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主管责任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93377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主管责任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消防主管责任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消防主管责任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消防主管责任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防主管责任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主管责任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主管责任书 为确保本责任书的有效实施,如发觉有违上述条款造成火险或存在火灾隐患等情况,物业服务中心有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并上报消防主管部门,由消防主管部门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和处罚;本责任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至该房屋更换业主时为止,业主中间更换责任人则另行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更换责任人未重新签定责任书的,其前任房屋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担当然责任人责任。为了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全方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职责,强化责任,预防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广大商户生命财产和企业的安全,依据中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机关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和企业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订此责任书。一、根据“安全第一,预

2、防为主”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实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禁止在办公室、教室乱拉电线,不用电炉和热水器。禁止在柴房、图书室等危险地方抽烟、用明火。禁止用电设备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学生自行开关电暖器和电视机。二、各位商户要自觉接收安管部的管理,落实安全防火工作,常常对职员开展消防知识、消防技能、消防器材使用的宣传教育,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不停提升职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确保做到“四懂四会”,即:懂本岗工作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知道预防火灾方法、懂扑救火灾的方法、懂疏散逃生的方法;会处理险情事故、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

3、、会疏散逃生。三、根据“谁管理、谁负责”的标准进行消防管理范围及责任划分,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使豫康商城的消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详细到个人,同时各商户要做到以下几点:1、天天闭店前应有专员检验安全,做到断水、断电、关窗锁门;各单位要加强值班巡视,天天下班前应有专员检验安全,做到断水、断电、关窗锁门(不能拉闸断电的要有安全方法),明确值班人员的职责任务,立即发觉和处理多种险情。关键部位值班人员要做到“三知”(知防火知识、知灭火知识、知火警电话)和“四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自救)。2、用电设备必需保持正常运转,禁止超负荷运行,禁止带病作业;3、商铺内严禁私接电源,

4、禁止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禁止使用电炉、热的快、酒精炉等;4、安装和修理用电设备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认真检验。室内电路不准变动,因工作必需变动时,要经主管部门同意;5、未经主管部门许可,不准私拉电力线路,必须的暂时线要随用随拆,以防火灾;四、严格本辖区的消防设施的制度管理(七)建立健全小区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抢救援和处理机制。建立完善社会联动抢险救援体系,制订小区重特大事故应抢救援预案,每十二个月最少组织一次演练。根据有关深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要求组织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扑救、调查和善后处理,警示群众。消防基础建设。各村(居)要主动加强消防志愿队建设,担负起本辖区通常火灾的扑救

5、任务,同时编制消防计划专篇。1、消防器材要安置在指定地点,不准随意移动或作其它使用,不准在消防器材周围堆放任何物品,同时保持消防器材清洁完好、有效。十发觉火警,应立刻通知物管部或拔火警电话119,如火情较大,快速离开工作场所,从楼梯下去;如火情较小,立刻用手提灭火器灭火。2、维护好本辖区内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箱、消火栓、箱、应急疏散指示灯、应急疏散安全出口指示牌、疏散安全出口门标志)等。3、本辖区内的灭火器材无丢失和非正常损坏。各位教工均为学校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的责任人,尤其是班主任应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工作。为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全方面落实各部门、各单位消防安全目标责任制,预防和降低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安全,为我镇经济发展和建设“平安石塘”、“友好石塘”发明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镇政府和各村(居)签署二0一四年度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4、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器材应严格根据国家消防法规的相关要求进行设置。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商户 和安管部领导签字后分别保留一份。商户: 安管部:日期: 日期:有限企业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