饼、千层饼、手抓饼、鸡蛋饼、甜酥饼、锅块、糯米包油条等等,保证你一个月不会吃重样。欢喜坨:其它城市也有类似欢喜坨的麻团。可麻团腹中实,欢喜坨腹中空。沙市的欢喜坨刚出油时鼓鼓当当,吃在嘴里就被压得瘪瘪巴巴,化在嘴里淡淡甜甜,就像做了次被迫的笑一样。欢喜坨不仅美味,而且可爱。 锅块:有点类似于新疆的馕,但没有馕的厚、大,烧饼(锅块)只是薄薄的一层,会有甜或咸的口味,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还有包肉的、包菜的,烤出来脆脆的像饼干,那个滋味可叫美呀!沙市玉桥小区有一家烤的锅块可号称中国式披萨。糯米包油条:简直就是天才的发明,不让汉堡,赛过热狗。小作台、方寸间、糯米饭、油条段,各种罐头里的海带丝、土豆丝、萝卜丝、榨菜丝、揸胡椒、糖各种滋味任你挑。喝的:有豆浆、米酒、绿豆汤、银儿汤、黑米粥、耶奶等等,最特别的要属豆腐脑了。豆腐脑:北方豆腐脑是打卤的,加韭菜花和辣椒油,味咸。沙市豆腐脑白白净净,像面镜子,加糖,味甜。两者天壤之别,最相似处应该就是都沾着油条吃了。不过沙市豆腐脑不仅只青睐油条一种,还可以是油香、油饼等等。另外,还要特别介绍麻辣烫,一种类似火锅的街边小吃。来自:彭鞠鞠的博客网址: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