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健康的广播稿范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929079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心理健康的广播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心理健康的广播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心理健康的广播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心理健康的广播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心理健康的广播稿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心理健康的广播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心理健康的广播稿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可编辑中学心理安康的播送稿范文中学心理安康的播送稿范文“关注心灵,关注安康。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各位同学,大家好!由我校“心泉”社团和校播送站结合推出的“心理加油站”栏目,今天和同学们正式见面了。我是主持人“心语”。我们的栏目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如:心理不适现象及预防、自我心理调节方法、青春期困惑等等。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心声、困惑、疑问等以来稿的方式交给我们的播送站,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请心理老师解答,你也可以到食堂后面的心理咨询室进展咨询,“心理加油站”栏目于每周五准时为大家播出,欢送同学们收听。本期的“心理加油站”,我们想和同学们谈谈“中学生心理安康”这个话

2、题。在开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向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个体心理安康成长,心理咨询遵循助人自助的形式,帮助来访者发挥最大的潜能,为正常开展消除障碍。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主要做的是:对同学们的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不良情绪,青春期烦恼以及亲子矛盾等问题给予指导,因此多采用认知理论和途径,从而将个体引导到现实世界。至于怎样才算是心理安康?心理学家给出了七个标准:(1)智力正常。能保持对学习较浓重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情绪安康,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安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自

3、信、满足的心情,擅长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性好。(3)意志健全。行动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行为表现协调有度。(4)人格统一完好。心理安康的最终目的是保持人格的完好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好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才能、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开展。(5)自我认识正确,能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6)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保持独立完好的人格,不卑不亢;能客观正确的评价别人和自己;宽以待人,乐于助人;交往的态度积极;交往的动机端正。(7)社会适应良好。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才能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

4、境的关系。(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安康的表现。没有人可以先天就有安康的心理,这与后天的生活环境有关,当然一个人的自身心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今的我们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安康心理,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中学心理安康的播送稿范文中学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面临着生理上、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方面:1.美妙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几乎每个同学都有美妙的愿望,对将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很多

5、同学梦想着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受人尊重的人。而实际上很多同学学习不努力,过一天算一天。虽然愿望是美妙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和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如今做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妙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2.浓重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随着生活程度的进步,一些同学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很多同学天天买零食吃,礼尚往来,互相攀比的风气非常严重。但在这些同学中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轻视劳动,平时的值日生工作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相当普遍。3.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由于自我意识的开展,同学们开场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师姐

6、上,同时也由于社会生活经历的逐渐丰富,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特点。愿意与知心朋友谈心,不愿同长辈透露内心,实行自我封闭。这些同学把内心的感受隐藏起来,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其实,这些同学和需要求得别人的理解,但只会抱怨父母师长不理解自己。4.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年龄的增大,成人意识的产生,同学们心理日趋成熟,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个别同学还会发生顶撞师长现象,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对抗情绪。可以说他们的独立意识非常强烈,但同时又缺乏必要的知识与才能,在经济上生活上都有依赖性。有的同学真正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管学习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现象。5.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中学

7、生充满热情和激情,但情感又容易受外界影响发生冲动和波动。情绪、情感总在两极摆动,不能冷静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难及时用理智加以控制。6.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大多同学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但由于考虑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重的情感色彩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此有时片面的坚持己见,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懊悔。说面意志品质的开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立还不强。7.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才能缺乏的矛盾。同学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对各种信息都非常热心好奇并积极探究,但由于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区分力还不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狭隘,容易被外表现象所迷惑,出现认识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安康的思想意识,就很容易进入同学们的心灵,影响青少年的安康成长。8.成材欲望与厌学心理的矛盾。大局部同学都希望自己学习成绩优秀,但在学习过程中,又感到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太苦太累而难以持之以恒,厌学心理陡增,形成了想学与厌学的心理矛盾。总之,中学生的心理矛盾是复杂的,其产生的原因有生理的、心理的,有社会的、家庭的、自身的,也有教育工作上的忽略。正确认识这些矛盾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同学自我认识和改良,也有利于老师开展心理安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安康成长。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