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93194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电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光伏电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光伏电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光伏电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光伏电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伏电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电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伏电站安全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一、总则为提高企业多元化的经营路线,在光伏产业生产活动中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快速反 应能力,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安全,减少安全事故再次发生及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了解并掌握从事光伏电站项目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及预防措施,根据信息 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一院)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 案的要求,结合多地从事光伏电站安全生产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案例,收集了部分图片及相 关资料为本企业提供参考。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 393 号)。3、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

2、全管理条例(国务院 344 号)。4、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 493 号)十一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适用范围十一院光伏电站项目所有施工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遇到或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发生或 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应急准备与响应。四、光伏电站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光伏电站安全风险因素主要分为光伏现场自然因素风险,光伏电站技术风险,安装风险, 安全风险及材料风险五大方面。(一)、光伏电站安全隐患解析1. 现场自然因素风险光伏电站现场自然因素风险主要包括暴风和雷击、结冰、暴雪和冰雹、沙尘、岩石滚落、地质滑坡、地震、洪水和动物啃咬破坏等众多方面。因光伏电站选址一般为荒山荒地、废弃 鱼塘、荒漠

3、滩涂等地形复杂且偏僻无人的区域,故受以上自然因素影响造成的安全事故不易避免。暴风导致跟踪系统损坏暴风洪水动物啃咬破坏雪压过犬压坏组杵尘土覆盖组件2、技术风险造成光伏电站安全隐患的技术风险主要包括电站设计缺陷,设备故障,电站系统衰减、设备 老化、维护及修理技术失误等方面。设计缺陷、技术方案和设备故障是造成电站安全风险极 其重要的原因。宿误估计风载造成的电站事故过邑压导致的设备及器件提坯3. 安装风险由安装造成的光伏电站风险主要是指在光伏电站建设施工阶段,非规范化的施工造成各种电 站安全隐患。4、安全风险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人为造成的电击、电弧、火灾风险,人为盗窃、人为破坏以及操作人员误操作造成的电站

4、及人身安全危险。检测时由于操件不当引起的设备短路起火5、材料风险材料安全风险主要包括光伏电站各种构成材料的选购风险及运行损坏风险。组件玻璃自爆I电池片隐裂更焊带问题引起的安全隐患(二)、光伏电站安全隐患预防措施 如何应对及避免以上各种因素带来的光伏电站安全隐患,根据多地建设光伏电站经验 以下参考。草于事故发棒率的光站凤阳因素评怙i电压技术強故瞎合凤心破垢动期tW哎磁坏罰瑛璃破裂-人为農握作1、光伏电站前期调研阶段光伏电站前期调研阶段能规避的风险主要为项目选址地的自然因素风险。项目选址之 初,需要对场址的土壤、气象、环境、地质构造等因素进行精准评估。具体措施为:1)咨询当地气象站:了解场地的气象

5、数据,请具有专业资质的可研或气象机构对各种 不利气候条件进行专业分析,避免此种因素带来的电站风险。需要进行掌握的气候数 据有:统计项目统计项目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沙暴日数累年极端最高温度多年平均雷暴日数累年极端最低温度多年平均冰雹日数多年平均气压多年最大冻土深度多年平均水汽压多年实测最大风速多年平均项目湿度多年平均风速多年平均降雨量多年最大积雪厚度根据项目地点的地质和构造、历年降雨量、地震、洪灾和泥石流滑坡等的发生情况,电站 选址尽量避开河堤、滑坡、洪涝灾害频发地区、地理构造不稳定地区以及土壤腐蚀严重地 区,并合理进行防洪工程的设计及考量,做好水保工作,避开降雨及冰雪融水形成的地表 径流通道。

6、特别是在滩涂、废弃鱼塘等建设的电站,需做好前期规划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排 水防汛工作。2、光伏电站设计阶段1)应对现场自然安全因素采取的措施: 合理防雷设计:根据项目考察前期获得的项目选址地点的气象特征情况,结合 场址雷电活动规律以及防护目标,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制定合理的 防雷方案,将站区内光伏发电单元、升压站、综合楼等的防雷措施协调统一、全面 规划。 防风防腐,散热防尘:根据项目前期考察所得的项目选址地近年来的沙城暴次 数,暴风强风次数及级别,合理设计支架的抗风防腐、组串及设备的散热防尘等预 防措施。关键设备选型时,需要选择耐风沙、抗盐雾、抗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的设 备。 其他自然安

7、全因素应对措施: 电站设计时需充分评估项目地点的冰雹,雨雪发生情况及级别,合理地对组串排布 及组串承压情况进行设计,减少电站因冰雹,暴雪等自然灾害因素产生的危害。2)合理设计减少电站组串之间的遮挡 采用专业三维遮挡分析软件,进行电站地点及组串间距分析,规避电站周围物体、 地势差异或电站组串之间因排布不合理造成的安全隐患。 结合实际地形,借助专业软件,计算方阵间距,保证全年组件方阵无遮挡; 针对山地电站,合理设计,规避由于地势差异而导致的同排方阵不同子阵高度差引起的遮挡。3)合理设计以便应对光伏电站火灾隐患。 合理设计布置线路路径,降低线缆损耗,减少火灾隐患; 合理设备选型,防止由过电压、电弧引

