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92942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究并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3、了解温室效应及防范措施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能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难点: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验证【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由“狗死洞”引入。【自主探究】1、碳的氧化物有 和 两种,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原因是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常温

2、下它是 色, 味 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化学性质有: 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二氧化碳能用来灭火是利用了 的性质。3、能产生温室效应气体有 、 、 、 等。防止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 ; 。【合作探究】1、分组实验一:在烧杯内放两只高矮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将收集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缓缓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现象: 结论: 2、分组实验二:向刚才集满二氧化碳的软矿泉水瓶内加入半瓶水,立即扭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现象: 结论: 3、补充实验1:用试管取少许实验二中软矿泉水瓶中的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猜想: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可能是

3、证明:自己设计实验或参考课本P118实验6-5,利用实验桌上的仪器证明你的猜想,现象分析问题1.在小花上喷稀醋酸的目的是什么?问题2.干燥纸花接触水和干燥纸花接触水后又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现象为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结论: 化学方程式: 4、补充实验2:用试管加热实验二中软矿泉水瓶中的水,观察现象。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化学方程式: 5、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比空气 ,溶解性 6、固体二氧化碳又名 ,用途 。阅读教材P119 P121,完成以下问题:1、进入久为开启的菜窖应该做一个什么实验?为什么?2、农民它说是“植物粮食”;

4、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却称它为“粉刷匠”;化工专家称它“多才多艺”;饮料业师傅说它“够气够味”;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些说法分别指CO2哪些用途?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呢?3、什么原因使空气中的CO2含量越来越高? CO2过多会造成什么后果?根据CO2的来源,可以采用什么办法来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1.CO2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比较)溶解性固态CO2俗名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_燃烧,也_燃烧,不能供给_。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H2CO3 = H2O+

5、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CO2+Ca(OH)2=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此反应吸热热量,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2.CO2的用途:_(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干冰用于_、制冷剂 肥料, 作用等3.CO2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_。【练习设计】1、课本P123页相关练习 2、家庭小实验:课本P119页 3、请根据你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填入下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