8、起的电站安全隐患;光伏电站存在大量直流电缆及直流设备。直流电没有过零点,开关元件在断开 故障电流时,电压会一直存在,电弧持续燃烧,必须拉开足够的弧长距离才能 够可靠熄弧。光伏场区分布面积大、电缆分布面积广、接线不良、电缆绝缘破 损等都会引起拉弧。具有较高热能的电弧使得电站存在火灾隐患, 因此光伏 电站的特殊性要求前期设计时对于电气设备选型、线缆选型等设计工作需要重 点考虑其直流性、阻燃性。在遵守各种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合理设备选型并充 分考虑光伏发电的特殊性是消除电站火灾隐患的关键。3、光伏电站施工阶段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作业面较广,施工人员较多,故在施工建设阶段必须严格 控制施工质量,规范

9、化施工,并建立完善的工程监管制度和管理体系,以便减少及规 避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光伏电站的安全隐患。严格审核施工建设中人、材、机的配置 是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严格控制建设施工质量,规范化及精细化施工。保证光伏电 站各环节的严格正确且规范化施工是光伏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保障。五、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与职责(一)、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人员组织 现场指挥:项目经理或现场主要负责人 成 员: 各专业工程师、安全管理人员(二)、职责:1、负责重大应急处理预案的组织实施。2、负责抢救伤亡人员的指挥并转运伤亡人员。3、负责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故的有关情况。4、负责协调企业内部车辆、人员的动员调配工作。5、负责调查事故发生的

10、经过、原因、财产损失并做出事故分析及责任处理意见。6、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7、制定事故预防措施。(三)、应急准备(一)应急救援内外联系方式 外部联系方式: 治安:110 交通:122 急救中心:120 火警:119内部联系方式:(二)、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配备1、交通工具:配备项目用车 1 辆,负责现场急救及拉运救援物资。2、灭火器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3、通讯器材:手机。4、医疗器材:、急救药箱 1个。5、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绳索 100 米、安全帽、安全网、气割工具 1 套。五、应急响应:(一) 事故报警 施工现场发生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采取有效

11、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 护事故现场,做好善后工作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1、轻伤事故:由项目部迅速上报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 24 小时内报告公司领 导、公司安委员会、工会。2、重伤事故:发生重伤事故后项目部迅速上报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 24 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工会组织。3、重伤三人以上或死亡一至二人的事故:项目部发生事故后项目负责人必须立即上 报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报告后 1 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监督部门、工会组织和人民 检察机关填报事故快报表,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接到项目部报告后必须立即赶到事故现场 指挥抢救。4、死亡三人以上和重大、特别重大事故:

12、公司应立即报告当地市人民政府,同时报 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会组织、人民检查机关和安全监督部门,公司总经理应在接到 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5、急性中毒、中暑事故;应同时报告当地市卫生部门。6、易燃物品爆炸和火灾事故:应同时报告当地市公安部门。7、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对事故发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报告包括: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2)简要经过,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计;3)原因初步判断;4)已采取的措施及事故的控制情况;5)事故报告单位;(二)组建救援队伍接到事故救援报警后,迅速组织救援队伍。救援队伍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基础 上,实施救援、控制事故扩大,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和组

13、织群众撤离,做好危险源的有效 控制和处理,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以便事故调查。(三)紧急疏散1、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的特性,确定扩散情况涉及到的范围,并建立警戒区。在 通往事故的主要干道上实施交通管制,警戒区域的边缘设立警告标志并有人警戒、除事故抢 险和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在特定环境中,禁止进行可能引发二次事故的相关操 作,如断电、动火等。加强对事故现场的检查和监测;2、迅速撤离警戒区内与事故处理无关的人员,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四)现场急救 对事故受伤者进行现场处理后,迅速护送到就近医院救治。进行急救时,受伤者和 急救人员都要进行必要的防护(五)事故控制对成功的控制各种重大事故,必

14、须针对各种不同类型事故、事件制定详细应急处理措 施。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坍塌事故、触电事故、物体打击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的、 高空坠落事故、有毒气体中毒、煤气中毒、爆炸事故、火灾、暴雨洪水、传染病、食物中毒 及其它类安全事故。(六)事故现场记实 必须注意保护好现场。确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 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伤亡事故现 场必须经过安全监督部门或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方能清理。确保事故现场勘察和调查工作的 顺利进行。六、安全事故划分、调查和报告依据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 493 号令)重大事故隐

15、患管理规 定、建设工程重大质量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 倒塌或报废,机械设备损坏和安全设施失当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及其他类 型的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七、应急终止1、应急状态终止后,工程科及时做出书面报告。书面报告的基本内容是:事故发生及抢 救救援的经过;事故的原因;事故造成的后果,包括伤亡人员情况及经济损失等;预防事故 采取的措施;应急预案效果及评估情况;应吸取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 处理情况。2、发生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要按照上列要求做出书面报告。六、保障工作(一)宣传教育 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增强施工 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广大作业人员的防范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二)人员力量保障 项目部要保证应急救援人员配备,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具有一定的消防常识,每 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演练工作。七、施工现场应急响应情况及救援措施:1、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发生坍塌事故后,现场应急人员立即撤离坍塌区,向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